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大歷史》:從草根逆襲聖人,中國成功學鼻祖非孔子莫屬


說起孔子,你能想到什麼?儒教始祖還是教育家?無論哪一方面恐怕都離不開聖人二字,可他真是聖人嗎?他的聖,在何處?他的聖,是如何成就的?你是否知曉。

李碩的《孔子大歷史》這本書儘可能從春秋歷史現實出發,還原一個真實的孔子,他的生平、他的思想、他的堅持和無奈,在這裡一一展現。

孔子不是聖人,他是一個草根,他掙扎於底層,努力奮鬥,想要逆襲人生,完成自己的理想。和汲汲營營於俗世的我們何其相似,幸運的是孔子逆襲成功。可以說他的人生就是一部勵志成功學,而他的成聖之路,就在這部歷史中。

《孔子大歷史》:從草根逆襲聖人,中國成功學鼻祖非孔子莫屬

草根出身晉級貴族 孔子的人生印記一半是母親一半是父親

事情從孔子母親顏氏去世說起。這年孔子15歲(有些研究考證說是17歲),他的母親顏氏去世了。孔子是單親孩子,母親顏氏獨自撫養哥哥、姐姐和他(同母異父),一家住在“顏家莊”,世代平民。

母親離世,孔子很悲傷,但同時他也在不斷思考自己未來的出路,因為此時他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他的父親是貴族叔梁紇(已去世),而他的父親家正好無男嗣。

在這裡我們要說下春秋歷史現狀,那是一個貴族統治時代。階層固化和世襲是那個時代的特色。也就是說如果你父輩是平民,那麼你以及子子孫孫都會是平民,而如果你的父輩是貴族,那麼你以及子子孫孫都會是貴族。這是從周朝延續到春秋的政治特色,這種情況到戰國時期有所改變。

那時想跨階層,很難。唯一的方式是父母身份是貴族。

現在孔子有了一半的貴族身份,而且父親家已無男孩繼承血統,孔子認祖歸宗的可能性很大。

這還得益於他的長相,和父親很像,而且個子很高“九尺六寸”,也和父親一樣。

就這樣孔子一腳踏入了貴族階層,這是上天給他開的一扇窗,孔子非常聰明地把這個機會用上了。

怎麼用的?

孔子學生曾參後來編撰的《禮記》中記載孔子停母親棺槨於五木之衢(曲阜外一條大道,人多很熱鬧)這個地方,四處打聽父親的墳墓在哪,想讓父親母親合葬,全曲阜城的人都知道了這事。

