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笔书法是否都经历描字的过程,日常书写达到临帖水平要几年?

秋阳读线装经典


古话说:万事无它,唯手熟尔。任何一门技艺的掌握,都是汗水加悟性得来的。这个道理同样适用钢笔书法的练习。

要写好钢笔字,一般都遵循这样两个规则:对内循序渐进,勤学苦练;对外虚心求教,多看多悟。而一般学习书法都会经历三个过程:

1、临摹字帖阶段。选一本经典且适合自己口味的字帖临摹,按照楷书-行书-草书的顺序开始练习,推荐:田英章、司马彦、顾仲安、卢中南的楷书字帖。另外,理论上可以选庞中华先生的《谈谈学写钢笔字》一书,里面深入浅出地讲解写字方法,当年我受益匪浅。

2、求教名师阶段。当我们书法临摹达到一定程度,会遭遇“天花板”,书写技巧提升乏力,会进入迷茫期,这个时候假如有一个老师在旁边点拨,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无论是古人毛笔书法,还是今人硬笔书法莫不踏遍千山万水去寻访名师,虚心求教。

当然,自我临摹和求教名师是可以同步进行的。

3、自成一派阶段。经过了临摹和老师指点之后,我们积累了很多书写技巧和心得,这时候可能就想挣脱前贤的身影,写出自己的风格。这是比较高的境界,也是每一个书法爱好者孜孜追求的境界。

另外,要练好书法,还有两点要特别注意:

1、一支好钢笔。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写好字,选一支价格适中、书写优秀的好钢笔。推荐百度搜索[全球十大钢笔品牌(附钢笔的来历及简易挑选保养方法)]一贴,里面有很多钢笔和挑选方法,很实用。

2、勤学苦练。老话说的好:三天不写手生。尤其是在我们钢笔字练习过程中,对于书写技巧的感悟和进阶都是在多写多练中获得的。当年大书法家王羲之勤奋练字,曾以洗笔将旁边的池子尽数染黑,最后大器得成,留下“墨池”的千古佳话。

3、有一颗坚持不懈的心。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练字也是一个考验耐力的活儿,最容易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所以一定要自我约束,然后坚持地练下去,必定会在钢笔书写上大有精进。





墨腾四海


你说的这种描字是你对硬笔书法只停留在写字的阶段,并不能真正懂得什么是硬笔书法。硬笔书法,是硬笔书写的法则,它是有法则的。它包括笔画、结构、章法等很多方面,并不是随便描,随便写都叫书法的。


硬笔书法在临帖初期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描红,一种是描影。描红,就是把字帖印成红字,直接在红字上描,这种方法简单直接,对初学者很有新鲜感,所以也效果明显。另一种描影,就是把薄薄的一层纸铺在字帖上面,按字体的影子描写,但效果不如描红。


描红,对于初学者来说,好处很多。初学硬笔书法,对书法的概念很模糊,描红不仅能强化字的笔画,结构,更能在书写中定位书法的概念,只有这样书写,才叫书法,而不是练字,或者描字。描红的进行也是为以后放下描红,自己临帖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只是描红单字笔画结构,不进行章法的训练也是没有什么进步的。描红定位了书法的基础之后就要进行下一步,对古代碑帖的临摹。我们知道,古代碑帖是一切书法的源泉,如果不临古帖,就是无木之水,无根之萍,书法没有发展。


初学者经过了描红的阶段以后,如果悟性好,就可以大致对书法有了一个体验的框架,就可以尝试简短的书写一些段落,这也需要一段时期,大概和描红的时间差不多吧。悟性好这时就能对自己前一段的体验进行一个展示,但想要达到平常临帖的水平的也不多,这些也需要几年的时间。


书法家都是从小练起,想达到大家的水平是需要几十年的时间甚至更多。就看你喜不喜欢它了。


飞越黎明


兴趣是老师





顺利36162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的回答如下:

你问的这个问题因人而宜,没有普遍答案,个人悟性和天赋是很重要因素。而且我认为硬笔书法在临帖时一定要考虑到它的书写工具特点,在借鉴毛笔书法的艺术精华时,也要有所取舍。

我很少谈及硬笔书法,并不是我轻视硬笔书法,恰恰相反,而是因为我觉得真正想写好硬笔书法并不容易。

就像你在问题中所提及的日常书写和临帖不能统一的问题,这几乎是所有人的通病,这一问题就连那些当代书法大师们都无法避免。很多当代书法家,在用毛笔写字时得心应手,挥洒自如,但在用硬笔日常书写时,字迹潦草不堪,与其毛笔书法水平很不相称。这并不是这些名家大师的书法水平不行,而是他们深厚的书法功力在硬笔书写时往往展示不出来。

  • 沈鹏硬笔字

其实这也是硬笔字的书写特点所决定的。硬笔的书写工具有很多种,包括:钢笔、圆珠笔、美工笔、中性笔、铅笔、粉笔等等。硬笔书写现在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主要是强调艺术性,以模仿毛笔字的书写效果为主。另一种强调实用性,以实用书写为主。

