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後憶童年-鑽進記憶深處的蟲子們,你認識嗎?

又到了初春時節,總想寫一篇關於這個季節的感想,眼前是滿是花紅柳綠、鶯歌燕舞,提起筆來卻無從下手,記憶深處的這個時節最難忘懷的確是童年的蟲子們。不知道學名,在百度上相關照片很少,大概描述一下並用方言去稱呼他們:第一種黑色或暗紅色,黃豆大小,跟瓢蟲一樣有雙翅,叫老鴰蟲。第二種看起來圓潤光滑的閃銅色顏值較高,比老鴰蟲扁而大,叫大金蠻子。第三種金黃色拇指指甲蓋差不多大的叫大瞎碰。

7080後憶童年-鑽進記憶深處的蟲子們,你認識嗎?


7080後憶童年-鑽進記憶深處的蟲子們,你認識嗎?


7080後憶童年-鑽進記憶深處的蟲子們,你認識嗎?


三種蟲一天之間出現的時間比較固定,基本都在傍晚前後。白天的時候想捉它們只能去扒開尚未開墾的土地,還沒有睡醒來的老鴰蟲被逮個正著。撥開鬆軟的泥土,尋找它們的巢穴,撿起來放進瓶子裡,成就感十足就好像是挖到寶貝。

傍晚來臨,老鴰蟲集體出動了,像天上下過了一陣蟲雨。飛得低的老鴰蟲,伸手就能夠逮住,放進隨身攜帶的透明白酒頭瓶裡;飛到樹葉上的夠不著,就照著樹幹飛腳一踹,老鴰蟲在樹葉上待不住就掉了下來,還沒能回過神來,就被迅速地裝進了瓶子裡。如果瓶口有縫隙,老鴰蟲們就掙扎著往外爬,往外飛。有時樹粗,要幾個人合夥踹,才能踹動。蹲在地上撿,抓空中飛著的,捏矮枝條上的。有的枝條上有兩個摞在一起的,有的枝條上是一串串的。間或會撿到翅膀金亮亮的大金蠻子,但數量沒有那麼多。

捉蟲也可以用得上計策—瞞天過海,可以說就是捉蟲的興致頂點-欺騙這些智商低的蟲蟲:爬到樹上折下葉子多的長柳樹枝,插在樹林子前地上就像一棵小樹,自己就趴在樹枝邊等待,老鴰蟲分辨不出真樹還是假枝看到樹葉就飛來落下。等樹枝上的老鴰蟲落得多了直接上去“採摘”,簡單而實用的策略令人快樂無比。

夜色更濃的時候,另一種蟲蟲-大瞎碰該登場了,這些笨頭笨腦的蟲蟲成群結隊在樹根處地面上嗡嗡作響,順著手電的光線迅速的用手抓住他們塞到瓶子裡,沒有手電的時候也可以根據嗡嗡聲盲摸也能抓住不少,大多數時候一次可以抓住兩隻,有時也可以一次抓住三五隻,都是滿滿的成就感。正是因為這種蟲子飛來飛去不管是樹是人還是蠟燭都無所畏懼的橫衝直撞,所以才叫他們大瞎碰。

等到村裡炊煙漸消飯菜香味瀰漫的時候,瓶裡差不多都沉甸甸地裝滿了老鴰蟲、大金蠻子和大瞎碰,擠壓在玻璃瓶的各種掙扎,帶來是收穫的驕傲,而忙了一天的大人們也陸續地扛著各種勞動工具從莊稼地裡回來了。是各回各家吃飯的時間了。

回到家,把裝滿老鴰蟲的罐頭瓶子用磚頭瓦片蓋住瓶口,防止它們夜裡再偷爬出來。或者毫不心慈手軟地直接往瓶子裡灌上水,讓它們集體光榮就義。第二天清早,家裡餵養的雞需要進食的時候,掂著裝滿老鴰蟲的罐頭瓶來到雞窩前,只需咕咕咕一叫,大雞、小雞就一窩蜂樣撲撲楞楞地飛奔過來。從瓶子裡倒出幾個扔在地上,它們咯咯叫著,爭先恐後去啄食,吃完了還伸長了脖子看著主人,再倒出一把,灑在地上,看它們搶著吃,逗它們玩。不耐煩了,就瓶底朝上,嘩嘩地全部倒出來,隨它們去吃。有的一落地就展開翅膀飛走了,大多數懵懂的亂爬著,對即將被吃掉的命運渾然不覺。這些應時大餐很快就被啄食一空。

老鴰蟲漫天飛舞的時刻很短暫,基本不會超過一週,過了這一段時間也只能偶然看到零星的蟲子。在這個季節,家裡的母雞們下的蛋特別多,至今也忘不了鐵鍋裡味道鮮美炒蔥花雞蛋。

光陰似箭,歲月穿梭,那個貧窮並輕鬆時代一去不復返了,而今的成年人和孩子們很多沉溺於電視、手機遊戲。那種親近大自然、享受春天、快樂的童年很是讓人懷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