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行业的朋友都觉得新开工的大中型工地越来越少,工程行业什么样的人会最先淘汰出局?

大试界


1.我在中铁和中建都呆过,作为一名土木工程专业的职工,也见识了不少大型项目,也有中型小型项目,总体来说作为基建狂魔的中国来说,不管大小项目都是利国利民的。

2.就拿我国的高铁来说,08年第一条高铁通车以后,短短十年功夫,铁路网已经遍地开花,内地已经基本达到了饱和的效果,这两年主要是西部大开发,那里地址复杂,施工建设条件也艰苦,技术也很复杂,今年就有好多大型项目落地西北。中原地区基本做高铁已经可以去你想要去的每个地方了。

3.如今国企每年接到的项目相比之前确实是少了,老一代的职工大多也开始退休,现在企业注入的基本都是新鲜的血液,大部分八零九零后都进去了工作一线,基建的机械化应用也大大减少了用人数量,所以用人会越来越少,需要的也是技术性人才。

4.这两年国企内部也有整顿,对于那些吃空饷的人员也进行的清退,国家管理也越来越严格,尤其是社保联网,限制一些人的胡作非为,但以后工程行业肯定会越来越正规,毕竟带动了很大一部分劳动力,没有技术的人早晚会被淘汰。





背着影子寻找路


不敢往长远了说,就说后十年发展趋势,我作为一名国企职工,在建筑行业内摸爬滚打十几年了,给我的感觉就是只有不断的学习进步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有些人就喜欢说考证的是不会干工作的,工地上干的都是没时间考证的,就拿目前的土建工程来说,工地那点活需要多少技术,就是初中毕业跟几年都可以了吧。但是这个行业里面的先进知识和经验岂是那些不学习的人能了解到的。

我们集团公司去年组建了装配式生产公司,在浙江一带参观了先进的生产线以后,第一个直观感觉就是低级劳动力以后要真的消失,不是危言耸听,现场钢筋加工的这部分人是最先失业的,因为工厂里面楼板、柱、梁都可以在工场加工。楼内的柱子都是以钢管束代替,节约了大量的人力成本,而这些东西都在工厂里面全是一条龙成型,运到现场后需要个技术人员和焊工全部搞定。

现在的技术员基本在不学先进的技术也会很快失业的,例如BIM技术,不出10年都会席卷而来。总的一句话,学习学习再学习,奉献给各位工程人。


九尾狐的逍遥


这其中有好几方面原因,其一央企的侵蚀,一二线城市我们不谈,就说三四线城市,城市里走一圈看到的大基建上面都挂着大大的中国建筑,中国中铁,虽然这其中有很多是房产公司带过来的,三四线城市本地项目就这么多,被他们一进入,本地企业能接的活就越来越少了。

其二政府推行 ppp,政府为了加快本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直接打包基础设施(公路、道路、轨道交通、桥梁等)和公用事业工程(学校、医院等),原本一部分的工程是可以在本地公共交易中心发布公开招投标,地方上的企业也可以参与招标,但是政府直接捆绑为 ppp之后,少则几个亿,大则几十亿的项目也只有那些央企国企才能实施。本地中小型企业根本没法参与。



其三垫资,切实感受现在的钱是一年比一年难拿,不管是房产项目还是企业厂房建设的。竣工付百分之三四十的项目比比皆是!中小型企业接了这样的活之后万一项目垮了,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所以很多中小型企业不敢轻易的去接垫资大的项目。

虽然三点说的其实都跟钱有关,但是最先淘汰的并不是没钱接不到活的,而且在建筑市场不规范经营的,经常围标串标,低于成本的去中标。既不规范施工节约成本偷工接料,只要是资金链一段或者发生一起事故,企业直接死亡。

我是土木匠人,谢谢阅读,个人观点如有不对,敬请指正!


土木匠人


本人学习的道桥,中专毕业于1991年,那个时候正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阶段,工程很多,然后到了2001年,参与者沈大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做为一名监理参与工作。

那都是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的阶段,因此过程中工程很多,造成工民建,道桥乃至后来房建专业吸引了大量人学习,为什么呢?基本上都是为了工作。

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阶段,也是有度的限制的,现在基础设施基本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或者说阶段性建设已经完成,现在需要的更偏向于维修,养护。于是大量的工程单位基本受到僧多粥少的影响,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普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活了!

这是社会发展的进步,也是人们选择工作岗位出的问题造成的。与其他无关,这是一个思想问题,几乎任何不知道变通的人都会出的问题,那么如何变通呢?

