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二寶,大寶更需要有方法的關注

有了二寶,大寶更需要有方法的關注

有了二寶,大寶更需要有方法的關注


有了二寶,大寶更需要有方法的關注



家有兩寶,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一家四口,打打鬧鬧,譜寫著一曲生活幸福的樂章。作為媽媽,我很希望兩個寶貝相互幫助,互相扶持,感受來自親情的溫暖,感受來自家人的力量。


但在二寶出生後,我的這些想法只是成為了我的想法,難以成為現實生活的片段。當我生完二胎後,因為坐月子讓我一時沒辦法陪在哥哥身邊,就把哥哥放心的交給了爸爸。幸福的是我家爸爸非常給力的把他照顧好,也努力培養著孩子的習慣。這時的我以為可以完全安心地照顧二寶,卻忽略了父母的愛缺一不可。


當我出了月子回到家裡,我的精力情不自禁地更多的放在了二寶身上,被忽略的哥哥又產生逆反的心理。


例如,不如意的時候就發很大的脾氣,大吵大鬧,每天都必定聽到他爆哭幾次。而我自己又剛產後恢復,帶二寶已經身心疲憊,心情多少會受到些影響,於是對哥哥又開始了大吼模式。


生活就變成了自己在兩娃當中疲於奔命,也沒用心思去思考到底兩個孩子應該怎麼平衡、應該怎麼處理,更多的時候,我是把責任推給了哥哥,認為你已經是大孩子了,為什麼不能懂事點,體諒下媽媽呢?甚至有的時候疲憊的我還會懊惱自己為何生了一個“不肖子”。


在這種雞飛狗跳的生活中,我再次參與了萬老師媽媽課。


學習當中,萬老師逐漸給了我信心,等到自己心態終於平和下來的時候,我發現了自己一個很大的問題:在對待哥哥出現的各種狀況的時候,我的態度滿是拒絕,不接受的。我會覺得哥哥各種的行為是不對、不好,對他的行為情緒也是萬般的挑剔,沒辦法容忍他的任何哭聲與吵鬧。


萬老師幫我認識到,這個問題出現的真實原因是因為我自己的情緒不穩定。當自己的態度開始不堅定了,就會一會兒對哥哥嚴厲批評,一會兒對哥哥萬般容忍,哥哥也摸不清頭腦,就不斷的試探我們的底線。


有鑑於此,我開始正視自己的心態問題,我一直在回想,自己為什麼有不接受孩子的情緒,原因是什麼?


其實就是怕,怕哥哥做不好,怕哥哥哭鬧,怕給自己帶來麻煩,也是對哥哥存有不信任,導致我需要不斷控制他,要求他按照我的預期去做,減少一些問題出現,但孩子並不喜歡受人控制,他們喜歡自由,喜歡探索。


有了二寶,大寶更需要有方法的關注


理清了問題所在後,我開始求助家庭裡比較冷靜的爸爸。在爸爸的幫助與示範下,我又跟著開始了與哥哥談條件、講後果,把選擇權還給他的方法。


例如跟他說需要去刷牙了,但是他不肯要繼續玩玩具,我就會告訴他現在已經很晚了,要去刷牙睡覺了,如果晚睡的話明天上學會遲到的,他繼續堅持要玩的,我就會跟他說那我們再玩一分鐘吧,然後再加點好玩的,用Siri語音幫忙調倒計時一分鐘,哥哥覺得好玩,也願意接受。


一分鐘到了,他也願意去刷牙。


反覆試了幾次,我就開始找到了感覺,覺得哥哥並沒有自己想的那麼的糟糕,也沒有那麼多難搞。


於是自己的心態開始放鬆了一點,開始慢慢接受。


當然,小孩子並不是機器人,他們的行為和情緒還是會有反覆的,而且因為自己之前不夠堅定導致他使用極端方法挑戰我的底線,所以他難免也會故技重施。


雖然心態有所好轉,但是有些時候過分激烈的時候自己難免也是會有點hold不住,也會有情緒起伏,但是萬老師的耐心指導和爸爸特別堅定的信念告訴我,其實我也可以的。


有了二寶,大寶更需要有方法的關注


在他們的鼓勵下,我又繼續不斷嘗試。


因為之前怕哥哥吵醒弟弟,每當弟弟睡覺的時候我都會把門鎖上,但是哥哥也會經常敲門吵醒弟弟,而我之前當然是以大吼回敬他這樣的行為。


某一天,爸爸晚上外出,哥哥、弟弟、我、外公、外婆在家,弟弟又到了睡覺的時間,而我當然也是抱進房間哄睡,然後就把門鎖上了。


哥哥發現爸爸不在,媽媽也走了,就開始要找媽媽,他內心希望媽媽也可以陪陪自己。於是就先試探性敲門,見沒有回應後就強烈的敲門。


這時弟弟已經被驚醒,外公外婆阻止也無辦法,我在門後一開始覺得內心非常憤怒,但是想到要去理解孩子的行為,哥哥只是希望媽媽可以陪陪自己,並不是故意使壞,心理就對哥哥多了幾分的包容,憤怒感也慢慢的減弱。


平靜後,我試著去換位思考理解哥哥的心情,發現這樣鎖門,鎖的也是我對他的愛。於是我打開了門,耐心地和哥哥說:“媽媽很想和你一起玩,所以媽媽想弟弟可以快點安靜睡覺,然後媽媽才能出來找你啊,但是弟弟現在醒了,媽媽不得不再哄睡他,我們就沒辦法玩耍了。”


哥哥已經明白這個後果,但是他還是想在我的身旁,於是我邀請他一起進房間,但是要求只有一個就是安靜,不能發出聲響,不然只能請他在外面等。


老實說我也沒把握一定可以成功,但至少我覺得我心態上是接受孩子的,我開始理解他。


把心態放在第一位,確實能夠從心理上接受了,才能更好的反映到行為上,只有做出的行為是充滿愛的,充滿對對方的理解的時候,對方也會很好地接受。


當哥哥明白了吵醒弟弟的後果,然後得到媽媽的理解,也被友善而有愛的邀請到參與到照顧弟弟的過程當中,他感受著這一切,也感受到了媽媽的接受和愛。當愛與信任都給到哥哥之後,哥哥竟然真的也接受了我的要求,安靜地等待弟弟再次入睡。


他也提出了他的要求:靠在我的雙腳上。


雖然這樣靠著我會更累一些,但是看到我與他之間的距離無限拉近,這讓我無比的開心。


有了二寶,大寶更需要有方法的關注


家有兩娃,如何處理好兩個人的關係,是需要方法的。大的孩子會因為小寶的到來感受到原有環境的改變,而大寶適應新環境需要一定的時間和方法,這需要父母給他們足夠的安全感;二寶的到來會對這個世界充滿著好奇,我們也要有方法的讓二寶接受這個環境,感受到新世界給他的愛。


道理我們都會懂很多,方法可能還是那些方法。當我們的心態改變了,就等於這個方法充滿了血和肉,是豐滿的,是溫暖的。方法的實施就變得更加的有力又有效,這種能夠直達心靈深處的溝通與相處,正好是我最缺乏的部分。當然,方法還需要更多的磨練和更多細節上的把握,但是,心態上的改變往往是最難的,做媽媽很容易疲憊,很容易厭倦,也需要被關懷。愛自己,才能包容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