用現代營銷學理論說這叫造勢,而孔子利用孔家無男嗣這個缺口成功為自己認祖歸宗造了一把勢。孔家對於出現的這位長的非常像叔梁紇的兒子非常感冒,很快就迎孔子入家門。

你看,孔子是個非常聰明的人,很會審時度勢,也很善於抓住機會,後來戰國時期的士人們為自己積累名氣而造勢,淵源大抵可以追溯到孔子這邊。

孔子前15年生活簡陋,後面才開始接觸貴族生活,可以說他這一生都受這種原生家庭影響。他的人生一半刻著母親平民的印記,一半刻著父親貴族的印記。

他從平民中走來,最瞭解平民的需求和生活現狀,所以他從平民需求角度出發開設私學,他的第一批弟子就是來自平民。

他了解平民生活的艱辛,所以他提倡君主仁治愛民的治國思想。

但他又是一個貴族。他學著去做一個合格的貴族,為君主服務,他倡導忠君愛國思想。

但他又侷限於當時貴族時代,他又從貴族階層利益考慮如何壓制君主專權的問題。

他希望君主和貴族之間相互制衡,達到共和。這對後世儒家治國思維影響至深,後世封建體制中文官集團和皇權專制之間不斷進行爭鬥與制衡,源頭在此。

對宋朝以及明朝歷史熟悉的人對這種爭鬥並不陌生。在宋朝,皇權受樞密院限制;在明朝,內閣同樣有對聖旨的否決權。

孔子這種治國思想可以說是為國為民但並不一定為君(貴族),忠君愛國的前提是君是仁君不是昏君。

孔子一半心在平民,一半心在貴族,他是平民和貴族之間的紐帶,同時也是貴族和君主之間的紐帶。

這種紐帶說明孔子身份有了不同,跨入了貴族社會,但真正讓他聲名在外的還是他開設的副業——設私學。

《孔子大歷史》:從草根逆襲聖人,中國成功學鼻祖非孔子莫屬

為生計搞副業“設私學”聲名在外 開創中國教育事業先河 開創儒家經典門派

如果孔子活在當下,一定是個成功的企業家。

定位大師李斯和特勞特說:“定位就是要搶奪消費者的心智”,後來在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人們從挖掘空白市場著手,另闢蹊徑,快速讓目標群體記住自己。

孔子就是如此乾的,成就了一世盛名。

孔子當時跨入貴族階層但只是個低級的“士”(多為卿大夫的家臣),去參加魯國三桓家族(當時魯國被三桓家族瓜分,季孫氏、孟孫氏、叔孫氏,是魯國實際掌權者,世襲公卿)中的季孫氏家葬禮都被同為“士”的陽虎羞辱一頓趕出來了。

此時的孔子沒有什麼影響力,在季孫氏家做個家臣,在家主某個封邑里負責具體的糧食徵收、入庫、管理等工作。

收入一般,勉勉強強養家,地位不顯,理想啥的還遠在天邊。

孔子決定開發副業,增加收入。

是的,聖人孔子剛開始並沒有顯露多麼高尚的情懷,想要做私學的初衷是為了養家。

前面我們說了孔子的人生受母親和父親的身份影響巨大,在這裡就可以看出來。

他從平民到貴族,身份變了,但是根本上的東西沒變,他只是靠自己學到的一些貴族技能討到了一份養家餬口的工作。

推己及人,顏家莊的那些窮親戚也可以複製自己的路啊,雖不富裕,但比平民的生活又好太多了。

平民有迫切的改善生活需求,但他們沒有渠道學習(那時只有貴族有機會學習,家族傳承),於是孔子成了為他們解決痛點的第一人。

他規定只要交學費“束脩數條”(鹹豬肉),便可以跟著他學習。

首批學生全是平民,顏回的父親顏路、曾參的父親曾點以及冉耕等都跟著他學習,學習識字、算數、禮儀、駕車等謀生做事的技能。

無心插柳柳成蔭,孔子設私學,開天闢地頭一遭,多稀罕。

很快上層社會都知道孔子之名了,這知名度一炮而紅,怎麼看孔子都應該是個營銷老手。

很快三桓中的孟孫氏小家主孟懿子開始請孔子做自己的老師,這說明孔子在貴族之間已經是個人物了。

慢慢地一些沒落貴族子弟也開始跟隨孔子學習,如子路、子貢等,他們學的是治國修身平天下的思想,和顏家莊那些平民學的不同。

而列國也開始知道有個孔子在講學,徒子徒孫一堆,很有影響力,所謂聲名在外就是這種情況了。

不要小看孔子設私學,其實後來他一生的成就都跟這分不開,孔子的政治資本積累就源於他開私學、收弟子,自此橫空出世,影響力日盛,引起列國當權者重視。

後期孔子攜弟子出走魯國周遊列國,在衛國、陳國、蔡國能安穩的待下去,受衛國、楚國禮遇,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他的這個影響力,此時他已經不是一個人,他和他的弟子已經成為一個不小的勢力集團,孔門。

孔子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這裡面很多人都供職於各國君主或貴族,這是中國第一個封建社會官僚集團的雛形。這些弟子們不是世襲大夫,他們和孔子一樣是供職貴族或君主,是僱傭關係,這就是官僚制度了,與封建貴族世襲制度相比,是有進步意義的。

其次在孔子影響下,講學風氣流傳開來。孔子的成功之路是靠講學,這是可以複製的。他的學生很多都和孔子一樣收學生講學。

其中比較出名的是卜商,他去了晉國(當時實際上一是韓趙魏),在魏氏地盤的“西河區域”長期講學,收的弟子有太子魏斯(魏文侯)、李悝、吳起,這些人都是在戰國時期發起變革的主要人物。李悝還是法家人物之一,但他們之前都師從卜商。

