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你们在前方,真好


有你们在前方,真好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爱佑定点合作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哈医大一院”)共派出2批205名医务人员前往武汉,与全国医务工作者在一起,与武汉人民在一起,向疫情发起决胜之战。

1 月 27 日 ,哈医大一院首批支援武汉抗疫医疗队集结完毕,45名医护人员正式出发,支援武汉协和西院。

有你们在前方,真好

2月13日,哈医大一院第二批支援武汉抗疫医疗队160名队员再次出征武汉,以整建制接管武汉市第一医院重症病区。

有你们在前方,真好

2月13日晚,两批援鄂抗疫医疗队会师武汉。至此,哈医大一院援鄂医疗队全面吹响与新冠病毒决战的号角。作为爱佑新冠抗疫“天使加油站”计划致敬对象,这205名一线抗疫人员用自己的专业和坚守,一次又一次从病毒手中挽回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有你们在前方,真好

有你们在前方,真好

杨威是哈医大一院医学检验科的主管护师,组建援鄂医疗队的第一时间,来自湖北赤壁的他就主动请缨:“我是湖北人,保卫家乡,我要冲到最前方!”

有你们在前方,真好

他曾作为援藏医疗队队员,努力克服高原反应,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康马县一呆就是两年。为了更好地为当地牧民提供诊疗服务,他经常加班加点工作到凌晨。去年,杨威圆满完成援藏任务,返回哈尔滨和家人团聚。

今年的除夕夜,杨威一直与同为医生的妻子奋战在一线。大年初二,听说医院组建赴湖北医疗队,杨威便主动请缨:“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能够冲锋在一线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更何况这次是为了家乡,我必定义无反顾!”

有你们在前方,真好

哈医大一院第二批支援武汉医疗队以整建制接管了武汉市第一医院两个重症病区,为避免交叉感染,这里的患者都没有家人陪护,心情普遍焦虑。所以除了诊疗服务之外,医护人员还要格外关注病人的心理状况。

病区有一位90多岁的老人,得知医院供应的三餐并非易于消化的流食,病区医生宋涛积极与院方沟通,帮老人“私人订制”了流食,解决了阿姨的后顾之忧。

有你们在前方,真好

吃饭问题解决了,老人的心理状态也越来越好,老人亲切地对宋涛说:“谢谢你小伙子,我一定会好的,这样你们也能早点回家,去陪你们的父母亲。”

有你们在前方,真好

一天,来自哈医大一院急诊外科的王辉正在护理一位确诊的老奶奶,当她带着体温枪准备为老奶奶测体温的时候,老奶奶突然剧烈地咳嗽起来,王辉赶紧上前去拍她的背,她却立刻推开王辉,挥手示意让王辉走开。

后来王辉再过去,老奶奶解释着说“我怕传染你啊姑娘,你千万别介意。”穿着防护服的王辉忍不住红了眼眶,隔着雾蒙蒙的护目镜,她看着老奶奶说“没关系的奶奶,我的防护措施做得很足呢,您别担心。”

有你们在前方,真好

老奶奶跟王辉说“你们比我的孩子们对我还要好,我都不知道怎么报答了。”过去一个多月,王辉听到过很多这样的温暖话语,虽然工作忙碌辛苦,但她心底始终被暖流包围,“我一定要尽自己所能,为她们带去最最优质的护理服务。”

有你们在前方,真好

呼吸监护病房副主任于世寰已经在哈医大一院工作28年,有过多次疫区救灾经验的他,被医院选为支援武汉应急医疗队医疗组组长,临时党支部书记。

汶川地震中,他作为黑龙江省第二批去汶川地震灾区的医生,曾在映秀镇救援20天;2014年作为黑龙江省援疆队伍中的医疗专家,于世寰在新疆阿勒泰地区援疆18个月;2015年,于世寰响应国家卫生部号召,帮扶林甸县医院6个月。

有你们在前方,真好

这一次,于世寰再一次挺身而出,前往抗击疫情的最前线。他没有告诉家里已经年过九旬的老母亲,只是嘱咐妻子照顾好母亲和孩子,便义无反顾的投身到支援武汉抗疫的工作中。“医生的使命,就是在这种时刻向前冲。”

疫情期间,全国各地4.2万多名医务人员千里驰援湖北,和当地的医务工作者一起,在最前线为我们建立起一道钢铁防护线。这一次,白衣天使们在前线为我们守护世界,那我们就在后方守护他们。

点击“扩展链接”,加入“天使加油站”计划,和我们一起守护白衣天使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