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后忆童年-钻进记忆深处的虫子们,你认识吗?

又到了初春时节,总想写一篇关于这个季节的感想,眼前是满是花红柳绿、莺歌燕舞,提起笔来却无从下手,记忆深处的这个时节最难忘怀的确是童年的虫子们。不知道学名,在百度上相关照片很少,大概描述一下并用方言去称呼他们:第一种黑色或暗红色,黄豆大小,跟瓢虫一样有双翅,叫老鸹虫。第二种看起来圆润光滑的闪铜色颜值较高,比老鸹虫扁而大,叫大金蛮子。第三种金黄色拇指指甲盖差不多大的叫大瞎碰。

7080后忆童年-钻进记忆深处的虫子们,你认识吗?


7080后忆童年-钻进记忆深处的虫子们,你认识吗?


7080后忆童年-钻进记忆深处的虫子们,你认识吗?


三种虫一天之间出现的时间比较固定,基本都在傍晚前后。白天的时候想捉它们只能去扒开尚未开垦的土地,还没有睡醒来的老鸹虫被逮个正着。拨开松软的泥土,寻找它们的巢穴,捡起来放进瓶子里,成就感十足就好像是挖到宝贝。

傍晚来临,老鸹虫集体出动了,像天上下过了一阵虫雨。飞得低的老鸹虫,伸手就能够逮住,放进随身携带的透明白酒头瓶里;飞到树叶上的够不着,就照着树干飞脚一踹,老鸹虫在树叶上待不住就掉了下来,还没能回过神来,就被迅速地装进了瓶子里。如果瓶口有缝隙,老鸹虫们就挣扎着往外爬,往外飞。有时树粗,要几个人合伙踹,才能踹动。蹲在地上捡,抓空中飞着的,捏矮枝条上的。有的枝条上有两个摞在一起的,有的枝条上是一串串的。间或会捡到翅膀金亮亮的大金蛮子,但数量没有那么多。

捉虫也可以用得上计策—瞒天过海,可以说就是捉虫的兴致顶点-欺骗这些智商低的虫虫:爬到树上折下叶子多的长柳树枝,插在树林子前地上就像一棵小树,自己就趴在树枝边等待,老鸹虫分辨不出真树还是假枝看到树叶就飞来落下。等树枝上的老鸹虫落得多了直接上去“采摘”,简单而实用的策略令人快乐无比。

夜色更浓的时候,另一种虫虫-大瞎碰该登场了,这些笨头笨脑的虫虫成群结队在树根处地面上嗡嗡作响,顺着手电的光线迅速的用手抓住他们塞到瓶子里,没有手电的时候也可以根据嗡嗡声盲摸也能抓住不少,大多数时候一次可以抓住两只,有时也可以一次抓住三五只,都是满满的成就感。正是因为这种虫子飞来飞去不管是树是人还是蜡烛都无所畏惧的横冲直撞,所以才叫他们大瞎碰。

等到村里炊烟渐消饭菜香味弥漫的时候,瓶里差不多都沉甸甸地装满了老鸹虫、大金蛮子和大瞎碰,挤压在玻璃瓶的各种挣扎,带来是收获的骄傲,而忙了一天的大人们也陆续地扛着各种劳动工具从庄稼地里回来了。是各回各家吃饭的时间了。

回到家,把装满老鸹虫的罐头瓶子用砖头瓦片盖住瓶口,防止它们夜里再偷爬出来。或者毫不心慈手软地直接往瓶子里灌上水,让它们集体光荣就义。第二天清早,家里喂养的鸡需要进食的时候,掂着装满老鸹虫的罐头瓶来到鸡窝前,只需咕咕咕一叫,大鸡、小鸡就一窝蜂样扑扑楞楞地飞奔过来。从瓶子里倒出几个扔在地上,它们咯咯叫着,争先恐后去啄食,吃完了还伸长了脖子看着主人,再倒出一把,洒在地上,看它们抢着吃,逗它们玩。不耐烦了,就瓶底朝上,哗哗地全部倒出来,随它们去吃。有的一落地就展开翅膀飞走了,大多数懵懂的乱爬着,对即将被吃掉的命运浑然不觉。这些应时大餐很快就被啄食一空。

老鸹虫漫天飞舞的时刻很短暂,基本不会超过一周,过了这一段时间也只能偶然看到零星的虫子。在这个季节,家里的母鸡们下的蛋特别多,至今也忘不了铁锅里味道鲜美炒葱花鸡蛋。

光阴似箭,岁月穿梭,那个贫穷并轻松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而今的成年人和孩子们很多沉溺于电视、手机游戏。那种亲近大自然、享受春天、快乐的童年很是让人怀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