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发射井在核打击中生存能力低,为何核大国都保留井射洲际导弹?

军武吐槽君


固定发射井果真在核打击中生存能力低吗?这个问题需要用辩证的思维去看待。有关弹道导弹的生存能力学术界也颇有争论,世界头号军事强国美国陆地核打击只保留了民兵-3固体发射井发射,俄罗斯主推无依托机动发射,同时也保留了固定发射井手段;至于英法两国当前已经放弃了陆基和空基核打击手段,转而只保留海基核打击力量,不同国家的战略需求不同、作战体系也不尽相同,因而在核威慑手段的选择上也有各自的独到见解。

其实,固定发射井发射技术对于导弹发射技术来说并不是很古董,最早使用的发射技术就是现在发射卫星使用的固定发射架发射,在其之后才相继发展出了固定发射井发射、机动发射以及最新的无依托机动发射技术。另外,有关早期的机动发射技术实际使用中也有很大的局限性;核心的东西还在发射阵地上,它与固定发射井相似的是需要预设阵地,只不过这个预设阵地在数量上有优势。

现代战争的作战理念讲求的是体系作战,包括了军事力量的各种攻防作战,其背后都是由一个庞大的作战体系来支撑的。这一点在国土防御中显得尤为突出,也是各国建设的优先方向,同样是作战体系建设最完善的一个领域。通常拥核国家将战略打击力量都是纵深部署,在前线部署了大量的防空导弹和空军部队,想要进行有效突防必须作出较大的牺牲来完成。尤其是反导防御体系发展的今天,这种概率在不断的被放大。

也就是说,想要打击固定发射井,首要就要考量如何突破层层防御体系。当前普遍的做法无外乎强化导弹的突防能力、发展隐身打击力量等几种方法;却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情报获取问题。想要打击固定发射井,首先要确定固定发射井的精确地理坐标,没有地理坐标,后续的打击行动根本就无法实现,要知道发射井的精确地理坐标将是导弹系统火控制导的重要参数之一。

解决了发射井位置坐标问题后,下面的问题就是如何摧毁发射井了。我们知道当前各国的战略弹道导弹打击精度大多在300米以内,部分型号达到了100米的水平,但这个打击精度只适合打击面目标,但对于点目标的打击精度明显不够。诸如我国的东风-5B战略核导弹的直径约为3米左右,整个发射井的井盖尺寸也不过13个平方左右,10米的打击精度也够呛,更何况十倍左右的打击精度。

此外,一般发射井都经过高防护工程处理,设计指标最初都要确立抗击核打击的能力,对于后续的核打击防护都有较为完善的防御体系。那么除了使用核打击之外,剩下的手段就无外乎类似美国的“炸弹之母”这种重磅钻地弹了,不仅要打得准,还要有有效的毁伤,方能对固定发射井产生致命的威胁。

由此可见,固定发射井的生存危机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低,在国际上具备这种打击能力的国家不会超过三个,目前保留固定发射井的也无外乎中美俄三国,其中俄罗斯还研发了最新的萨尔马特液体洲际弹道导弹。另外,固定发射井的坐标等数据都是高度保密的国家核心机密,想要获取是很难的,同时在战时还可以通过设置假目标来进行隐真示假,打击难度会进一步加大。


鹰鸽分析


可能很多人都认为,采用固定发射井发射的井基洲际弹道导弹生存能力很低,在核大战中的核反击效果远不如公路机动、空基、海基的洲际弹道导弹。但是,实际情况果真如此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首先先来看一些资料,目前井基洲际弹道导弹仍是核大国最青睐的一种弹道导弹部署方式。美国400多枚“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全部都采用井基部署方式,取消了公路机动部署模式,它的下一代陆基洲际弹道导弹仍会是采用井基部署方式。

俄罗斯井基洲际弹道导弹的数量同样不在少数,目前俄拥有上百枚井基部署的R-36M2(SS-18)、UR-100N(SS-19)、“白杨”(SS-25)等洲际弹道导弹。如今正在研发的俄罗斯新战略核威慑的支柱——“萨尔玛特”也是一款井基部署的重型洲际弹道导弹。

美俄现阶段的核力量部署模式、未来核导弹发展计划表明,它们对井基洲际弹道导弹的作战效能是非常信任的,并不是外界所认为的一无是处。

目前核大国们的固定发射井都经过精心打造,防护能力比较出色。以美国的“民兵”系列导弹发射井为例,两口发射井的距离超过9千米,以避免被一枚核弹同时摧毁。整个发射井系统经过抗核打击加固,仅仅是发射井的滑动式井盖的厚度就超过1.5米,重量高达750吨,其余建筑的防护能力更是强悍。整个发射井系统可以抗击中、小型核弹头极近距离命中。

