三家地道的清邁泰北菜餐館,當地人才知道,一定不會踩雷

清邁為泰國北部城市,歷史悠久,城內文化古蹟眾多卻與現代的便捷無縫連接。是我旅行至今最喜歡的小城,沒有之一。

去了N次清邁,吃遍寧曼路的泰北菜,給大家整理了三家一定不會踩雷的。

三家地道的清邁泰北菜餐館,當地人才知道,一定不會踩雷

走過這麼多地方,吃過很多餐館,踩過很多雷,也有很多驚喜。

如果你想尋找最佳的網紅拍攝地,這篇文一定是幫不到你了。如果你也是個吃貨,想盡量去嘗試一些Local的,有特色的美食,那一定對你有幫助。


清邁吃什麼?豬腳飯?芒果糯米飯?冬陰功湯?泰國食物甜不拉幾?那一定是你打開方式不對。

泰國菜一般色彩豔麗,紅綠相間,擅於使用各種香料調味增香,口感濃郁。


中國有八大菜系,泰國菜也有菜系之分。根據不同地域分為泰東北菜、泰北菜、泰中菜、泰南菜四大菜系,且各有不同特點。

基本泰東北風味偏酸辣,中南偏甜辣。我們獨愛酸辣。所以,我們在清邁基本逛的都是泰北菜館,辣得直爽!


寧曼路附近 Cherng Doi Roast Chicken

那年,大嘴禪修出關,他在寺廟認識的小姐姐在清邁待了兩年,要帶著我們一起去吃一家local小店

小店位於寧曼路旁邊的某條分支,小院子為主要用餐區,大約能坐個七八桌,木質的裝修用一些花草修飾,有點家裡院子的感覺。

那會我們點了青木瓜沙拉,豬頸肉,烤雞,清辣湯。

那是我在清邁吃過的最好吃的青木瓜沙拉和清辣湯,沒有之一。

清辣蘑菇湯很清爽,區別於別家放椰奶的,香茅和檸檬葉的香氣讓酸辣更突出,,蘑菇很鮮,看著平平無奇,味道卻十分豐富,酸辣鮮甜具備。

青木瓜沙拉,很清新,爽脆可口,鹹甜適中,也辣的很爽。不像有的店,甜膩,粘粘的。


三家地道的清邁泰北菜餐館,當地人才知道,一定不會踩雷

青木瓜沙拉

三家地道的清邁泰北菜餐館,當地人才知道,一定不會踩雷

青辣湯

於是,我對著拍下的兩張圖片念念不忘了四年,。

具體地址和店名我並不知道,依稀記得這家好吃的小店在世界咖啡拉花冠軍店R8對面的某條巷子裡。

這次,我和青爺騎著摩托車,打算一條巷子一條巷子的找。確認過眼神,你是對的巷,找了兩條巷子,我竟然一眼認出那個路口,不枉我魂牽夢縈了4年,哈哈。

店裡口碑起來了,遊客也多了起來,但仍然不少本地人。

點了心心念唸的青木瓜沙拉和清辣湯,就是那個味道!感動!