这是方法问题,国家早已经改变了这个社会,其一,改变了货币支付路径。其二,改变了原有销售模式。人们只需要跟随大势所趋就行了。

至于什么样的工程人会先被淘汰?相信一定是不肯改变自己,幻想着还会回到原来生活的人,也许个人认为是在坚持,其实就是不知道变通。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当然会被淘汰。


布衣侯15


原来工地上放眼望去,全是人,工程行业也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往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BIM,AR,Auto发展,对项目管理的提升有质的飞跃。

但同时,工程项目利润也越来越透明化,人工成本逐年上升,所以宁可花几十万,几百万买套机械设备,都不会用人力…无需几十年,基建行业将没落,被自动智能的机器所取代……


仙人掌6647764


现在建筑行业竞争激烈,价格透明,恶性竞争,人工费上涨,市场达到白热化状态,不干饿死,干了亏死。开发商,监理,施工单位,劳务单位,材料供应商面临很大压力。都在尝试压缩成本,或优化工艺,改善管理等等。按目前趋势来看,很多公司都在尝试引进日本工厂集中生产,现场组装的装配式,或者引进BIM对整个开发工程再改造,都在寻求突破。中国建筑发展时间短,取得的成就大,以前的老工程人对新工艺工法势必跟不上发展的速度,首先淘汰的就是故步自封,不与时俱进,不思进取的人。




8474415007361


1、我在房屋建筑、市政、水利水电、公路专业项目上从事过管理工作,作为一名工程专业的职工,也见识了不少大型项目,也有中型小型项目,总体来说,不管大小项目都是利国利民的,只是部分项目存在重复建设,这个与领导的决策行、前瞻性有关,但是最主要的还是为了城市发展,为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出发。所以整个建筑行业目前还是有市场的。

2、如今建筑企业每年接到的项目相比之前确实是少了,老一代的职工大多也开始退休,现在企业注入的基本都是新鲜的血液,大部分八零九零后都进去了工作一线,基建的机械化应用也大大减少了用人数量,所以用人会越来越少,需要的也是技术性人才。这两年国家也有整顿,对于那些吃空饷、挂靠人员也进行的清退并注销注册证书,国家管理也越来越严格,尤其是社保联网,限制一些人的胡作非为,但以后工程行业肯定会越来越正规,毕竟带动了很大一部分劳动力,没有技术的人早晚会被淘汰。

如果想长期从事建筑这个行业,建议多学习专业知识,多考取相关行业证书,为今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建筑斌哥


现在的工程项目减少了,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受我国这些年房地产市场调控,以及整体经济运行规律的影响,这是不争的事实。再加之建筑施工企业的运营成本是在提高的,原因是:人工费的成本上涨,管理费的成本也在上涨,这样,就使本已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更加雪上加霜。为了生存,势必就会淘汰一些施工企业及从业人员。根据适者生存的原则,什么样的人会最先淘汰掉呢?

1. 不能承受高强度工作的人

施工企业为减员增效,为了向管理要效益,就会强化管理制度、岗位职责、管理流程,这样就会加大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建筑业的工作本就辛苦,加班加点自不用说,工作环境、工作条件都不好,这点对于新入行的大学生,没有很充分的心理准备的人,尤为不利。

2. 不适应新要求的老员工

现在的施工企业的管理要求、管理标准都较以前大大地提高了,对于文化水平不高的老员工,比如老的材料员、安全员,他们有的连电脑、应用软件等都不能正常使用,空有一套原来的经验,跟不上新的工作信息化、数据化的要求,这里难免有些要被淘汰。

3. 技能单一的人

原来的国企或大型企业,管理工作的分工还是很细的,使一部分人只会很窄的一个领域的技能,比如:统计员、劳资员这样的岗位,或是原来纯行政事务性的工作,没有专业知识的,如果在这些人没有再增加其他的技能的话,就可能被专业人员兼职所替代。

4. 人际关系不好的人

现在的管理团队要求精练、团结,有个别不合群的人,即使有技术、有能力,能独挡一面,但是处理不好在集体中的关系,融入不到集体中去,也会在团队的组合中被排挤出局。


老炮工程师


现在工程行业新开工的大型项目相比前几年的确是少多了。前些年我们国家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尽快完善,所以有好多大型的工程项目。但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工程建设的项目陆续完工。基建工程的需求也在慢慢的减少。目前工程行业正处在僧多肉少的局面。

这种情况下事必会淘汰一些规模小,资质低的基建队伍。

由于目前工程建设人员较多,且良莠不齐,在洗牌和变革的年代,那些软件和硬件都不太完善的中、小型建设队伍会被陆续淘汰出局。



山间杨柳枝


来呼市,机场、地铁、高架、高速、。。。。。。。。。。西部大伤城,让你建个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