分析认为,要想在作战时先发制人,先手摧毁对方的井基洲际弹道导弹,己方需要发射数倍的洲际弹道导弹携带大当量、高精度的核弹头进行攻击。假如对方有上百个发射井,那么己方需要发射数百枚洲际弹道导弹才能保证绝对摧毁。考虑到打击对方其他高价值目标、主要城市等需求,己方需要部署上千枚洲际弹道导弹,这对于任何一个核国家来说,都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实际上,任何一个核大国要想在核大战中先发制人、提前打掉对方发射井是完全不可能的。原因是如今的各种侦察、探测手段非常发达,在太空早期预警卫星、大型陆基远程相控阵雷达的监视下,能够提前10~30分钟发现对方来袭中的洲际弹道导弹,这已经足够己方将发射井的大部分洲际弹道导弹打出去了,届时对方洲际弹道导弹打中的只是一个空空如也的发射井,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科罗廖夫


很多人认为固定发射井在核打击生存力低,实际并不如此。

在苏联战略火箭军1959年成立之时,苏联核力量还相对弱小,而且所有的导弹发射阵地对方都通过航天侦察了如指掌。在30分钟之内,大洋彼岸的导弹就会飞向苏联的导弹发射阵地,然而此时多数苏联导弹反击准备时间需要几个小时。显然,在这种状况下,解决生存力问题迫在眉睫。按照苏联自己的内部测算,自身任何一个地面导弹发射装置都可以被美方100万吨级弹头在5千米距离内消灭,而此时美国的洲际导弹都是300万吨TNT当量而且命中精度不超过3千米!

在解决生存力方面,美国动作比较快,从20世纪50年代末期开始,就开始将自己的洲际弹道导弹部署在发射井中,到了1962年,已经有87%的战略导弹部署在发射井中并在那里保存,不过发射之前需要将导弹从井中取出。

苏联差不多也在50年代末开始了地下发射井的研制。1963年苏联最初的地下发射井系统

Р-12У“德维娜”导弹系统开始战斗服役。系统为4个发射井以及相应的导弹发射装置指挥中心和保障系统。发射井互为直角分布,分布距离70-80米,发射井深度24.1米,钢衬套内径4.8米,外径7.2米。新的地下发射井导弹发射装置使得防护力提高了10倍,当然由于是集群式发射井,如果在对方一次密集射击下,整个阵地也会无法幸存。不过,这毕竟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

在此之后,双方的地下发射井技术不断提高。比如美国的民兵III洲际导弹发射井,美军自己测算,即便苏联最大威力的SS-18导弹在距离发射井1公里处爆炸,也无法做到摧毁发射井。而苏联的导弹发射井同样抗打击能力也很强。所以两国无论谁先动手,都不能以较高概率摧毁对方全部发射井。这也就是为何核大国保留发射井的真正原因。


荣华之武器堂


固定式导弹发射井生存能力的高低咱们先暂且不论。

先说说如何打导弹发射井吧。搞明白了这个问题,我们才可以真的了解固定发射井生存能力到底是怎样的。

这是一个从空中拍摄的导弹发射井外部设施图,一个导弹发射井和其周边外围设施尽收眼底。

但是这是飞机在低空拍摄的自家发射井照片,设施才可以清晰可辨。

同样的发射井如果从中空去看,基本上就已经很难辨认设施了

如果是在卫星上去看同一个导弹发射井,就已经十分难以辨认了

首先的一个论据——导弹发射井并非大家想象的那么容易被发现。

之前出过一个段子,美国兴冲冲的通报,发现了一个我们的导弹发射井群。

其实走进了看那只是我们的土楼。

东风-5导弹的直径只有3.35米,而一个东风-5导弹发射井的范围也就只有方圆10米多一点,这个大小在卫星上第一不好辨认、第二则是很难精确定位。

那么我们继续走近一个发射井看看发射井的样子:

大多数导弹发射井上面覆盖了1-2米厚的钢结构井盖。通过精心设计的泄压结构对整个发射井提供完善的保护。基本上目前服役的导弹发射井的防护标准是30万吨当量核弹直接命中不影响使用,俄罗斯的是50万吨级核弹直接命中不影响使用。

所以这里就引出了一个论据二——弹道导弹发射井并不容易摧毁。

用钻地炸弹去炸可以吗?还真不行!

