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來,什麼東西降價或貶值最多?

135246759


三十年來,什麼東西降價或者貶值最多?我認為,如果不限範圍的話,可能是誠信貶值最多,在金錢的衝擊下,道德滑坡厲害,這個大家都有感觸的。但是從財經角度來說,電視機貶值最多。

為什麼說電視機貶值最多呢?

老一輩人可能有記憶,三十多年前,也就是上個世紀80年代,黑白電視機可是當時的家電市場霸主。當時剛改革開放不久,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了,洗衣機、電風扇、電冰箱等成了很多家庭的必備用品,但是,唯一的霸主地位當之無愧地被黑白電視機佔領。

黑白電視機當時有多火爆呢?可以說,當時誰家有一臺黑白電視機,就代表著這家是殷實之家,有實力,因為當時電視機是奢侈品,價格高昂,而且一機難求,憑票供應的。

我是70後,記得1982年,我家添置了一臺14英寸的黑白電視機,全家人把它當成了寶貝,因為是憑票的,還得排隊,能買到很不容易。當時花了多少錢呢,時間太長忘記了,我就記得我父親說花了他四五個月的工資。當時他工資是幾十元,這麼算當時一臺14英寸的黑白電視機得百多元。82年的100多元值現在多少錢呢?這個沒有權威數據,有心人可以拿當時的物價和現在對比一下。

我結婚的時候,大概2008年左右,買了一臺32寸的LCD要五六千,但是現在再看呢,以京東商城為例,32寸的彩電價格如圖:

也就是說,目前的32寸彩電價格便宜的只有七八百左右,這還不包括科技進步,功能提高等因素。

2008年我的工資大概1500左右,買個32寸彩電需要三四個月工資。如今我工資五千左右,能買七八臺32寸彩電,請看,電視機貶值程度是否觸目驚心?這還沒算上人民幣貶值因素,如果算上了,更是慘烈。

從上游原材料來看,家電製造行業主要使用到的原材料主要有銅、鋁、鐵、不鏽鋼、塑料、玻璃等等。目前我國大部分的銅礦石、鐵礦石等等基本上都是依靠進口,而人民幣目前的貶值趨勢意味著進口這些原材料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原材料採購成本高了,但是價格卻一直走下坡路,你說冤不冤?而且,現在看電視的人是越來越少了,你能說出目前還有比這更苦大仇深的行業嗎?

綜上,這三十年來,電視機貶值最多,更無奈的是,在手機、投影儀等的衝擊下,市場有滑坡趨勢,節節敗退,恰是無可奈何花落去。對此,大家怎麼看呢?歡迎留言說說你的看法。


李中東


我以為,這三十年來貶值最厲害的,就是當年先是別在上衣的襯衫兜裡、後又掛在了褲腰帶上,成為當年有錢人標誌的一樣東西——BB機。

1989年,我買的第一個BB機是豎著看的、很小巧的那種摩托羅拉牌的,比後來出的126尋呼臺配套的那種要小巧精緻,所以價格也比126的要貴的多。

印象中,是1500元買的,還是個二手。當時,聽說我要買BB機後,一個同學的哥哥對我說:“你先別買呢,我這有個街坊,倒煙掙了錢了,剛買了個BB機,就犯事了。他老婆前兩天剛託我問問有人要不,基本上沒用過,價錢他說1500就行,比買新的要便宜不少,同意的話明天我拿過來你看看。”第二天,看到東西后,除了外觀我比較喜歡,呼機號我更加滿意,是2988。我當即決定留下了。同學的哥哥說道:“帶著錢的話你先付1000,機子現在就拿走,過幾天等我把密碼本拿過來,你再付那500。”從此,BB機便別在了我的腰裡。出門在外,特別是坐在公交車上,它“喯兒、喯兒、喯兒”的一響,甭介紹,在別人眼裡你就是有錢人。

在當時,一般人的工資才一百來塊錢。買那麼一個小玩意兒,如果按照今天流行的“平均工資”來衡量的話,您就得花上一個人一年多的工資呀!

我查了一下,北京市2019年的月平均工資為7828.49元,那麼年平均工資就是94000元。這就是說:把當年的平均工資和今天的平均工資相比較著說的話,那會兒買這麼個小東西就相當於今天要花十多萬呀!!!

機子買了,使用費呢?當時一個月的服務費是15元,一年下來就是180。一個人一個多月的工資沒了不說,您知道這180元在當時是什麼概念嗎?1986年,北京全聚德烤鴨8到10塊錢一隻,到了1989年咱就都按著10一隻計算,這可就是十八隻香噴噴大烤鴨沒了……

三十年後的今天,BB機白給都沒人要了吧?我說他貶值最多,有反對的嗎?


把盞常聊


在這個問題上面,鈔票必須擁有姓名!

小的時候,我特別喜歡當時的10元錢。每一次當家長給我五毛一塊的零花錢的時候,我都會自己找一個小鐵盒存放起來,等到存滿10元的時候,就會找家長換一張嶄新的10元錢。雖然那個時候已經有50和100元的了,但是在那個時候,那個錢還沒有現在這麼毛的時候,給人感覺非常神聖,哪裡是我們這等小孩子能夠擁有的呢?

