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失手足,不失良将

春秋时期,晋悼公姬周即位当年(公元前572年),兴兵伐郑,弟弟姬杨干一向骄横惯了。不受军纪约束,驱战车横冲直撞,扰乱了晋军的行列,主管军法的中军司马魏绛便杀了给杨干驾车的人。悼公听讯后,气呼呼地对中军尉佐羊舌赤说:“魏绛不顾杨干的面子,杀掉他的驾车人,这不等于给我脸上抹黑吗?还有什么耻辱可以与此相比!你一定要杀魏绛,给我出这口气!”

宁失手足,不失良将


羊舌赤劝道:“魏绛这个人忠心不二,侍奉君主有难不避,有罪不逃,恐怕用不着我去。他就会主动来向你解释的。”

羊舌赤话刚说完,魏绛就已来到姬周的帐前。他把奏章交给有关官员后,便要拔剑自刎,幸亏众将士从旁止住了他。姬周打开奏章,只见上面写道:

君不以臣不肖,使承中军司马之职。臣闻:“三军之命,系于元帅,元帅之权,在乎命令。”有令不遵,有命不用,此河曲之所以无功,邲城之所以致败也。臣戮不用命者,已尽司马司马之职。臣自知上触介弟,罪当万死!请伏剑于君侧,以明君侯亲亲之谊。

宁失手足,不失良将


悼公看罢,恍然大悟,连鞋都来不及穿,光着脚跑出帐外,唯恐魏绛已自杀。待见到魏绛时,连忙道歉到:“我向羊舌赤说那番话,是出自手足之情;你诛杀杨干的手下,是以军法行事。杨干是我的兄弟,我却不能教育他,使他触犯军法,这是我过错。这事不能怪罪你,请你快回军营继续履行自己的职责吧!”魏绛叩谢不杀之恩。众将士无不称颂姬周知过即改的胸襟。

宁失手足,不失良将


姬周回到行营,大骂他那个不争气的弟弟:“你这个混虫!不知军法。险些让我背上错杀爱将的恶名!”骂完后仍不解气,又让人把杨干押往宗族教师那里学礼三月之后,方许相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