从结构上了解一下就会发现,一个导弹发射井边缘的防护并不比顶部防护更弱。

为了能够切实的摧毁对方的导弹发射井,美国和苏联不断的加大了自己核弹当量。本来仅仅需要一枚30万吨当量的核弹就能够重创一座城市,而美苏却开发了大量50万吨-80万吨甚至一百万吨级的核弹头。这些核弹攻击城市就是杀机的牛刀了,它们唯一要摧毁的目标则是——对方的弹道导弹发射井。

所以只有用超大当量的核弹精准打击才可以摧毁导弹发射井。

但是要注意的一点是,导弹发射井是一个黑箱,平时盖着盖子覆盖伪装后很难判定井内是不是有一枚导弹,也许就是一个空的假目标。

所以对于真正摧毁一个导弹发射井使这个国家丧失掉一枚洲际导弹,往往需要发射10-15枚洲际导弹进行摧毁。这种交换比还是很划算的。

因此固定发射井导弹还是很有威慑能力。

说回东风-5(上图就是东风-5的发射井),由于采用两级液体火箭发动机,东风-5的射程更远载荷更大。目前我们还没有真正的固体火箭能够达到东风-5的性能。

这也是为什么东风-5能够至今不断改进一直服役的一个重要原因了。

军事这东西,千万别觉得一个型号老了就没有价值了,可挖掘的价值多了去了。


军武数据库


发射井是首轮核打击的开始和目标,战争时期发射井内导弹都是加注满燃料以及锁定好目标的。对方从发射到引爆起码20-30分钟,这期间对方的导弹也已经发射。所以双方的发射井只能使用一次,二次核打击就是发射车和潜艇的事儿了。不过世界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大家就都等着死吧,早死晚死的事。


板儿砖拍耗子


洲际核导弹,可以说是人类目前生产出来物理破坏能力最大的武器,而目前全球存在的洲际导弹一般分为三种:陆基固定发射井发射洲际导弹、路基公里/铁路机动发射洲际导弹以及海基潜射洲际导弹!这其中生存能力最强的,当属可以隐蔽在茫茫大海之中神出鬼没的海基潜射洲际导弹了,而生存能力最低的则是位置固定的无法移动的发射井发射的洲际导弹了!

近些年,在陆基机动的东风-41和海基潜射巨浪-2洲际导弹的兴起下,像东风-5这样的老牌固定发射井发射的洲际导弹被不少军迷所摈弃,因为在不少网友的心目中像东风-5采用发射井发射的洲际导弹位置固定,一旦发生战争第一时间就会被攻击摧毁,生存能力极差,再发展也无太大的意义!

其实不然,固定发射井的洲际导弹不仅没有淡出人们的视野,反而我们和美国、俄罗斯三个核大国都还在大力发展,因为固定发射井的洲际导弹生存力并没有网友想象中的那么差,而且还有不少陆基机动、海基洲际导弹所没有的优点!

首先,固定发射井发射的洲际导弹生存能力并没有那么差,因为这种导弹的控制中心全部在地下,发射井大部分也都在地下,想要被发现并没有那么难!而且只有发射井顶部漏在外面,但也被一个1-2米厚,数十吨重特种钢结构井盖保护着,堪称坚不可摧!

对于如此这般的洲际导弹发射井,俄罗斯更是对外宣称,“萨尔马特”重型洲际导弹发射井及地下控制中心,即便是面对百万吨级核武器,只要不是直接命中,依然可以正常使用!实际各核大国的发射井虽然不能达到俄罗斯对外宣称那样,但对于爆炸威力50万吨级以下的核弹还是可以应对的!

除了生存力没有那么差之外,核大国依然保留发射井发射的洲际导弹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它的威力更大,因为发射井洲际导弹不用太在乎体积和重量,一般都采用推力更大的液体燃料发动机,射程可以更远、而且战斗部投掷力也更强!

比如俄罗斯的“萨尔马特”重型洲际导弹的发射重量超过了200吨(“三叉戟”系列潜射导弹30吨左右,“白羊-M”机动导弹50吨左右),射程更是达到了史无前例的1.8万吨,而且还有着10吨有效投掷力量远大于其他洲际导弹,可以携带10-15枚爆炸威力在50万吨以上的分导核弹头,一枚就可以直接摧毁数万平方公里的面积!

所以说,固定发射井发射井的洲际导弹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差,也不是那么容易被摧毁,更重要的是固定发射井洲际导弹射程更远、威力更大,威慑力也就更强,这样的大杀器怎么能轻易退休呢!


天下布武


因为,投送,核弹,的,当量,大,一个固定发射井,液体洲际导弹,若是能投送到敌国,就可以,毁灭,十多个,中等城市,分导弹头,当然,固定发射井,的,防护,也不一般可以,突破的!!!!!!!!!


哈灬哈66096005


因为核大国有时候要发动先发制人的核打击。而且对付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法国英国这样的小核国家,中段反导有奇效,发射井是可以作为二次,三次乃至N次核打击力量的。


独孤菜青虫


保留固定井并不是为了被核攻击后再反击,那不是二傻子么。要么先发制人,要么就是当别人的洲际导弹在路上时就全部打出去。

在第一波核打击中幸存下来并发起反击的活,还是交给潜射来做吧。


wuking


就是让你发现的,然后你就得决策:你要玩突袭的时候先打发射井还是先打别的目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