後來,錢多了,錢也毛了。買菜的時候,有時攤主隨隨便便找給我一張10元紙幣,我也隨隨便便的把它塞進包裡,完全沒有了當年費盡心思換到一張10元的喜悅。去年8月30日,新一版人民幣發行,我當天特意去銀行換了15張10元紙幣。拿在手上,完全失去了當年拿著一張十塊錢時候的激動。

不僅僅是錢貶值了,更是人心變了,對幸福的標準變了。



被SS7E牽引的原色25T


計算機手機等科技產品貶值最快,88年我見到了學校第一臺電腦蘋果2,據說當時1萬多,97年我奶奶買了別人淘汰的一臺586電腦給我,當時1000塊還是友情價,一個2。4g的硬盤就1000多,03年我自己組裝了一臺AMD1800+,80g硬盤 256M內存,二手飛利浦17顯示器,全下來2300,花了我和我老婆好幾個月的生活費,組裝完第二天,學校非典封校,現在都當廢品買了。

我04年畢業買的第一臺手機康佳880元,之後基本每年換一部手機,現在手裡還有摩托羅拉,V880,680g,諾基亞1100,260,三星9810等幾個手機,當時最貴的都2000多,現在呢連一個剪刀都換不來,兩個換一個剪刀。

聽一個老同志說他用過過保定第一臺計算機蘇聯產,70年代據說當時價格幾百萬,用紙帶打孔計算,現在估計按廢鐵買了,所以計算機等科技產品是貶值最快的。


保定市博科翔億計算機


三十年來,不,六十年來,就是“它”,貶值率最大!什麼東西,請看以下照片:



五十年代,抽菸人,有一個打火機的,不到1%!大體上,都是科長以上幹部才能有。農村裡,根本看不到那玩意兒。農民只有在“反特”電影上,看到“特務”在使用。比如“鐵道衛士”,“羊城暗哨”裡有。那時,打火機“無價”。


六十年代,我下鄉當上了一名“知識青年”。不幸,染上了“煙癮”。幹了一年農活後,我買了一個打火機。是要裝汽油,裝“火石”的那種。有時,還不能一次“打著火”。要,卡,卡,卡,打三,四次才行。我的打火機,是6.8元錢買的。但我一年的“工分”收入是180元錢。簡單計算一下,我每天的收入是0.6元錢,要幹10天活,才能買一個打火機。

七十年代末,改開後,有“走私”打火機進入市場。最早的“感應”式的,一模就著火。那是最有能力,最時髦的,最有身份的抽菸人的象徵。要60元到80元一個!可當時的平均月工資卻在50元以下!我有幸,在一個單位做“小領導”,人家送了我一個!我給人家的回報是“安排他進廠”工作。



八十年代,打火機開始走下坡路了。一般的,還是要10多元錢。但工資已經長到100多元錢了。我在大企業做中層正職,標準工資一下子就長到了90元!當時,很令同齡人羨慕。

九十年代,出現了塑料的,江浙粵一帶生產的打火機,大約要5元錢一個。但工資是飛速上長,月工資達到了500元錢。一個月的工資可以買100個打火機了。



00年代,3元錢一個,但都是一次性的了。都是天燃氣的,用完了,就扔了。月工資1000元錢了。

10年代,1元錢一個,所有的賣煙的地方,所有的小雜貨鋪都有。月工資4000元錢了。

20年代,打火機仍然是1元錢一個。到處都有。家裡,單位,抽屜裡一堆一堆的,來不及仍。月工資5000元到10000元了!

在機場安檢,在博物館入口,不能帶入的打火機一大盒子,不知一天能收多少!一次,我去北京文廟,在安檢時掏出了打火機。逛完出來,想找回我的打火機。服務員拿出了一個大箱子的打火機,讓我找。那個是我的?我眼花燎亂,找不到。靈機一動,我挑了個最好的;還真有,不是一次性的塑料打火機,是一個國外的,煙盒式的,藝術打火機!我賺到了!


盛廣學雜家雜論


三十年來,農村分散的耕地(包括菜地、水田)貶值最多。

記得四十多年前小時候,農村在分田到戶,南方田地分散,東一塊西一壟,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常為分到那塊田(地)而計較。三十年多年過去,這些多年分來的田地幾乎全部丟荒,特別是水田,也有當年的高產良田,丟荒嚴重,幾百上千年才形成的水田土,徹底毀滅,長滿雜草雜樹,復墾已十分困難,特別是水稻土壤,形成十分緩慢,破壞十分容易。這些原來的良田良地,現在可以說一文不值(當然建房子或用於堆放東西除外)。這是三十年來貶值最多的。

其他的就找不到降價的了(以人民幣絕對值算)。

至於貶值的,如以收入與物價比(購買此物與收入比例)算,農產品是貶值最多的,特別是糧食,三十年前單價0.5一斤,現在2~4元一斤,而收入提高了上百倍。

當然,簡單的家電(如普通電風扇、電飯煲等)也是貶值的。





就事論事實事求是


這個一說一大把,不過老百姓過日子無非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柴,以前農村燒柴的,現在不讓了,那時真有賣的,現在呢?肯定是沒人要了,(除非是有特殊要求的燒窯、燒炭)柴是貶值了。糧食,這個都知道肯定比過去要貴了,現在的中糧大戶都富了,米升值了。油,這個油應該是燃料吧,柴汽油不用說都知道比從前貴了將近三倍還多,石油液化氣也漲了好幾倍,油升值了。家用電器不用說了,科技在進步社會在發展,一代比一代好,過時的肯定便宜最新的價肯定不低。老百姓常用的還是比從前便宜很多,那就算貶值了。日用消耗品,吃的、燒的(汽柴油、液化氣)、水、電這些全是升值而且以後還要升,家用電器會越來越便宜的,包括汽車在內,價格不斷向下。社會繁榮了,物質財富多了,鈔票也多了,肯定的是鈔票貶值了。


查不到的人


產業工人,現在基本沒人願意幹


Z做個明白人


車,一輛普桑大十幾萬。90年代4線城市蓋一棟5層家屬樓,兩個單元20套大概才六七十萬,不買車換成房子現在能笑死


逗你玩38903233


普通人最降價不值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