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将不识兵兵不识将”政策可行吗?

李煜说史


大家好,我是诗涵果果解史。

明朝的军事制度有点类似于宋!


说到明朝,总是让人又爱又恨,明朝的军事制度,同样有利有弊。盖因太祖朱元璋对于手握军权的武将太过于忌惮,于是就设立了卫所制,为以后明朝羸弱的军事力量打下了无与伦比的坚实基础!

朱元璋依靠元末的推翻元朝政权的农民起义军顺势建立了自己的势力,元朝被赶出了中原大地,原本齐心协力的诸侯开始了内战,为了夺得最终的统治地位,朱元璋和其他势力进行了一番艰苦的争斗,最终以弱势兵力击败陈友谅,奠基明朝!

但是朱元璋是腹黑主义的佼佼者,也是为数不多的屠杀有功将领的帝王!也许正是基于朱元璋本人的多疑,卫所制被确定为明朝的军事制度!


上面说了,这个制度的建立对明朝的军事力量有好处有坏处,先来了解一下卫所制的建立体系:明朝的军事机构由前后左右中五军都督府组成,每个都督府设立左右两位都督,下属都指挥使司以及基础卫所。

由题目“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政策延伸到军事机构最小的单位卫所,我们来一探究竟!

卫所的意思就是明朝的某一个城市建立一个单独的军事机构,平时大家一起训练,种田,但是到了战时,由上述所说的都指挥使司调派全省的卫所兵员,组成省一级的军事单位,再有都督府进行战场分配,将领也有都督府临时安置。战事结束,各指挥使司将属于自己的卫所兵员带回!


  1. 这样的军事制度大大减低了武将培养自己的心腹,在军队里拉帮结派,培植势力,自然也就避免了武将起义和叛变,对明王朝的皇帝稳固政权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2. 但是从另一面讲,这样的军事政策正是导致明朝军事力量衰弱的关键,优秀的将领在战场上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于部队的组成和战斗力以及后勤保障能力都必须有一个了解,以便在战场上选择更有利于自己的军事安排。卫所制的建立打破了这样的可能,将领只有在战时才可以接触到士兵,士兵同样,如此短的时间里,士兵和将领之间根本构不成了解的基础,一旦有一方不能体会另一方的作战企图,在变化多端的战场上,失败在所难免!

总结:明朝的军事制度存在着缺陷,但是不能否认这样制定对于皇室的安全有着巨大便利,历史上不乏边疆重臣起兵造反,如果处在明朝,这样一个高度维护中央集权制度的军事政策,绝对是正确的!


诗涵果果解史


这个问题要从两方面看待,若是从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地方割据是有用的,若是从军队战斗力方面则是大有害处。

一、“将不识兵,兵不识将”,有益于限制武将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这一点明朝并非是头一个这么做的,宋代是在这方面形成了较完善的制度:更戍法。

北宋政府为防止武将拥兵自重,宋太祖实行更戍法,规定军队定期更换驻地,而将帅不随军转移,朝廷临时任命戍军统兵将官。

这样的操作,造成兵不知将,将不识兵,有利于控制士兵和武将,防止武将专权造反。

但是弊端也是极为明显的,那就是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将兵隔阂,严重影响军队战斗力。

二、文官领兵

明代有个极为突出的现象,就是文官领兵。

这事也在宋朝也是有的,也是加强对军队控制,以防军队作乱的一个表现。

文官领兵或以文官限制武将权力,防止出现军政府,这个从政治发展的角度来说,是必然的趋势。

现代政治体系来,同样是这样的。

但是这个也应该具体分析。

和平时期这么做,固然问题不大,但是一旦战事打战,不熟悉军事或不精通军事的文官来带兵打战自然会有很多弊端的。

真正文武双全的人物是少见的。专业的人作专业的是,打战还是交给懂的人做去。

虽然宋明历史上文官领兵,也出现一个写杰出的人物,但是毕竟这是少数的。

削弱武将权力,防止军人干政,这是很多王朝在稳定局势都必然要采取的行动,然而这也会造成军事实力的衰落甚至是腐化,任何事情都是有代价的,这样的难题在现代依旧是各国要解决的。


微史春秋


说到这句话,一般人想到的都是宋朝,但是明朝灭亡的本质绝对与宋朝不一样,明末朝廷的整体实力事实上是远高于农民起义军和东北的满清,甚至是高于这两者之和。这也就意味着,即使明朝军队的战斗力不行,但是广袤的土地和庞大的人口,足以让大明王朝用人海战术来解决危险的局势,但事实上我们发现,明朝并没能做到这一步,对所辖领地与人民的掌控力空前的弱,这才是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窗外1225


这样就不要打仗了!


江都小颜


说到明朝,很多人就会感觉这是个很传奇的朝代,朱元璋从一个吃不饱饭的穷小子,摇身一变传奇般的登上了皇位,也正是这样的经历,导致了明朝的军事政策。


明朝的军事政策与宋朝有很大的相似之处,都是“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说白了其实就是武将更换频率比较快,这个武将在这个地当几年老大,过两年又把他调到别的地方,这就导致武将刚开始适应这里的士兵,就要走了,到了下一个军营,又刚还没适应,就再次被调走。这样的军事政策,其实跟皇帝的出身有很大关系,都是武将出身,带兵打天下打出来的,所以,皇帝深知武将的厉害,稍有不慎就会推翻自己,所以才实行这样的制度。

这样的军事制度有利有弊。好的方面是,极大的提高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皇权的统治,维护君主的权威,巩固皇位。这个在当时中央集权的封建时代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效果的。不好的方面就是,极大的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这样频繁的更换军队主官,导致士兵不适应长官,长官不适应士兵,就直接导致军队无法具有较强的战斗力。

所以,这样的军事制度,在维护中央集权的情况下,也削弱了部队的战斗力,从长远来看,这样的矛盾终究会导致国家的灭亡。


烟雨笑春风


其实这个政策是可行,然而明朝的没有今天的手机通讯,没有今天发达的无线电技术。如果不放权给将领一打仗必然指挥不灵,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在当时是不可行的但是在现在是世界各国广为采纳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