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為你我付出了全部,可你卻一無所知”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為你我付出了全部,可你卻一無所知”

一直都以為愛情是兩個人的事,就像有一首歌《愛是你我》裡面唱的:“愛是你我,用心交織的生活,愛是你和我,在患難之中不變的承諾……”以為兩個人的相知相愛,攜手白頭,才是愛,一個人一廂情願的愛,只是無奈的單相思罷了。

但《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裡,一個我們連名字都不知道的女子那短暫的一生的愛讓我明白,愛人不是自己的,但愛卻是自己的,愛應該來自我們內心,來自我們的靈魂。

這封陌生女人的來信語言美得像詩,我想要是把一些句子摘抄下來寫成一封情書,那收到這封情書的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都會感動。“我心裡唯一的願望,就只是想看你一眼,只想和你見一次面,只想遠遠的用我的目光摟抱你的臉 !”

這是一個多麼容易滿足的願望,“用我的目光摟抱你的臉”,我們可以想象得到,當這個女人注視著自己的愛人時,是帶著一種怎樣溫柔的目光,如果可以用比喻來描述,我想那應該像一個甜美的夜晚灑落在庭院裡的月光,輕盈並且安靜。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為你我付出了全部,可你卻一無所知”

可是當這個女子費盡千辛萬苦才能以這樣的目光注視她心愛的男人的時候,這個男人始終都沒有認出她來,始終都沒能發現她的愛。她要離開維也納之前,想見他最後一面,於是她在門廊裡忍受寒冷,等了一整夜,好不容易等到他回來時,卻發現他是帶著一個女人一起回來的;三年後,她終於回到維也納,每晚都站在他的房前看著他的時候,他沒有注意到她,沒有認出她來;即便是後來“在劇院裡,在音樂會上,在普拉特爾,在馬路上”,他看她的目光依然是那麼的陌生。

看到他們多少次擦肩而過的場景,我想起席慕蓉的詩《一棵開花的樹》:“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為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讓我們結一段塵緣/佛於是把我化做一棵樹/長在你必經的路旁/陽光下/慎重地開滿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當你走近/請你細聽/那顫抖的葉/是我等待的熱情/而當你終於無視地走過/在你身後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為你我付出了全部,可你卻一無所知”

那個女人就是那棵開花的樹,孤獨地等待,可是等到心都凋零的時候,也許那個男人都沒能想起她的臉來。這麼痛苦卻沒有結果的等待,白白荒廢了自己的一生。我們都不明白這個負心的男人有什麼值得這個女人愛得死心塌地,明知痛苦,卻依然奮不顧身,就像飛蛾撲向火。

我們大多數人都只是為了自己而去愛,而這個“陌生的女人”卻是為了愛而去愛。不是嗎?我們的愛在很多時候也是有理由的,就像很多時候我們會聽見戀愛中的情侶一方問另一方:“親愛的,你為什麼愛我?”對方可能回答:“因為你美麗大方”“因為你溫柔善良”,可是如果對方不是美麗大方的,不是溫柔善良的,那你還會愛他(她)嗎?答案不得而知,可能愛也可能不愛。我們都知道這樣的問題最好的答案只會是:“不為什麼,只因為愛。”就像那個“陌生女人”說得那麼純粹:“我愛你就是愛你這個樣子——感情熱烈而生性健忘,一往情深卻愛不專一。我就愛你是這麼個人,只愛你是這麼個人。”

對,只愛你是這麼個人,如果我愛你一定要與你扯上關係的話,也是因為只愛你是這麼個人,和你的優點缺點是沒有關係的,也不管你會對我好還是對我壞,這份愛已經由我心底而生,不能為我所左右,那我能做的,就只有為了這份愛認真去愛你。就像歌德在那首詩《我愛你,與你無關》裡說的:“它只屬於我的心/只要你幸福/我的悲傷/你不需要管。”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為你我付出了全部,可你卻一無所知”


可是如果我們過多地討論為了什麼去愛,那不是失去了意義了嗎?愛了就愛了,重要的不是為什麼會愛,而是該怎麼去愛。


看到這個女人是怎麼去愛的,我們真的會跟著她感到幸福。她說:“啊,我幹了多少傻事啊!我親吻你的手摸過的門把,我偷了一個你進門之前扔掉的雪茄煙頭,這個菸頭我視若聖物,因為你的嘴唇接觸過它。”情竇初開的女孩只能以這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愛慕之情,愛,卻無以言表。只能通過這樣的傻事來讓她的愛與他靠得近一點,再近一點。我終於明白羅曼·羅蘭為什麼稱茨威格是一個“心靈的獵者”,對於這個稱號,我恨不得舉起雙手來贊同。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為你我付出了全部,可你卻一無所知”

在離開維也納的前一晚,她想見她最後一面,她說“我穿著單薄的衣裳躺在冰冷的使人渾身作疼的硬地板上,我沒拿毯子,我不想讓自己暖和,惟恐一暖和就會睡著,聽不見你的腳步聲。”只為了見心愛的人一面,甚至她都還沒想好見面時的對白,她就願意經受寒冷苦苦等待,想到寒冷的冬夜躺在硬地板上睜著眼睛等待的這個女孩,我們為她心疼,我們都祈禱著她等待的那個人快些到來。她躺得“渾身都疼”、“兩腿抽筋”、“兩臂直抖”,可是隻要能看到心愛的人一眼,身體上雖然承受著痛苦,心裡卻充滿期待與喜悅。


有一句有名的詩句說:“你愛,或者不愛我,愛就在那裡,不增不減。”來自我們內心深處的愛正是這樣,不需要理由,不需要回報,更不會因愛生怨。如果要說應該怎麼樣怎麼樣去愛,未免太絕對,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愛的方式。但是我想無論能不能在一起,會不會被愛,能認真地去愛的過程都應該是幸福的吧。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為你我付出了全部,可你卻一無所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