  • 启功硬笔字

硬笔书法的艺术性,主要是通过线条与结构的变化表现出书写者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和感受,它所追求的艺术表现上的东西与毛笔书法大同小异,没有本质区别。而实用硬笔书写主要是满足实用功能,能做到易写易识即可,特点是做到书写快捷和规范。

硬笔书法因受书写工具的限制,可利用的用笔技法非常少,也较少能用线条语言展现自身特点,在艺术表现力上几乎全靠文字的结构之美来支撑,有很大的局限性。我们知道,书法艺术之美靠线条、结构、章法来体现。而硬笔书写在这方面有天然的劣势。但相比之下,硬笔书写在另一方面,也就是便捷实用性上则具有天然的优势。

我们知道,汉字从篆书演变为隶书、后又从隶书演变为楷书、行草书等书体。驱动汉字这种发展演变的原动力,就是化繁为简,方便书写和有利于实用性。所以不管毛笔书法还是硬笔书法都应力求写得自然流畅,突出一个“写”字而不是“画”字或“描”字。从这个角度来看,硬笔书法完全模仿毛笔书法未见得是正确的发展方向。

  • 全国硬笔书法大赛获奖作品

但现在很多人练硬笔书法时往往非要练出毛笔字的效果,忽视了硬笔的工具特点,这就有点本未倒置、弃简求繁了。

这个问题尤其在写硬笔楷书时最为明显,在写硬笔楷书时,很多人用控制运笔速度的方式来呈现笔画的粗细变化,力求写出毛笔字线条的质感效果,这就导致书写速度很慢,很多时候都是在“画字”,其结果就是临帖学习时和平时书写时写出来的字完全两样。根本做不到练习和书写的统一。这一方面原因是没搞清楚硬笔书写的应追求的实质是什么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有个学习方法问题。

我在青少年时期,曾经对硬笔书法很有兴趣,也用硬笔临习过一些古人的经典字帖,练习的特别认真,每个笔画都尽力的模仿帖上的用笔特点,力求写出帖上那种效果。练习也有一些收获,在某硬笔书法专业杂志举办的比赛中还获过奖。但慢慢我发现,这种练习和平时的书写完全是两回事,是完全脱节的,这种练习对平时书写带来的帮助也并不大。其根本原因就是平时书写时对速度有要求,没时间一笔一画的精雕细磨。这种精雕细磨、缓慢书写也不符合硬笔书写的特点。

所以我认为不应把硬笔书法和硬笔实用书写区分开,要找到平衡点和统一点。

  • 刘大卫硬笔书法

我觉得在练习硬笔字应更注意在结字上下功夫,把汉字的结构之美表现出来,书写美观大方,自然流畅就好。在笔画上则不必花费太多精力非得搞出什么粗细变化,去追求毛笔字的书写效果。要努力的把练习和应用结合好,要努力的做到练习时怎么写,应用时也怎么写。在练习硬笔行草书时也是这样,要把结构安排放在第一位,在书写笔画时则要尽力做到流畅自然,要表现出硬笔字不同于毛笔字的特点。

在练习硬笔字时,有一个现象很有趣,就是天赋。有人本没练习过书法,但他写的硬笔字却很不错,字形结构上安排的非常妥贴,看起来既工整又大方,有些人天生就在结构空间的把控上有天赋,虽然他写出的字也许称不上是书法,但从实用书写的角度完全可以满足需要。这种情况绝不是我顺口瞎说,而是普遍存在的。相信很多人都注意到了这种现象。但这种现象单指硬笔字,在毛笔书法上你天赋再高,不下苦功练习也不行。这种现象也从侧面说明,把硬笔字的结体掌握好就可以写出一手既美观又实用的好字。从这个角度看,以前庞中华、黎松峭、刘大卫等人的硬笔书法仍然是值得借鉴学习的榜样,而另一硬笔书法名家卢中南的字我认为只适合欣赏,不适合推广。

  • 庞中华硬笔书法

庞中华、黎松峭的硬笔书法就是注重结字的恰当安排,在笔画上则追求简单流畅,不刻意追求毛笔字的书写效果,这就提高了书写速度,实用性也更强。而卢中南的硬笔字过份模仿毛笔字的用笔特点,刻意追求笔画的粗细变化,这大大降低了硬笔书写的实用性。从练字和平时书写相统一的角度来看,无疑庞中华和黎松峭等人做得更好些。

  • 卢中南硬笔书法

所以,我认为硬笔书法在对古代毛笔书法经典的学习借鉴上,要有所取舍,吸取哪些精华要考虑到硬笔工具的特点,要化繁为简,要有助于体现出硬笔书写的优势。

练习硬笔字要多久能达到很不错的水平,这个也难以有准确答案,有人三五个月足矣,有人则需很长时间。每个人在这方面的天赋和悟性以及勤奋程度是决定因素。

回答完毕。


杉石


书写速度慢,可以练习行书,由于笔画之间有了牵丝连接和有的笔画简省,速度自然比楷书要快。

平常书写和临帖不能统一的这种状态的问题如何解决?

