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身经历:《安家》是上海买房的简单模式

平生未有三间屋,今岁初成百步廊。——苏辙《将拆旧屋权住西廊》

唐宋八大家之一、苏东坡的弟弟苏辙,在京城当了一辈子大官,见惯大风大浪。年逾古稀,告老还乡,竭尽一生积蓄,也就是盖了几间房。夙愿不过如此。

在国产电视剧里,能比爱情更抢戏的,只有房子。

所以无论你喜不喜欢《安家》,都无法否认它的话题性之强、关注度之高。其盛况,近几年也只有《人民的名义》可以比肩,再早,就要数十年前的《蜗居》了——又是房子,又是六六。

只不过,当年《蜗居》里的房子,还只是揭露人性的道具;到了《安家》,房子已然成了绝对的主角。53集,每一集里的房子,无论大小,都高高在上,俯瞰众人胼手胝足、兀兀穷年。

亲身经历:《安家》是上海买房的简单模式

而真实的上海买房经历,远比电视剧里要拖泥带水、巨细靡遗。败家子只能以亲身经历,来聊聊个中杂绪,希望大家在看过电视剧里的简单模式后,不会忌惮真实的地狱难度——要知道,在上海买了套房后,基本就没有什么日常庶务能难倒你了。

想买房,先卖房

我出生苏州,父亲是上海知青,因此我高中时作为知青子女返乡,取得了上海户口,考取了不错的大学。毕业后在浦东工作了一段时间,然后去杭州创业了。

创业前,我做了个极正确,但也极错误的决定。

那时我小有积蓄,想在创业前留条后路,因此打算在浦东买套酒店式公寓——别的买不起,那时公寓真的不贵。

但家里人劝我,别买公寓,40年产权靠不牢;然后建议我跟几个亲戚,一起凑钱买套“正做”点的二手房,不贷款,收收租,以后卖掉按比例分钱。

这事儿搁现在,是打死我也不会答应的。但那时没啥经验,不懂得“事情成功的概率,跟参与人数成反比”

的道理。被亲戚念叨得不行,也就答应了。房本上只写了我奶奶的名字,出钱的人只上了户口本。

大前年奶奶过世,这套房瞬间就尴尬了。因为户口本上那几个出钱的人,跟顺位继承的人,并不重合。所以当我提出把房子卖了分钱时,事情就变得复杂且微妙了起来。由于我急着拿钱付新房的首付,所以挑了这吃力不讨好的担子。

个中过程实在是不想回忆了。就提一点,办继承那部分的事情时,要求证明我奶奶的父母已经过世……问题是,那时候几几年啊?哪来的死亡证明?不得已,只能找回宁波老家的派出所。可宁波那一片已经拆光了,只能找乡政府辗转办理。

总之,派出所、公证处、房管局、市政、律所……不知道各跑了多少次,陪着我跑的中介,都从门店销售,做到副店长了。从头到尾一年零三个月,我的火爆脾气,磨到最后脾气比王子健还好、还耐心。终于理清房子的所属关系后,这才可以卖了。

亲身经历:《安家》是上海买房的简单模式

中间还碰到过亲戚离婚、过世、出国,各种奇葩事情。你们别觉得我这是个案,上海在卖祖屋和继承老房子这块特别严格,规定时常更新,真的碰上了,就是硬杠杠,只能铁杵磨成针。

所幸,老房子终于顺利卖掉,价格不错。可因为时间过去太久,我之前看中的房子,这点首付已经不够了。只能再次走上密集而充满“惊喜”的看房之路。

三十无家作路人

唐代才子薛据在颠沛失意后,写了首《落第后口号》,诗中有云:

十五能文西入秦,三十无家作路人。

我作为创业失败、逃离一线的败家人员,很能理解他这份潦倒——理解他为什么在潦倒时,会特别想要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仿佛只要有片瓦遮头、有个栖身之所,再坏的境地,也不会过于凄凉。

飞涨的房价,是我们这些“贫穷购房者”最大的敌人。

所谓“贫穷购房者”,是我在看房过程中杜撰出来的名字,本来还想就此写个小说。但想想写小说耗费的精力,和那份轻飘飘的版税,还是作罢了。有那点时间,攒几个策划案、看几套二手房,不香吗?