孔子之所以能成聖就在於他的思想,這種思想流傳靠的是弟子的傳承和擴散。

孔子開私學教育先河,弟子擁戴,侍他如父,後弟子們將他的日常講學內容編撰成集成《論語》,連講學事業也被弟子一代代傳承下去,孔門弟子從未消失,影響深遠。這與當時很多沒有得到後世傳承的大流派形成鮮明對比。

可以說孔子一生最成功的的便是教育事業,他靠講學成就一大門派,影響中國幾千年歷史,尤其對文人影響深遠。如果當時有黨派,那孔子會是一個成功的黨派領袖。

可惜那時候人民的思維還太侷限,就連孔子自己都侷限於自己的為官之路,在他看來成功應該是從政做官,從而實現自己的治國安民的政治理想。

那麼,孔子的為官之道實現了嗎?

《孔子大歷史》:從草根逆襲聖人,中國成功學鼻祖非孔子莫屬

一生追求為官之道 巔峰之後再無機會 成也“時代” 敗也“時代”

說起為官之道,孔子能講三天三夜,但要是讓他得意弟子子貢來說,那就一句話:做大官,賺錢,成功。

子貢是現實主義者,孔子恰恰相反,他是理想主義者。他希望自己做大官,到老依然很期盼有人請他去做大官,但他做官的目的卻充滿情懷,他要改變當時“君不君、臣不臣”(春秋社會秩序崩塌,君主經常被貴族廢掉或殺死)的社會現狀,他要遵循周禮,構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穩定社會秩序。

他曾有一個機會去實現這樣一個政治理想。

在他50歲的時候,三桓家族邀請孔子出來做大官,大司寇,掌管全國政法工作,相當於後世的宰相了,可以和三桓一起決定國策。

他能出來做大官,佔了天時地利人和之利。

當時魯國陽虎專權時代結束,陽虎失敗後逃到晉國的趙氏家族。三桓畏懼陽虎之禍,請聲名在外的孔子出來坐鎮。

其實這背後也有孔子自己一點操作,當時陽虎的同黨公山不狃佔據費城(季孫氏封邑,是他家大本營,被陽虎一黨佔據),曾邀請孔子加入他們的陣營,孔子讓弟子做出接受邀請的樣子,打算去費城。三桓一看急了,雖然不知道孔子有什麼能耐,可他名氣大,弟子多,很多弟子都在一些貴族家中任職,影響力不可小覷。他要跑到敵人陣營,對自己可是大大得不利。

就這樣孔子很順利的當了大司寇。從這方面來看,孔子從來不是一個迂腐的人,他善於利用一切對自己有利的時機。後世從禮教的角度說他迂腐大都有歪曲之嫌。

孔子的措施是“墮三都”,三都是三桓家族封邑之地,是他們的大本營。墮三都就是拆掉封邑城牆,本質就是削弱貴族三桓家的實力,讓三桓家族尊敬君主。(這是個不可調和的矛盾)

而三桓之所以答應是因為季孫氏的大本營費城被叛黨公山不狃佔據,三桓藉機消滅叛黨,而孔子藉機“墮三都”,相互利用達到目的。

可孔子還是小看了當時貴族們的私慾,貴族掌權現狀又怎麼會靠三言兩語的思想教育就能改變呢,不破不立,這種秩序重建需要槍桿子裡出政權,需要通過流血犧牲的變革才能完成。

而孔子只是一個文人,所以“墮三都”最後半途而廢,叛黨跑了,貴族三桓也就不積極拆城牆了。

孔子的政治抱負並沒有實現,他被出局了。

從那之後孔子再沒摸到實權的邊,包括他周遊列國,很多國家都對他削弱貴族實力的思想和做法耿耿於懷(那時候大部分國家都是貴族掌權),即使衛國禮遇他,也只是給他有名無實的官職,如文化顧問之類。

孔子的“道”說白了就是要百姓要聽貴族的話,貴族要聽君主的話,君主和貴族治下要仁,這樣社會就沒有爭鬥,百姓安居樂業。

是非常理想,可貴族不答應,當時的時代也不答應。

這個矛盾的解決方式只能是戰國時期的變法,徹底消滅貴族階層,換官僚替君主管理百姓。雖然孔子和他的弟子當時已經這樣做了,但他們還沒有超前的意識認識到需要徹底消滅貴族。

這是時代的侷限,註定孔子的理想實現不了,註定他要失敗。

但孔子的思想為什麼能影響封建制度下的中國幾千年之久呢?