後來,我們每次都坐露天座位區,晚餐在戶外用餐,非常舒適。他家的菜式好吃不貴,每道菜在40至60泰銖之間,分量不多,適合點很多,每樣嘗試一些,性價比算很高了。


三家地道的清邁泰北菜餐館,當地人才知道,一定不會踩雷

寧曼路 Tong Tem Toh

這家泰北菜,亂逛逛到的,看到門口很多人排隊,有本地人有老外人手一本菜單翻著,門口的烤肉,香到你不得不停下腳步瞅瞅,可惜當時已經吃飽,撐到喉嚨,那就先種草。

三家地道的清邁泰北菜餐館,當地人才知道,一定不會踩雷

青爺一查店名,原來竟然是一家有名的泰北菜餐廳。

第二天晚上,排隊的人依然多,拿了本菜單乖乖排隊,菜單有中英泰三語,中文基本直譯,有點生澀,大多用材料命名。

三家地道的清邁泰北菜餐館,當地人才知道,一定不會踩雷

用餐區分室內和室外,桌椅都是木質,花草佈置以綠色為主。剛好下過雨,室外有些桌子不能坐,我們被安排到了室內,其實,我倒想坐在室外,室外更清爽,開闊。

點了馬勃菌,清辣湯,泰北烤腸,綠咖喱雞肉

馬勃菌加辣椒和肉末炒,我第一次吃這個菌,口感脆脆的,味道不錯,不油膩,辣~很辣。

三家地道的清邁泰北菜餐館,當地人才知道,一定不會踩雷

三家地道的清邁泰北菜餐館,當地人才知道,一定不會踩雷

清辣豬腳湯,用泰北風味新鮮香料燉的的豬腳肉,一口下去,豬腳軟糯滑口,香茅和檸檬葉的味道溢滿口腔,第二口,辣得過癮。


泰北烤腸不錯,綠咖喱雞肉,咖喱味道一般,不夠香

沒有點招牌的烤肉,太飽了。感覺怎麼點都不會踩雷,店裡外國遊客居多。


烏蒙寺 Khum Vieng Yong

一次,準備要回國,決定租摩托車去烏蒙寺逛半天。

逛了一圈周邊,挺多有意思的小店咖啡館的,可惜來晚了,基本都關門了,外觀都挺適合網紅打卡拍照的。如果長待,每個店坐一下午,也是可以的。

掃興的回程,小哥哥說Google上,附近有家餐廳感覺不錯,要麼去試試?

那就去唄

三家地道的清邁泰北菜餐館,當地人才知道,一定不會踩雷

一看,就像個木質城堡豪宅,打開門,就是典型的東南亞木質風格,中間用一條船身做成一個常常的隔離,兩旁的餐桌都是縫紉機做桌腳,沒錯,是80年代媽媽們都會用的縫紉機。

我們點了冬陰功湯,碎肉豬肝,和肉乾

冬陰功湯,加了椰奶,但不會掩蓋香茅等食材的香氣,酸度適中,中辣。青爺剛上完泰國菜的課程,對這家冬陰功湯高度評價。


三家地道的清邁泰北菜餐館,當地人才知道,一定不會踩雷

三家地道的清邁泰北菜餐館,當地人才知道,一定不會踩雷

碎肉豬肝,倒是第一次吃,一起上來一堆種類很多的草,這些草~真的能吃麼?

帶著這樣的疑問,問老闆,是包裹著一起吃麼?

老闆不會英語,用手指先指著肉末和糯米飯,再指指旁邊的野菜,然後把手放嘴裡,豎起個大拇指。

(可見,旅行中外語並不是最重要的工具,肢體語言才是,哈哈)

我理解為先把肉末放嘴裡,接著塞一小口糯米飯再摘幾片葉子一同咀嚼。

我將信將疑的嘗試著,不同的葉子,味道還不同。有微苦的,有微甜的,有回甘明顯的。

口感不錯,也很特別。青爺吃貨的鑑定,野菜不是種植的,應該是旁邊烏蒙山上採摘的新鮮野菜。


以上,是這次二刷清邁 發掘的出品有保證的店。跟吃貨青爺一起旅行,全程各種吃吃吃,喝喝喝~最大的遺憾是,沒有九個胃可以帶上。

其實,每個人開店都想得到客人認可並且掙錢,飲食行業,出品才是根本。那才是對自己,對客人負責。如果,人氣起來了品質跟不上,那一定不是長久之計。

就好像我們踩雷的那家,號稱“500泰銖就能吃到米其林大廚手藝”的 wishing tree。周邊環境那麼好,菜品裝飾、營銷那麼棒,菜的出品和味道,簡直想打負分。

對於清邁的美食,你可還有推薦呀?歡迎在留言區給大家安利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