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根据幼儿喜好的玩具来判断性格?

九丝雨


根据幼儿喜好的玩具来判断性格, 有一定的道理, 但并不绝对.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性格是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是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特征. 既然是这样, 孩子在选择玩具时, 会受到个性特征的支配, 但是有的时候也会受环境的影响, 比如说最近很流行佩琦小猪或者大黄蜂之类的玩具, 孩子跟风也会喜欢这类玩具, 所以从孩子选择玩具的喜好可以大致判断孩子的性格, 但并不能说这就是孩子的性格, 凡事都有相对性.

那么怎么根据孩子喜好的玩具来判断孩子的性格呢?

如果孩子喜欢静态的玩具, 或者说在他们的玩具中静态的玩具占多数, 比如说: 拼图、搭积木、橡皮泥、涂鸦板之类的玩具. 根据孩子的这种玩具特征, 可以大致判断孩子属于安静型性格, 从气质类型上偏抑郁质特征.

如果孩子喜欢动态的玩具, 他们的玩具中这类型的占多数, 比如: 会打出子弹的机关枪玩具、会打炮的坦克车, 会越障碍的小汽车等等. 并且孩子喜欢很有创意地拿这类玩具与别的孩子比赛打着玩, 这类孩子基本可以判断属于胆汁质性格类型.

如果孩子喜欢需要专注力才能玩好的专注类型的玩具, 比如:飞标、打弹珠、套圈等玩具. 别人怎么干扰都不会放弃, 一直玩到自己满意为止, 坚持性持久,这类孩子基本属于粘液质性格特征.

如果孩子喜欢大家一起玩的玩具, 不喜欢自己独自玩玩具, 并且很喜欢具有表演性质的玩具或道具, 比如: 小话筒玩具、儿童电子琴、以及能打击出声的玩具, 还有能一起玩耍的小皮球、跳跳球等玩具, 而且在玩耍中总能够当头儿, 这类孩子的性格特征偏多血质.

以上的这些方法能大致判断孩子的性格特征, 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玩玩具时的表现挖掘孩子的潜力并加以引导和培养, 比如孩子是安静型性格特征, 那么就要着重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尽量发挥孩子的长处.

最后给父母一个温馨提示: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 兴趣爱好也会受环境的影响, 父母不能根据孩子某一阶段喜好的玩具来判断孩子的性格特征, 要拉长观察孩子喜好玩具的行为, 如果这个喜好稳定且持久, 这时判断出的孩子性格特征比较靠谱.


父母心理育儿


性格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词汇,每个人之间的性格都是不同的,通过玩具进行性格判断,稍微片面了一些。在我看来与其说通过玩具判断性格,不如说通过玩具看出孩子的兴趣取向。


纵观古今,古代女人讲究琴棋书画,男人则是武刀弄枪,现在女孩子喜欢洋娃娃一类的毛茸茸的玩具,而男孩子则喜欢汽车、玩具手枪一类的玩具,这也可以表现出性格差异,女孩子比较内向沉稳,而男孩子则是活泼好动的性格特征,这是一个大方向的性格区分。

我们这边有这样一个习俗,当孩子过第一个生日的时候,家里人会给孩子准备笔、算盘、馒头、钱等一类的东西,让孩子自己去抓,寓意就是抓到什么就是孩子喜欢什么,比如抓到了算盘,就说明孩子以后可能朝着会计、白领的方向发展。其实我们都知道这只是一个习俗,给孩子过生日的一个环节,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性格与生俱来,后天可以改变。

心理遗传学认为,孩子的性格一半来自遗传,这包括直系亲属的DNA遗传以及血型遗传;一半则来自后天发展。从这可以看出,每个孩子的性格有50%是遗传得来的,经常听到有人说,孩子随我,要不怎么能是我的儿子呢!恰恰也证实这这一点,孩子的性格跟自己父母的性格是比较相似的。而后天的生活、工作、环境也会改变孩子的性格。

玩玩具能看出一个孩子的兴趣爱好

小飞家的俩孩子都是女孩,木木喜欢涂油彩画,果果就喜欢玩蹦床,从这两点来看,很多人应该都认为木木的性格应该比较沉稳,而果果性格比较活泼,而事实恰恰相反,这并不能说明根据喜好的玩具来看性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部分孩子都会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类型,而不是由于我外向好动的性格就不可以喜欢这种类似涂彩的类比较安静的玩具了。