为什么不买一手房?呵呵,一手现房比同地段的期房贵多了,贫穷购房者吃不消;而期房的话,套路又太多,交房前的房租钱也不少。权衡之下,还是准备买套二手房。

一手期房有些什么套路?首先样板间肯定不能信,所有家具都做小两号,让人觉得房间特别大;景观配套、车位配套没有一点能相信。说穿了售楼员只关心成交,交房是另一回事,后续问题处理干脆就是另一批人的事了。除此以外还有房间变露台、封顶变放开、绿化变粪坑(其实是变垃圾堆放点,但堆放点一般都是建造时期的化粪池)……

亲身经历:《安家》是上海买房的简单模式

我因为工作关系,服务过不少开发商,知道了太多的套路,有的能说,有的说了也没人信。除了钱,这也是买二手房的原因之一,虽然套路仍在,但好歹都暴露过了。

为了快速解决战斗,那段时间我规定自己要在一个月里看尽可能多的房子,然后迅速拍板,否则搞不好又买不起了。

那个月,我看了九十几套房子,人瘦了十几斤。

工作之余还要看房,真的比看中国男足还累。但是没办法——永远不会有完美的房子,但永远会有更合适的房子。这是我月观近百套二手房后得出的结论。最后让我拿定主意的,就是看的倒数第二套。为什么不是最后一套?本来是的,可我准备付钱时,房主接到个电话,说昨天看房的人,也决定要了,并且愿意加价十万。

你开心就好,老子十万赚赚不知道多久,这比价比不动,只能退而求其次。

其实再看看会不会有更好的?大概率还是会有的,但我真的看不懂了:听见“房子”两个字就焦虑,想吐;看见中介的制服就像看到鬼似的。所以大致可以推断,短时间内看一百套房,应该是普通人的极限。而我大约找了七八家中介,他们要对接的客户,估计也都跟我这样。以此类推,中介这工作真的不轻松。

亲身经历:《安家》是上海买房的简单模式

聊聊中介的服务吧。以我经验而言,《安家》里那种蹲守客户、电话轰炸实在太平常了;帮客户打扫老房子、接孩子、做饭的我都碰到过。至于毛坯房中介装修了再卖,也是常规操作,都能算进房款,赚得更多。只是电视剧里把公共区域做成画廊,实在扯淡,消防能因为这件事关掉你中介的门店。

而这其中,最复杂的是涉外人士在华的买卖房产和租赁房产。因为涉及的税费、手续比一般案子麻烦得多,极其专业。港台跟欧洲不一样,日本跟美国也不一样,所以虽然涉外房产中介赚得多,但事情真不是一般人能做的。就说老美一定要能在家里看HBO这点,就能打倒一大批资深中介。

我看那么些套房子时,也遭遇了请托抬价、朝价夕改、奇葩户型、房东主动跳单为省中介费,等等等等,甚至有两个假扮夫妻的“托儿”,让我遇上了两次,他们还怀疑我是同行,屡屡试探,搞得我差点诉诸暴力。这其中最恶心的套路,是假学区。学区年年变动,中介一边拿给我看往年的学区划分,一边催我成交,我要是没问问小区里的老业主,还真得踩坑。

亲身经历:《安家》是上海买房的简单模式

确定房子以后,就进入揪心的付钱阶段了。听说过很多交钱时出问题的案子,还好我没碰上,贷款也算顺利。只是潇洒的高消费人生从此画上了句点,每天一睁眼想到的事,就是下个月的贷款可千万别出岔子啊。

以上就是我在上海买第一套自己名字房子的过程。细节很琐碎,影响阅读,不展开了。有问题的话,欢迎交流。我会视情况集中回答的。

斗室中的斗士

最后还是聊回《安家》,这部剧省略了太多的辛酸和繁琐,以呈现买房个体的人生为大看点。在我看来,该剧可以说是在上海买卖房子的——最低难度的打开方式。如果买卖真这么简单就好了,这种运势齐天的中介,我愿意给她5%的中介费。

作为普通人,买卖房产是我们能自己做主的最大宗的交易;而这宗交易要是在上海,又会凭空跳出许多魔性的问题,要不怎么叫魔都呢?

亲身经历:《安家》是上海买房的简单模式

很多人说饲料大王买洋房那个案子不真实,我却觉得这是《安家》里最真实的一个故事。上海有钱人很多,样本足够大,什么样的有钱人都有。比如卖我房子的那位,据说光浦西就十套房,可这货看起来跟门房大爷没两样,衬衫咯吱窝都有洞的;却又一定要戴块百来万的表,各种违和。但人家喜欢,没得说。

而饲料大王为什么各种犯贱,又是欺负耿家,又是欺负中介呢?因为那套洋房,是他春风得意的象征。他要把生意场上的一切手段,用在这套房上,以此作为自己成功的见证和里程碑。往大了说,秦造阿房宫、曹建铜雀台,也是一个道理。

这种心态,我太屌丝理解不了,但隐隐觉得是正确的——毕竟告诉我这套理论的家伙,自己就在上海滩有套小洋房,还靠近民国影后胡蝶的故居。

所以哪有什么真实不真实,只有到位不到位。当《安家》说它承载的内容是房子时,就已经赢了。谁让我们都是为了两间斗室而拼搏的斗士呢?而《安家》,则是美化这段拼搏史的小小传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