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失手足,不失良將

春秋時期,晉悼公姬周即位當年(公元前572年),興兵伐鄭,弟弟姬楊幹一向驕橫慣了。不受軍紀約束,驅戰車橫衝直撞,擾亂了晉軍的行列,主管軍法的中軍司馬魏絳便殺了給楊幹駕車的人。悼公聽訊後,氣呼呼地對中軍尉佐羊舌赤說:“魏絳不顧楊乾的面子,殺掉他的駕車人,這不等於給我臉上抹黑嗎?還有什麼恥辱可以與此相比!你一定要殺魏絳,給我出這口氣!”

寧失手足,不失良將


羊舌赤勸道:“魏絳這個人忠心不二,侍奉君主有難不避,有罪不逃,恐怕用不著我去。他就會主動來向你解釋的。”

羊舌赤話剛說完,魏絳就已來到姬周的帳前。他把奏章交給有關官員後,便要拔劍自刎,幸虧眾將士從旁止住了他。姬周打開奏章,只見上面寫道:

君不以臣不肖,使承中軍司馬之職。臣聞:“三軍之命,繫於元帥,元帥之權,在乎命令。”有令不遵,有命不用,此河曲之所以無功,邲城之所以致敗也。臣戮不用命者,已盡司馬司馬之職。臣自知上觸介弟,罪當萬死!請伏劍於君側,以明君侯親親之誼。

寧失手足,不失良將


悼公看罷,恍然大悟,連鞋都來不及穿,光著腳跑出帳外,唯恐魏絳已自殺。待見到魏絳時,連忙道歉到:“我向羊舌赤說那番話,是出自手足之情;你誅殺楊乾的手下,是以軍法行事。楊幹是我的兄弟,我卻不能教育他,使他觸犯軍法,這是我過錯。這事不能怪罪你,請你快回軍營繼續履行自己的職責吧!”魏絳叩謝不殺之恩。眾將士無不稱頌姬周知過即改的胸襟。

寧失手足,不失良將


姬週迴到行營,大罵他那個不爭氣的弟弟:“你這個混蟲!不知軍法。險些讓我背上錯殺愛將的惡名!”罵完後仍不解氣,又讓人把楊幹押往宗族教師那裡學禮三月之後,方許相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