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孩子和城市孩子獲取教育資源的短板,會因為科技教育縮小差距嗎?

坐井觀


農村孩子和城市孩子獲取教育資源的短板,因科技教育縮小的差距不大。

1.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如果一部手機、一臺電腦就能解決教育教學問題,事情就簡單了。目前,有些農村中心小學有電腦室,但因為電費高、電腦維修費高、師資力量薄弱,電腦室閒置現象較嚴重。村小沒電腦室。農村孩子家裡有電腦有網絡的不多,手機用流量貴,家長有手機的也比較少給小孩用。農村孩子從網上獲取教育資源仍有諸多障礙。

2.農村孩子對獲取的教育資源利用率不高。

現在國家統一推出名校名師優質課,各地方政府、各學校,一線老師入戶,確保每個農村孩子能通過電視、電腦、手機進行線上學習。那麼通過國家網絡教育雲平臺上清華附小的老師給農村孩子講新課,孩子們的成績是不是就突飛猛進了呢?事實上,線上教學代替不了線下教學。線上教學只能是線下教學的補充。畢竟農村孩子對網上優質資源消化吸收的效率有待提高。

3.有些教育資源無法因科技教育而獲取。

父母的文化素質、機構的培訓、社會實踐活動、線下優質師資力量、紙質教輔資料。

父母文化素質偏低,對孩子的引導、督促不力,就可能讓線上學習變成線上遊戲。沒有錢,農村孩子在城市孩子進機構、參觀科技館、博物館、遊學時,只能虛度光陰。線上老師再好,缺乏師生互動,不如線下優質老師好。農村學校很難留住人才,雖然老師都很敬業愛崗。洛陽紙貴,城市孩子刷的題比農村孩子多。

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寒門出狀元,更多的是靠孩子自己。外界力量只是幫助孩子排除萬難,減少學習征途中的障礙。更多的教育資源向農村傾斜,是農村孩子的福音。


小語隨談


用我的真實經歷來回答你的問題。我是一名90後,現在研究生在讀,出身農家(祖國中部),小學和中學都是在鄉下的學校,高中在縣城,大學和研究生進入了大城市。十幾年的求學路讓我對城鄉的教育問題體會的非常深刻,非常透徹;希望我的回答能給你的選擇提供參考,不足之處還望指正!

第一,從教師的教學水平來講。

我上小學那會兒(90年代末),鄉下教育比較落後,沒有幼兒園學前班什麼的,那時根本就沒聽說過這個事情。記得姐姐上小學二年級的時候開學的時候直接領著我到學校報了名,開始了小學一年級的學習,當然我的求學生涯自此出發。。。我所在小學是當時中國農村典型的村辦學校,名字一般是“某某村小學”,整個小學一共五個教室,五個年級(從小學一年級到小學五年級),五年級畢業直接就可以上中學了(不需要考試,是不是很輕鬆)。老師總共有12個,從數量上就可以看出來這些老師是需要串著年級教學的(有的老師同時負責幾個年級的教學),老師的學歷根本是沒有的,我們那會兒稱這些沒有學歷的老師“黑民辦”,也就是黑戶的老師,國家不認可,一般都是村裡推薦文化水平高的人來教學。在這些老師的教育下,我度過了快樂的五年童年生活,說實話那會的學習壓力真的很小,現在的孩子們壓力山大啊。現在看來,那時鄉下老師的教學水平與大城市的相比一個天上一個地上(沒有貶低老師的意思,很感恩老師們)。上了中學之後,老師漸漸地多起來了,教學秩序也比之前正規了,但是依舊有一個問題:絕大多數老師的學歷依然非常低,那會兒中專在我所在的中學已經算高學歷了。不少老師還是之前提到的“黑民辦”。高中的時候,教我們的老師學歷又上了一個臺階,大專學歷逐漸多起來,但是本科學歷依舊是鳳毛麟角;大學階段就不用說了,都是高學歷人才。上了大學之後在和同學的聊天中,同時結合自身的切身體會,對教育的核心----師資力量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體會。老師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孩子的學習效果,學習的效率,對知識的吸收和轉化,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輟學率。水平高的老師能把枯燥難懂的課本知識講的活靈活現,生動,用通俗化的語言來轉譯課本知識,孩子更容易接受,更容易學以致用。學習效率也高。俗話說的好:“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做舟”,學習本來就是一個需要毅力,需要恆心,需要吃苦的差事,當孩子學習效率高就會激發其學習的積極性,越學越愛學,這種不斷地正激勵的反饋會形成良性循環。我記得我上學那會兒,每年都會有許多學生輟學回家務農或者是外出打工,學習效果差,不見成績成為孩子和家長輟學的重要原因。在高中之前,很多孩子還處於懵懂時期,不知道學習的重要性,不知學習對人生的意義,即使家長苦口婆心的教導,因為孩子沒經歷過低學歷父輩生活的艱辛,很難深刻體會。此時的老師就成為孩子的一個領路人,而這個領路人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了孩子能走多遠,能走多快!!!但是現實的狀況是,高學歷的師範類畢業生幾乎不會考慮去農村教書(免費師範生除外),農村的生活環境和生活質量對在大城市讀大學的畢業生而言沒有一點吸引力,結果是,農村和城市的教師資源差距越來越大。雖然現階段我國從政策層面鼓勵大學生到基層一線到鄉村任教,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政策效果甚微。

備註:越是高水平的人越能把晦澀難懂的知識通俗的表達出來,因為他已經透徹理解了書本知識背後的原理;而低水平的人自己對書本知識都一知半解,怎麼能高效的把知識教授給孩子們呢,那麼只能照著課本生硬的重複裡面的內容。我上了大學和研究生之後,發現高水平的教授講起課來,根本不用看課本,聽他(她)講課很生動有趣,一點不枯燥,因為他(她)能把課本知識轉化成自己的語言,非常直白的講出來。

