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制作的木雕,只是他高深制作技艺的一个小玩意

张衡的手工制作能力称得上独步天下

曾经有人说过:“人类历史上有两位从未来穿越回过去的人,一个是达芬奇,另一个就是特斯拉”。那么我们中国东汉时期的张衡也是比肩这两位的超级牛人,其极为超前的科学理念和无与伦比的制作能力,根本就不像是那个时代的人。

张衡制作的木雕,只是他高深制作技艺的一个小玩意

穿越

我们大概都知道张衡发明并制造了“地动仪”,这种验证地震的仪器比西方早了1800年左右,“地动仪”是东汉之前无人提及,无人设想的探测自然现象的一种仪器,张衡用他那超越常人的智慧,誓要捕捉连皇帝都要敬畏的上天之“震怒”,他无惧天罚,坚定自信,突破了世俗的界限,真可谓之神人也

张衡制作的木雕,只是他高深制作技艺的一个小玩意

地动仪和浑天仪

他制作的“浑天仪”更是巧夺天工,蕴含万物,这浑天仪的主体是由几层可旋转的铜圈所构成,其周长一丈四尺六寸一分,直径四尺六寸,最外面的铜圈上刻着度数,左右两端上的相对两点,代表北极和南极,一根铜轴穿过两点。这个铜轴北高南低,与地面成36度交角。轴的北端指向天上的北极星。内层的铜圈上刻着二十八列宿,中外星官,黄赤道,南北极,二十四节气,中外星辰和日月五纬等天象。并用两个漏壶滴水推动铜圈转动。其验证天文历法,时令节气等天象俱都准确无误。

张衡能把设想和现实联系在一起,并用高超的制作技巧把它做出实物来,这种能力可谓出神入化。特别是在那个科学知识还没有普及的年代,不屈服于君权神授受命于天的统治阶级,竭力探索自然现象的这种思维绝不是一个普通人所能具备的。

无法复原的古代科技

古人的动手能力极强,在当时如要掌握制造技术,必须精通算术,制图,识材等等,并要熟练使用斧,刨,凿,锯,墨斗,尺等工具。只可惜的是我国古代的制造技术大多都已失传。以致现在还有很多无法复原的古代科技。

例如被古人镀铬的越王剑,在今天如果不借助现代电镀工艺的话根本就无法在剑身上镀铬。

还有秦朝的铜车马,长3.17米,高1.06米,由3500多个零件用铸造,镶嵌,焊接,子母扣连接,活铰链等工艺组成,这在现代如果不借助电脑等高科技设备的话,基本是无法复制的。

还有中国古代的木质建筑,其用到榫卯结构,可以让家具和房屋不用一根铁钉,即可坚固耐用,还具备抗震能力,伫立千百年而不倒。这在今天还有哪个木匠可以具备这种手艺。

传说中的神器

晋代葛洪的《抱朴子》里就提到了:“木圣,张衡,马钧是也。”马钧是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最富盛名的机械发明家,曾改进了织绫机,还有龙骨水车,发石机等都是他的杰作。

可见古人对张衡的制造水平也是作了极高的评价,张衡把制作技术结合到了探索自然,捕捉地震乃至还原宇宙的高度。显然张衡比马钧还是更胜一筹的。

在北宋的《太平御览-工艺部九》中引用《文士传》中的一段记录说:“张衡尝作木鸟,假以羽翮,腹中施机,能飞数里。”

张衡制作的木雕,只是他高深制作技艺的一个小玩意

而张衡在《应问》中写道:“木雕犹能独飞”。可见张衡把这个木鸟做成了雕,而雕是体型较大的鸟类,最大翅展可达5米以上。由此推断张衡制作的是一种大型的木制雕形飞行器。

这个木雕相对于张衡的大型制作——地动仪和浑天仪来说,只能算是一个“小玩意”。

那么这个传说中张衡制作的木鸟,能否飞行数里呢?

其实张衡制造的木雕不可能会飞行,因为限于当时的科技,张衡找不到一种可持续的外力来驱动木雕的翅膀运动,所以他的木雕并不会用翅膀飞行。

张衡制作的木雕,只是他高深制作技艺的一个小玩意

滑翔

但是木雕可以滑翔,滑翔这个词是近代才出现的词语,在古时这个动作就是鸟的一种飞行形态,因此古人把鸟的滑翔也当作飞行。

张衡一定仔细的观察过雕的飞行,他也一定会看到雕在空中能长时间的不用摆动翅膀也能飞行。因此他才会在在《应问》中写道:“木雕犹能独飞”在文言文中的意思代表独自,仅仅,单一的意思,那么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一只张开翅膀,在空中只保持一种姿势飞行的木制雕。

“腹中施机”可理解为张衡在木雕的腹中制作了一种可控制滑翔方向的装置,好让木雕能持续的环绕飞行,不至于飞出他的视野之外。

张衡制作的木雕,只是他高深制作技艺的一个小玩意

盘旋飞行

并且张衡只需要在一个高山之上,或者悬崖边,在正午时间(气流上升力大)放飞他那用羽翼覆盖,有两双长而宽大的翅膀的木制雕。同时利用木雕腹中控制方向的装置,使木雕在空中盘旋飞行几公里还是很容易实现的

早在春秋战国时,墨子和鲁班就制作过这类木鸟,《韩非子》中有记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这里的应为风筝的鼻祖,就是用线拉住,借助风力飞行的木鸟。

在《墨子-鲁问》中有记载:“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尔飞之,三日不下,公输子自以为至巧”。这里的公输子就是鲁班的尊称。鹊是一种体型较小的鸟类,由此可见鲁班制作的是体型小巧的竹鸟,这就和我们小时候玩的纸飞机,竹蜻蜓类似,只要两翼做的长,平衡做的好,是很容易长时间的在空中飞行的。这对“百工之祖”鲁班来说只能算一个小制作。

这两位先人制作的木鸢,竹鹊的体型都小于张衡所作的木雕,同时也没有可以控制方向的装置,所以张衡的制作技艺和超前思维还是更胜一筹的,不愧为“木圣”这一尊称。

结语

人类自古以来就有飞行的梦想:可以在天空中像鸟一样自由的飞翔,这是古人无限的遐想和向往,从公元前500多年春秋战国时期墨子的木鸢,鲁班的竹鹊,到东汉时期张衡制作的木雕,代表了古中华文明科学技术的精华所在。由唐朝传到国外的风筝技术,引起了西方大量的飞行实验,到20世纪初他们才制造出了一种可以在天空中滑翔的飞机。可惜的是中华文明长期的封建制度对科学知识造成了禁锢,使得我们的科技水平被西方国家逐渐的赶超。但是古代中华文明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由此我们可以小小的自豪一下吧。

张衡制作的木雕,只是他高深制作技艺的一个小玩意

滑翔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