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同契研究|解讀乾坤門戶章第四節

日月為期度,動靜有早晚。春夏據內體,從子到辰巳。秋冬當外用,自午訖戌亥。賞罰應春秋,昏明順寒暑。爻辭有仁義,隨時發喜怒。如是應四時,五行得其理。

參同契研究|解讀乾坤門戶章第四節

這節講一年之內的變化,稱為大周天。修道需要參考日月運行的法則,一日之內有動有靜,上半天為動,當進陽火,下半天為靜,當退陰符。上半天從子時到巳時,一陽初動轉到純陽之體,如春夏之季有刑罰之象。下半天從午時到亥時,從一陰初靜轉為純陰之體,有德賞之象。

參同契研究|解讀乾坤門戶章第四節

賞罰進退如春夏秋冬四季,有寒有暖,又如易經的爻辭,有仁有義,當依法進行,這樣五行才能運轉順暢,自然能夠結出金丹。

參同契研究|解讀乾坤門戶章第四節

至此,乾坤門戶章全部講解完畢。乾坤門戶章以天地日月的法象闡述修道的法則。而從有形的來講,人身就是一個小天地,乾為頭、坤為腹、震為足、巽為股、艮為手、兌為口、離為目、坎為耳,其他易經眾卦眾爻就代表身體各個器官,包括骨頭、毛髮等。乾為性,坤為命,日月往來其中,周遊不定。

參同契研究|解讀乾坤門戶章第四節

身體之易道非周易之易道,二者還是有區別的。身體之易一坎一離,真息往來,修道應當根據時間的變化進行調整,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不可能一個法則修到底。修道之人當了解身體之易,其運轉之法,再下手修持,否則道聽途說,漫無邊際,時光匆匆,一事無成,豈不懊悔無極?

參同契研究|解讀乾坤門戶章第四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