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市场研究:全球厂商梯队分级潜在变局?

一、轮胎

轮胎是安装在各种车辆或机械金属轮辋上装配的接地滚动的圆环形弹性橡胶制品。它常在复杂和苛刻的条件下使用,能够在车辆行驶时承受着各种车身负荷、力、高低温带来的变形以及外界冲击等,实现与路面的接触并保证车辆行驶性能。

早期的轮胎由实心构成的,但因跑起来非常不舒服而且噪声很大,长期以来让人很受困扰。直到1845年,苏格兰的土木技师R.w.汤姆生在原生的基础上重新把其改造成充气轮胎,带来了四十年后的轮胎革命。

轮胎发展到现在的结构非常复杂。通常,一条轮胎包含有胎冠、胎侧、胎肩、帘布层和内胎(气密层)等部分。若按照帘布层的排列方式不同,轮胎可分为斜交胎和子午胎,而子午胎还可按照胎体的材质不同又可细分为全钢子午胎和半钢子午胎。目前,子午胎作为传统斜交胎的更新换代产品,其产量占比即子午化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一国轮胎工业的发展水平。

轮胎市场研究:全球厂商梯队分级潜在变局?


二、轮胎产业链

轮胎产业链可以分为上、中、下游三类企业集群。

轮胎市场研究:全球厂商梯队分级潜在变局?


上游为提供轮胎原材料的橡胶生产企业和提供添加剂的化工企业。其中,天然橡胶、合成橡胶、钢丝帘线、炭黑、橡胶助剂等是组成轮胎行业的主要原材料。轮胎中天然橡胶成本占比最高,约32%,合成橡胶约17%,其次是钢丝帘线12%、辅料12%、炭黑10%等,剩下人工折旧等成本占比较小。整体看,在宏观经济和周期性下,橡胶和钢丝帘线价格的波动容易直接影响到轮胎制造企业的生产成本,对轮胎产品的销售价格有重要影响。

中游则为提供轮胎生产设备的各类装备企业以及轮胎生产厂家。

下游涉及维修店、各车类生产商和电商平台等,并应用在汽车轮胎(含轿车及轻载(轻卡)胎、载重胎)、工程机械轮胎、农用轮胎、工业车辆轮胎、力车胎以及摩托车胎等广泛领域。此外,下游市场可以分为配套市场和替换市场,其中配套市场客户是下游整车厂,对应直接销售模式;替换市场客户以轮胎经销商为主,对应间接销售模式。通常情况下,轮胎企业对经销商议价能力要强于对整车厂议价能力。因此目前世界上约75%的轮胎通过替换市场销售,约25%的轮胎直接向配套市场的各大整车厂商销售。

三、轮胎市场

轮胎作为专业性较强的橡胶制品行业,其主要取决于汽车工业的需求,尤其汽车保有量与新增需求量对轮胎行业的带动作用最为明显。近20年来,得益于发达国家巨大的汽车保有量与新兴发展中国家持续增长的新车需求量,使得全球轮胎产业出现持续增长的发展势头。

2018年,全球轮胎市场需求量约18亿条,其中半钢子午线轮胎需求量约为15.8亿条,全钢子午线轮胎需求量约为2.3亿条。从市场属性来看,全球替换市场需求量占比达72.6%,半钢子午线胎的替换市场需求量占比为71.7%,全钢子午线胎的替换市场需求量占比为78.5%。全球轮胎75强企业的销售总额稳定在1500亿美元以上,市场空间早已达到万亿级别。

轮胎市场研究:全球厂商梯队分级潜在变局?


轮胎工业属于资本、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受益于早期工业的发展使得老牌轮胎厂商利用先发优势占领了全球市场制高点,因此全球轮胎市场很大程度上由国际大型轮胎制造商引导。

目前,全球轮胎行业集中度高,欧洲和日本的全球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6.63%和23.97%,两者合计占据了整个行业的半壁江山。欧洲和日本的轮胎市场发展成熟,均已形成了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7家龙头企业瓜分全球近50%的市场份额。

全球轮胎工业重心向亚洲区转移使得我国自2006年以来就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轮胎生产国和轮胎贸易主要出口国。2018年,我国轮胎销量为8.14亿条,轮胎出口数量为4.9亿条,出口占比为59.8%。目前,欧洲、亚洲成为我国轮胎主要出口区域。在乘用车轮胎领域,欧洲和亚洲两个地区的进口量分别占中国出口总量的34.5%、24.2%,合计达到58.7%。在出口产品构成方面,我国主要出口产品为机动车轮胎和客运货车轮胎,2018年我国机动车轮胎和客运货车轮胎出口合计占我国轮胎总出口数量的88%。