還在於時代!

戰國時期,列國紛紛變革,消滅貴族階層,完成君主集權,國君可以說了算了。直到後來秦統一六國,統一度量衡,漢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孔子思想和儒家地位被真正確立下來。

當國家統一,權力集中,那麼必定需要一種統一的文化治理百姓,孔子的“君臣父子”綱常理論,孔子的忠君愛國思想再合適不過。

君主喜歡孔子思想,因為它倡導忠君愛國;文人喜歡孔子思想,因為它說出了自己的心聲,他們的抱負和孔子一樣,做官要為民為國,實現天下安居樂業的遠大理想;百姓喜歡孔子思想,因為它倡導仁政愛民。

孔子思想境界是高遠的,在當時時代是不被理解的。

他死後,孔門遇到危機,有些當權者曾質疑孔子能力不如子貢,子貢極力辯解。他說自己就如同一個院子,牆只到肩膀,外人能看到我的屋子修得很好,而老師的牆有兩三丈高,外人根本看不到裡面有多富麗堂皇。

子貢說得對,孔子的思想是超時代的,他需要等,等一個統一大國的出現方能發出光彩。

他沒等到,但得益於與弟子傳承,他的思想等到了國家統一的時代,所以他順其自然成聖。

這條成聖路,不只孔子一人,還是三千孔門弟子不斷努力的結果,而讓孔門如此團結的主要原因是孔子這個人。

《孔子大歷史》:從草根逆襲聖人,中國成功學鼻祖非孔子莫屬

孔子修身 人的成功最後都是為人處世之道

孔子這一生有成也有敗,有輝煌也有落魄,但他的弟子卻一直追隨左右不相離,這足以說明孔子個人魅力。

(1)有原則有底線。

孔子不是一個合格的政客,因為他做什麼事都有底線,堅守自己的為人原則。

孔子有一技之長,講學。所以他的為官原則就是不阿諛不奉承,合就為其效力,不合就辭職走人,反正大不了就繼續自己的教育事業,不會因為錢財地位等趨炎附勢。

這一點非常令人敬佩,同時對後世文人錚錚鐵骨精神有很大影響。

(2)成就他人。

孔子曾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他強調,想讓人和你相處和諧,你就得從別人的角度來考慮,去成就別人。

孔子很願意成就自己的弟子。孔子開設私學初衷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但他確實從平民角度來考慮問題,讓他們學有一技之長,積極為弟子推薦職位。

每次與列國當權者面見,他自己雖然沒有得到官職,但他一直都在積極向各國當權者推薦自己的弟子。孔門弟子能在各國做臣子,孔門影響力大,與孔子的這種舉薦也有很大關係。

孔子在臨終前曾對弟子子路說:“我有你們這些弟子,還擔心身後事嗎?”

的確,他的弟子們沒有辜負孔子,不僅為他操辦喪事(孔子唯一兒子已去世,孫子才三歲),弟子們還在他的墳墓邊結廬而居,為他守孝三年,子貢更是守孝六年。後來連孔子孫子的教養等工作弟子們都包辦了。

孔子一生待弟子如親子,弟子待他如親父,這種融洽的親密關係讓人羨慕,也從側面反映了孔子的為人處世之道。

所以儒家學派中一大重要內容就是修身。

孔子在這方面是值得後人學習的。

《孔子大歷史》:從草根逆襲聖人,中國成功學鼻祖非孔子莫屬

結尾

孔子是聖人,也是一個真實的普通人。在他的時代,他是一個名人,而非聖人,當時間流逝,出現一個合適的時代,他的思想才被推崇直至他成為聖人。

可如果去了解孔子,我們首先拋開的就是他的聖人身份,從真實的歷史去看孔子,他是一個從草根階層成功逆襲的成功名人!

作者:秋實,喜歡歷史,喜歡看書,感悟生活點滴,分享傳統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