每一个孩子家里的玩具几乎都装满几个箱子了,买回来时候的热血澎湃,几小时后的随手一扔,这就是孩子时期的特点,喜欢的快,忘记的也快。当孩子走进玩具店,街边的地摊玩具,可以说是恨不得把所有的玩具都搬回家,好奇心是孩子期的一个成长特点,父母一定要把好关,对孩子有益的买,无益的坚决不要去满足孩子。


初心育儿指南


性格是个很大的概念,塑造性格的因素也很多,单纯根据幼儿玩玩具来判断性格不靠谱。

性格的心理学释义

性格的心理学释义为人在对现实现象的态度以及对此做出的相应的行为表现方式的综合体现。

心理学家测试孩子的性格也是从多方面来进行的,比如独处时、与他人相处时、在集体中的表现、对待陌生人及家人的态度等等。

单纯根据幼儿玩玩具来判断性格就好比刚满周岁的婴儿“抓周”

中国传统风俗,现是东亚国家一种小孩周岁时的预卜婴儿前途的习俗。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思想文化水平提高的人们已不再相信抓周预测未来之说,而今抓周活动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取乐逗趣的游戏,以助孩子周岁欢乐之兴,对小孩志趣爱好和未来职业的关注,则是通过科学方法进行务实细致的教育培养。(摘自百度百科)

杨树己


孩子对玩具爱不释手,偏爱哪类玩具、怎样玩耍,都能反映出孩子的心理状态,与孩子的性格发展有一定的关系。儿童的天性是玩。通过玩,孩子们感触现实、认识世界,增长才智;而玩的时候是不能缺少玩具的。不同年龄的儿童心理发展水平不一,选择玩具及玩法自然不同。

比如:婴儿眼睛喜爱追逐色彩鲜亮的物品,手中摇动能发出响声的玩具。1岁的孩子不仅看,还要动手去拿,那是想亲自感觉一下物品,体会物品的质地、温度。2~3岁时开始对能活动的玩具感兴趣,似懂非懂之间什么都要摸摸。3岁以后的孩子更是喜欢自己动手摆弄玩具,摆弄甚至拆毁东西是因为他太好奇了。“这是怎么回事儿?我一定要弄明白。”于是,便出现了在大人看来的“破坏”行为。

喜欢怀抱绒毛类玩具的孩子,有可能是一些感情丰富、细腻、依恋、温情的人。绒毛玩具常常是各种可爱的小动物,即可当做玩具,也可以视为伙伴;可以哄着它玩,也可以用它来发泄情绪,能满足孩子不同时刻的感情需要。另外,绒毛玩具特有的柔软质地,对性格孤独、胆怯,渴望关怀的孩子有安慰、稳定情绪的作用。

喜欢拼装玩具的孩子,通常好奇心强,容易被吸引,注意力保持较久,做事比较有耐性。拼装玩具需要孩子脑、手、眼配合,锻炼其动手能力和协调能力。塑料拼装玩具的色彩漂亮、反复拆装且较安全,是幼儿的必选玩具。3岁以内的儿童随搭配,到4~5岁时就可以要求他们根据图型安装成一个“命名”的物品,也可以鼓励他们发明创造“自编”图形。

有的孩子喜欢运动性玩具,比如说:球、车、枪、剑、棍、棒等物。这些孩子从小好动,经常做出踢、跑、跳等动作,被家长认为“不安稳”。他们通常精力充沛、胆量较大,对内心的情绪不加掩饰,动作就是他们的“言语”,是一种表达方式。这样的孩子喜欢简单的玩具,他的快乐源于活动本身,玩具在其中只是一个“饰物”。

还有的孩子喜欢电动玩具,一按电钮开关,玩具就可以让他们开心一刻,但这类玩具的缺憾是只能看到“表面热闹”,无法探知其内部秘密。也有的家长因为电动玩具价钱最贵易损坏,就只让孩子看着家长操作,而不让他亲手触摸。这样做的结果是只搏得孩子一乐,他对玩具的兴趣不会维持太久,更不要说培养探索精神了。

这里推荐一个适合3岁及以上孩子都非常喜欢用的识字软件猫小帅学汉字,家里或者身边有适龄儿童的可以去下载一个试试看哦,猫小帅学汉字APP里面有着非常丰富的童话故事,还有许多有趣的冒险任务,孩子们可以和猫小帅一起学习汉字,一起了解汉字中的故事,孩子游戏中在不知不觉中对汉字产生兴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