虽然我国早已成为了全球轮胎生产体量最大额的国家,但是在销售方面我国轮胎全球市占率仍然较低(14%),与传统龙头巨头厂商还有一段差距。

四、国内主要轮胎厂商

现阶段,全球轮胎行业大致可以分成四个梯队:第一梯队由米其林、普利司通和固特异三大传统轮胎巨头组成,他们的年产销量巨大,品牌历史悠久,产品驰名世界;第二梯队由倍耐力、韩泰、马牌、邓禄普等7家跨国公司组成,在全球范围内已具备一定影响力;第三梯队由中策、玲珑、赛轮、正新、MRF、三角、耐克森等新兴品牌构成,扎根本土并逐步向海外拓展,近年发展速度较快,部分品牌还具备跻身第二梯队的实力;第四梯队则由众多规模较小、技术较落后的中小轮胎品牌构成。

轮胎市场研究:全球厂商梯队分级潜在变局?


2006-2017年,第一梯队轮胎厂家在全球的份额下滑明显,由47%下降至37%;第二梯队轮胎厂家的市场份额基本持平,由22%小幅提升至23%;而以中国品牌为代表的第三梯队轮胎厂家的市场份额提升明显,由9%上升至15%。可以看到,近年来全球传统巨头份额下滑,第三梯队尤其以我国轮胎品牌为主的厂商在全球轮胎市场的地位快速提升。

我国轮胎工业起始于20世纪初,一直到60年代我国生产的轮胎都是斜交胎,生产较为缓慢。改革开放后国家支持轮胎企业引入子午线轮胎生产技术和设备,国内轮胎企业获得较快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轮胎企业发展良好。目前,我国轮胎行业企业众多,规模以上轮胎企业接近600家,主要分布在山东、江苏、浙江和上海等地区,其中山东省拥有逾300家。但整体看,我国大多数轮胎厂商存在规模普遍偏小、技术水平低、研发能力弱以及高污耗能的现象。此外,轮胎产品同质化严重,在充分竞争的状态下还出现产能过剩,最终导致这些厂商亏损严重。

因此,自2016年以来,我国通过相关环保政策陆续淘汰了山东、上海等地多家落后产能。目前,我国轮胎生产企业在逐步减少,主要轮胎厂商依靠新产品、新技术使得轮胎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不断提高,行业集中度进一步加强。

玲珑轮胎(601966):国内轮胎龙头。主营产品包括全钢子午线轮胎、半钢子午线轮胎和斜交胎,广泛应用于乘用车、商用车、卡客车以及工程机械车辆等,主要品牌包括“玲珑”、“ATLAS”、“利奥”、“山玲”、“Benchmark”、“Infinity”、“Green Max”等。公司在国内外设立了4000多家品牌店,是中国轮胎前3强,世界轮胎20强。

三角轮胎(601163):全球范围内集轮胎设计、制造与营销于一体的专业化轮胎制造企业和供应商。主营产品包括商用车轮胎、乘用车轮胎、斜交工程胎、子午工程胎和巨胎等。产品覆盖了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目前国内客户主要包括中国重汽、中国一汽、东风汽车、上汽通用五菱、一汽轿车、郑州日产、小松、山东临工、山东德工等知名品牌,国外客户主要包括沃尔沃、卡特彼勒、特雷克斯等。

赛轮轮胎(601058):国内首家A股上市的民营轮胎企业。主要产品为全钢子午线轮胎、半钢子午线轮胎、非公路轮胎等轮胎产品。目前在青岛、东营、沈阳以及越南西宁建有现代化轮胎制造工厂,在泰国建有天然橡胶深加工基地,在加拿大、英国等地设有服务于美洲和欧洲等区域的销售网络与物流中心。

贵州轮胎(000589):全球商用轮胎规格品种较为齐全的轮胎制造企业和国内工程机械轮胎生产、出口基地。主要产品有“前进”、“大力士”、“多力通”、“劲虎”、“金刚”等品牌卡客车轮胎、工程机械轮胎、农业机械轮胎、工业车辆(含实心)轮胎和特种轮胎。在国内各省市及国外近100个国家和地区有代理(或经销)机构。2018年在全球轮胎75强中列第36位,在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中国橡胶》杂志发布的“2018年度中国轮胎企业排行榜”中列第10位。

通用股份(601500):国内首家同时拥有以零度带束层结构和四层带束层结构为特征的二种不同生产技术的全钢子午线轮胎制造企业。主要产品为全钢子午胎、半钢子午胎和斜交轮胎。其中全钢子午胎产品用于短途工矿型轮胎、中短途承载型轮胎、中长途公路运输型轮胎、轻卡型轮胎等。公司拥有 “千里马”、“赤兔马”、“骐马”、“通运”、“喜达通”等多个知名子品牌。(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