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打造長三角南翼重要物流樞紐城市

台州日報

近日,台州市府辦正式下發《台州灣區物流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2)》,旨在加快打造具有台州灣區特色的現代物流產業體系,力爭通過三年努力,建設成為具有競爭力、影響力的長三角南翼重要物流樞紐城市。

根據該行動計劃,到2022年,台州市物流產業增加值有望超過750億元,年均增長8.5%;社會物流總費用佔GDP的比重較2018年降低2個百分點。

構建“三通道四中心多節點”物流空間佈局

該行動計劃首次提出,要構建“三通道、四中心、多節點”物流空間佈局,形成“向東依港出海、向西輻射內陸、南北互聯互通”的物流聯運體系。

三通道,即依託沿海高速等交通廊道的東部沿海物流通道,依託甬臺溫鐵路、甬臺溫高速、上三高速等交通廊道的中部綜合物流通道,依託金臺高速、金臺鐵路等交通廊道的東西陸海物流通道;四中心,即依託頭門港物流樞紐、大麥嶼港物流樞紐、台州鐵路南站貨運物流樞紐、台州機場空港物流樞紐四大物流中心樞紐,打造海、陸、空銜接暢通的大物流體系;多節點,即結合台州各縣(市、區)的城市發展定位、產業分佈、交通區位、物流服務需求等,科學佈局物流園區、分撥中心和配送中心,建設形成一批重要物流節點。

“構建‘三通道四中心多節點’物流空間佈局,其中的重要抓手,就是通過實施優化物流產業結構、推進智慧物流發展、強化物流協同聯動、構建多式聯運體系、加強物流開放合作等五大重點任務和推進基礎設施完善工程、物流園區示範工程、骨幹企業培育工程、重大項目建設工程、物流標準化綠色化工程、物流降本增效工程等六大工程,保證相關目標實現。”昨天(3月24日),市發改委副主任阮吉敏在解讀這份文件時說。

未來幾年,台州要高質量提升道路運輸物流,積極構建輻射全國的“公路港”網絡體系,力爭到2022年公路貨運週轉量達到300億噸公里。高水平發展港航物流,整合港口資源,完善灣區大宗商品進出口集疏運體系,力爭到2022年港口貨運吞吐量達到7500萬噸,集裝箱吞吐量超過75萬標箱。高起點謀劃航空物流,推進空港產業園區規劃和開發,大力發展快遞物流、冷鏈物流等業務。努力招引和建設一批有利於物流產業鏈完善、核心競爭力提升、產業結構優化的重大物流業項目,3年內計劃實施40個項目,總投資500億元。

進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優化營商環境

據瞭解,為保障此項工作順利推進,從今年起,市本級每年從市現代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中安排專門資金,用於支持物流項目建設、物流裝備升級、物流企業做大做強、市外物流企業引進、人才培養等現代物流項目。各縣(市、區)政府在本級財政預算中安排現代物流發展專項資金,支持物流產業高質量發展。

“台州市本級的財政等扶持力度是比較大的,這對於加快物流產業轉型升級,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推動作用。”阮吉敏說。

以強化物流用地保障為例。今後,市政府每年在土地利用年度計劃中原則上安排不少於工業用地10%的額度用於倉儲物流項目用地,或在規劃建設200畝以上工業園區時原則上有10%以上用於倉儲物流用地。依據國土空間規劃,統籌佈局物流園區(基地)、配送中心、分撥中心,對全市規劃的物流園區(中心)範圍內的物流建設項目和市級以上重點物流建設項目,優先納入全市年度土地利用計劃和供應計劃予以保障;對屬於物流建設項目的倉儲用地,可參照項目所在區域倉儲用地最低價標準設定出讓起始價。

據悉,目前有關部門正進一步減少審批環節,簡化辦事流程,努力營造公平競爭環境,破除物流企業發展壁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