当临得比较像时,就可以有意识的去背帖,如果觉得枯燥,可采用组诗记忆法,就是集字写古诗内容,牢记掌握。至到能背着写出来相似为止。

如果能背临一百首七言古诗,大约有二千多字,一年时间够了。这个数量应对平常书写应该够了。

只要能背着把它们写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会转换成潜意识的用笔动作习惯。

背临和对临要结合练习,理解字帖的风格特征,对有取舍的创作自由发挥也很有帮助。

(以上硬笔书法作品为书法家王正良先生所书,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


神韵轩书法


日常书写应该创造一个自己的“硬笔书法简便笔记体”,这样问题会更完美解决。

硬笔笔记体

注重横竖简斜划,横竖楷书斜划行;

创造简便笔记体,行楷书写几分轻。

一、问题的针对解决

如果你是一位书写了一些年的书友,那么问题可能出在这里,如果不是这个问题,那么请看第二节问题综合分析。

临帖写的好看,上课时就不行——这个问题也困扰我很多年,初中练字,一段时间后就写得不错了。自己练字的时候,写的很好看,但是上课记笔记或者写作文,有时候自己就觉得写出来的字还不如班上另外几个写字也不错的同学,因为在一起一段时间关系就好了,我就开始逐步注意他们的书写习惯,他们其实并不专门练习书法,或者说他们老师以前教他们的就是“笔记体书法”,专门针对记笔记,把横、竖主笔写的很工整,而撇捺等笔法则融合行书,这样整体又工整,书写又便捷,所以我也按照这个方法,简化了我临帖时候的写法,大概半年后,我自己的“简便笔记体”就形成了,书写漂亮又轻松,是临帖书法的简化版。

二、问题的综合分析

但愿你说的问题就出在上面的原因,因为如果系统来解析所提问题,原因可能是多方面,整体而言,有如下几大原因:1练熟贴;2练行楷;3练脱贴。

1、练熟贴

临贴熟练程度不够,这个需要一段时间,形成一种肌肉记忆,这个是前提。

2、练行楷

如果练得是楷书,而不是行楷,建议再练习一下行楷或者行书,因为楷书的书写不便捷,日常使用当然吃力。

3、练脱贴

前两者都达到了,还需要脱贴,也就是任意字的组合都能随意书写,而不是只能写贴上的内容。


元生之哲


日常书写和临帖不能统一,这或许是一个普遍现象,一些大师的个人书信与他的签名盖章的作品也存在很大出入。钢笔字讲究的是实用,如果想达到可欣赏的高规格标准,可能要减缓写字速度,否则总会有一些败笔出现。但一直坚持练下去,或者达到你说的统一也并非不可能,祝你成功。


大洪山人1964


古人总结学习书法的有效方法主要有:读、摹、临、比、议、改。描字属于摹法中的一种。但你说的意思与描无关,实际是说练字不能学以致用,平时练字照着字帖临写还行,一到实用书写时,要么想写出练字的效果就无法达到正常书写要求的速度,要么想保证书写速度,就达不到期望的书写质量。这是大多数人都面临的一个难题。

那么,是不是无法解决呢?解决方法是有的,但你首先要明白书法和书写是有很大不同的,书法是艺术,是练到炉火纯青的功力展现,而书写是实用技能。你要么追求练到和字帖范字一样水平,那就要加大练字时间,至少要一两年时间才有可能写的又好又快;要么就要放低要求,以实用书写标准写字,能以正常速度写出比较好的字即可,那么只要几个月就可以。

当然,练字还是要讲方法的,方法对就会少走弯路、少花时间。我们教学中运用的比对快写控笔训练法,就可以帮学员在最短时间用最少训练量把字练好。





关老师


临写和应用书写效果不一样,这种状况很普遍。临写时候慢,用心,对字体结构把握基本到位。应用书写时候快,是不经思考的快速直接表达,笔画会有不到位及结构松散。这就是个手熟问题,据说手的肌肉也是有记忆力的,想让这记忆力顺畅、潇洒表达,就唯有举法帖为神明,逐个字精琢细研,在掌握字体重心情况下,再注意章法问题,章法处理得当,整篇字就会浑然一体感觉。熟能生巧嘛,唯熟才能巧而布局,在承接、避让、跃动中辉有腾篇。





人石峰


如果要发展到日常书写和临帖时的水平,我认为要走好5条路,一是选好适合自己的经典碑帖,取法乎上,这样才不至于走弯路。二是要有恒心,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是要学会巧学,也就是要学会分析,不能为了临而临摹。每个字帖上的字要映到自己的脑海中,脑海里成为字库。四是要多看看别人怎样写的,不能闭门造车。五是要学以致用,活学活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