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深意遠無聲詩(二)——蔣勇生近年山水畫作品述評

二、藏龍聚氣,引導觀畫人神入其中,修心養氣,是蔣勇生山水畫濃深的情。

蔣勇生注意學習、研究歷代山水畫先師納入風水文化意識方面的成果。他最近幾年特別注重創作符合易學思想的風水山水畫,從而使自己的創作思想達到新的高度,技藝也相應獲得提升。筆者覺得,他於2019年末創作的《萬壑煙雲》(如圖),最具代表性。

在《萬壑煙雲》中,畫面是典型的巒頭風水山水縮影:幾戶人家的小村落旁溪而建,其後是巍峨而秀麗的靠山,此靠山後面有宛然綿長的山脈相接,這山脈就是符合風水學理論中的來龍,顯然最遠的突出雲端的最高山,就是風水學裡所說的太祖山,而小村落的靠山便是少祖山。村落以房屋朝向(朝山溪大半徑拐彎處)為前方,其左側(即畫面的右側)是靠山伸延出來的翠綠的餘脈,其右側(即畫面的左側)為比左側餘脈低矮的綠林岡,活脫脫地展現了中國古代傳統風水學“龍真、穴的、砂環、水抱”的藏龍聚氣理想格局,而且左右兩砂即左山右岡,是左高右低,合理呈現出風水學擇地的一個大原則:左青龍要威武,右白虎要順服。如果是反過來,右側山岡比左側餘脈高昂、險峻,又是怪石密佈,那這白虎就呈兇像了,雖然整體看似乎滿足風水學“龍真、穴的、砂環、水抱”的格局,但卻是犯了“白虎凶煞”之大忌,最終還是落得個村落地處“穴不的”即穴位不準確的結局。這鐘結局,僅是風光好和空氣好,而風水並不好,也就是古人說的“可觀可遊不可居”。可見,蔣勇生創作這幅風水山水畫《萬壑煙雲》,認真遵循易學思想,真是仁心聖手。

情深意遠無聲詩(二)——蔣勇生近年山水畫作品述評


對於好的風水寶地,“山主人丁水主才”,這是中國人千百年來形成了的傳統意識。一幅好的風水山水畫,可以使具有風水意識的觀畫人如臨其境,並靜靜地神入其中,自然而然地修心養氣,從畫中享受藏龍聚氣的靈氣,感受地靈人傑的福氣,憧憬和期待未來的財氣,通過觀畫產生心裡的良性暗示和良性共鳴作用,起到智者得智、福者得福的靈感效果。

情深意遠無聲詩(二)——蔣勇生近年山水畫作品述評


因此,蔣勇生很注意在自己的山水畫作中,要給予觀畫者舒適的視覺體驗,直接與山水對話,讓每一矗峰巒,每一片山石,每一汪水流,每一抹雲霞,都充分體現出風水精神。當然,蔣勇生的風水山水畫畢竟不是風水學教科書的解讀畫和宣傳畫,不是對現實中某一風水寶地的全盤複製,所以其任何一幅山水畫,並不、也不可能包含全部合理風水元素,否則就失去山水畫的特質,畫面結構也容易產生雷同。

情深意遠無聲詩(二)——蔣勇生近年山水畫作品述評


蔣勇生最近兩年創作的具有風水元素的山水畫作品,還有《幽谷松風》、《松林晚秀》、《守護家園》、《溪山春韻》、《雲泉濤韻》等等。這些畫既有深含傳統風水元素的共性,又各具山水奇觀個性,互不雷同。他近年注意將風水學知識實際應用於山水畫創作中,力圖使自己的畫作格調清新、構思新穎、來山有勢、去水有情、主輔有致、留白適宜,儘量蘊含濃厚的天人合一老莊哲學思想和風水文化寓意。順便說點題外的而又有關係的話:所謂留白適宜,並非一定留白,因為在某種畫面上的不留白,本身也是一種適宜;但是如果需要留白,蔣勇生則很注意留白不能過多,也不能過少,留白的分佈不能刻板。

情深意遠無聲詩(二)——蔣勇生近年山水畫作品述評


論及以山水畫結合展示藏龍聚氣的好風水,人們自然想到元代黃公望的傳世傑作——中國傳統之十大名畫之一的《富春山居圖》。筆者通過網絡上清晰的圖片,也觀賞了黃公望的這一名畫,包括他的前部《剩山圖》和後部《無用師卷》。是的,《富春山居圖》是依據風水理論佈局和取捨的典範之作,有朱雀、玄武、青龍、白虎之勢。筆者認為,通觀《富春山居圖》全圖,畫面是非常宏大而優美的,技藝是非常高精、細膩的,氣韻雄秀蒼茫,宏觀看確實藏龍聚氣。但是筆者注意到:該畫卷展示的不少地段雖是龍真、穴的,卻有砂環而無水抱,或有水抱而無砂環。從傳統風水學理論而言,是不夠完美的。這可能與黃公望並不是很精通傳統風水學理論有關。在這點上,蔣勇生則相對多一些風水學理論知識,表現在他的論文《風水文化與山水畫藝術論》和2019年11月在新加坡國際易經高峰論壇上宣讀的論文《中國山水畫創作中的風水元素與特色》中。因此,他近年的蘊涵風水元素甚至風水格局的畫作,對前人有所突破。讀者不必驚訝,甚至認為筆者說蔣勇生在風水山水畫作上對前人有所突破,是一種無端拔高。先賢的開宗創派地位不可超越,但具體技藝、構思,後人超越也不應奇怪,正如唐代歐陽詢創立歐體楷書的地位不可超越,而不等於他的每一個字都不可能讓後人和今人超越一樣。蔣勇生在創作山水畫結合風水元素方面,確實是有超越的。

情深意遠無聲詩(二)——蔣勇生近年山水畫作品述評


總之,從蔣勇生近年的山水畫中所深含的情意,可以看出他的哲學慧思、易學淵識,美學靈知。我們期望他攀向現代山水畫藝術和意境的頂峰!

末了,茲賦七絕一首,以作為筆者對蔣勇生近年山水畫評介的概括:

藝具南格又北風,

天人合璧勢恢宏;

溪谷聚氣別一統,

莽莽蒼山臥巨龍。

(廖俊剛,作者為中國改革開放叢書編撰委員會《當代中國人才庫》名譽主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