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站里的暖心“小酒窝”

疫情防控由一级转为三级,西安这座古城似乎一下子从40多天的沉睡中醒了过来,清冷的马路上车辆渐渐多了起来,复工复产的人们开始涌向城市,街道两旁的一些门店也陆续开业,美丽璀璨的古城夜晚,那久违的烟火味重新弥漫开来。

看着窗外发生的变化,困了许久的外地人更是多了一份回家的焦灼。

西安纺织城客运站挤满了迫不及待的思乡之人。一位准备回山阳老家的李阿姨,一脸着急地跑到工作人员面前求助,说自己的一码通咋都注册不成功,急得眼泪都要流了出来。工作人员黄淼一边安慰她一边帮她操作,很快便注册好了,并帮她购买了车票,一路将她送到了班车上。落座的那一刻,李阿姨终于露出了笑容,赶紧拿出手机给孩子发微信语音,“车站的志愿者已经把我送到车上了,放心吧。”

车站里的暖心“小酒窝”

黄淼是西安纺织城客运站“小酒窝”志愿服务班一位90后姑娘。抗击疫情以来,她默默地坚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力量。在旅客眼中,她是个敬老爱幼的好姑娘,对待旅客温柔耐心;在同事眼中,她是个“工作狂”,对待工作严谨认真;在家人眼中,她是个乖巧懂事的女儿,对待家人孝顺贴心。

据了解,西安纺织城客运站“小酒窝”志愿服务班成立于2013年10月份的建站之初,旨在“服务广大旅客,关爱遇困旅客”,近七年来,她们始终秉承“服务就像一条射线,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为旅客服务永远在路上”的服务理念,为乘车旅客提供绿色通道、爱心帮助等50余项服务。

车站里的暖心“小酒窝”

今年春节,是所有交通人最为难忘的、不平凡的一个春运。在这个特殊时期,作为西安市巾帼文明岗的“小酒窝”志愿服务班全体人员,牢牢守护着广大旅客的出行安全,塑造了战“疫”下最美的客运人。

和黄淼一样,所有“小酒窝”的志愿者一起坚守岗位,无私奉献,不求回报,对待旅客永远是那亲人般的微笑,在每位旅客心里留下一个个暖心的“小酒窝”。

黄淼清晰记得,在接到客运大巴暂停发车通知后,咨询电话、办理退票、数据上报、消毒防护等多项工作纷沓而至,整个车站显得比平时更加忙乱。她已经不记得坚守岗位具体天数了,其实根本没有时间去计算。为了减少旅客在疫情期间来回奔波,黄淼与同事们在系统查询购票订单,挨个电话联系旅客,登记身份证号码和订单号,给旅客现场办理退票,每天忙碌到甚至连喝一口水的时间都没有。虽然很辛苦,但“小酒窝”志愿服务班的姑娘们,没有谁说一句苦与累,她们表示,“能够为旅客服务,让他们减少出行、坐在家里就能顺利办理全额退票,我们就很开心。”

车站里的暖心“小酒窝”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转变,车站已全面复工复产。黄淼和同事们还没来得及喘上一口气,就又投入到工作中去。候车大厅内,由于防控要求,好多旅客显得茫然不知所从,动不动就找到她们求助。除了为旅客提供咨询和帮助服务,很多旅客的困难主要集中在不会注册西安“一码通”,于是,她们就耐心地一个一个进行解答,帮助操作。

对待旅客如家人,可黄淼自己却很长时间没有陪伴父母了,她说:“这次疫情来势汹汹,接到工作任务,我们积极响应,坚守在防疫第一线。虽然没能陪伴父母,但是能为旅客服务,为社会出力,父母也会理解我、支持我。”

面对加班加点防控疫情,黄淼和所有“小酒窝”志愿服务班的工作人员都毫无怨言,也没有丝毫胆怯与退却,只是默默地扎实做好自己的分内事,永远呈现给旅客一个暖心的“小酒窝”,这也许就是古城交通人责任和执着的最好写照。

车站里的暖心“小酒窝”

最后一班客车很快就要发车了。这时,一位旅客满头大汗急匆匆地赶来,口罩上面露出的双眼满是焦急的求助,看到这一情况,黄淼急步赶上前去……

车子启动了,此时的古城西安一片灯火辉煌,人们也开始赶往已经亮起灯光的温暖的家中。

车站里的暖心“小酒窝”

审核:波澜不惊

紧急扩散!西安急寻一辆灰色私家车同车乘客

陕西新增1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活动轨迹公布

注意!这两条公交线路有调整

这类湖北省返回西安人员不再需要集中隔离!

严防境外输入 发现不遵守隔离规定者请举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