至於科技在教育的應用是否會縮小師資水平的差距,我認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縮小,但作用有限,這主要從兩個方面來分析:1、現階段科技在教育領域的普及主要是優質教學課件、教學視頻、學習資料和教學理念的共享,但是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還是主要依靠實實在在現場教學的老師來轉化這些在線教育資源,因此,老師水平的高低依然是一個其主要作用的因素。第二,現階段教育科技的應用還處於起步階段,真正惠及廣大農村孩子至少需要10年左右的時間。

第二,從學習環境來講。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新世紀以來,我國對教育領域的投入逐年加大,但是農村和城市所能分配到的教育資源是嚴重不均衡的。大城市的學生能夠享受到先進的教學設備,先進的實驗室,甚至有更多的機會參加各類省市級,國家級乃至世界級的比賽,而農村的孩子猶如井底之蛙,只能死讀書本,很少有課外實踐的機會。這種學習經歷對孩子的成長影響很大,農村的孩子和城市的孩子跑的根本就不是一樣的跑到,一個是泥濘難行,一個是康莊大道。大城市的孩子在中學時期可能就是各項國內國際大賽的冠軍,有的中學生就能進行計算機編程,可以說在知識儲備上,在眼界上,農村孩子和城市孩子根本就不是一個量級。造成這些差別的不是孩子本身,而是教育資源的不均衡,我相信孩子的學習能力是相似的,而對孩子學習能力開發的資源和環境、機會是不同的;把農村孩子送到大城市享受優質的教育資源,農村孩子一樣可以獲得和城市孩子一樣璀璨的成績。另外,農村的實體教學設施也是不能和大城市相比的,現在的農村學校硬件設施依然和大城市的學校有質的差距,也是孩子學習成長中的一塊短板,而科技在學習環境上的作用微乎其微。


第三,孩子的學習社交的區別。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社交圈對人的影響很大,對孩子來說社交圈就是朝夕相處的同學。“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這些話是詩人理想化的表達,現實生活中能做到的人少之又少。城市的孩子一般家庭教育相較於農村孩子要好(我是說從概率上來說,沒有絕對化,也沒有貶低農村孩子的意思,我本身也是農家子弟),而良好的家庭教育也會反映在學校的學習和生活社交上。城市的學校學習氛圍明顯要好於農村。舉個例子,農村的孩子一般放學後很少有其他有意義的課餘生活,無非就是回家幫助幹一下農活,或者是三五成群的溜達去了。而城市的孩子一般會參加各種興趣班,補課,去圖書館看書等。這些行為的養成一方面是農村缺乏城市的基礎設施比如圖書館、健身房、各種教育機構。另一方面是農村的家庭環境,城市的孩子回到家不需要幫忙做農活,並且家裡有單獨的書房,而農村的孩子一般不具備這些條件。孩子很容易受周邊同學的影響,當同學們談論的都是上補習班,學鋼琴,去圖書館看書這些話題的時候,耳濡目染,孩子也會逐漸像這些積極的一面靠攏;反之,農村的孩子一般都是談論去哪裡捉泥鰍,去哪條河裡捉魚,去哪棵書上摘棗,亦或是哪款遊戲好玩。社交圈子的不同久而久之也會影響孩子的學習狀態。而這些也是教育科技無法施展作用的地方。


綜上,教育科技對農村和城市教育資源的再分配作用有限,鼓勵家長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儘量把孩子送到城市接受教育(不需要一線城市,地級市即可)!

很用心的寫了這篇文章,希望能給個贊,祝孩子們能學業有成,前程似錦!!!


better0320


永遠不可能的。就師資隊伍這方面來說,在農村的教育隊伍裡出現了優秀的教師,馬上將其調到市區的學校裡。對,我們上初中的時候,就是有一個特別優秀的老師,對學生很負責任。他是帶我們那個班的,我們那個班在全市名列前茅,後來那個老師調走了,來了一個什麼教導主任,對學生聽之任之,考後來考試就考了個稀巴爛的。所以優秀的師資資源還是挺重要的。但是做不到公平的絕對做不到。


X研研


我做為一個農村娃以及農村博士的妻子,用我們的親生經歷來詳細的回答這個問題,農村孩子和城市孩子獲取教育資源的短板,會因為科技教育縮小差距嗎?答案是一定不可能的!原因如下:

1、教育資源方面

我和老公均來自農村,整個縣裡只有一所正式高中,學校的老師很大一部分都是代課老師,真正科班畢業的老師寥寥無幾,我老公當年做為學校的種子選手,被重點培養,也算是傾盡全校之力了,高考時我老公不負眾望考取縣狀元,但即便如此也還是無緣清華北大,最終去了一所普通的985。現在農村的教師隊伍雖然比以前提高了很多,但優秀教師依然寥寥無幾,為什麼呢?因為村裡的好老師都被調到了縣裡,縣裡的好老師又被調去了市裡,農村根本就留不住好老師。還是以我們家為例,我婆婆、小叔子、弟媳婦都是農村老師,他們原本都在村裡學校,後來因為教的好,小叔子被提拔為校長,村裡的小學稍有起色,就又被調去縣裡做了校長,順便把弟媳婦也帶去了縣裡,村裡小學至今沒有一個像樣的好老師。現在即便是有了科技教育,但又有幾個真正會用呢?農村孩子接受的依然是代課老師的土方法野路子。在看看北京,哪個老師不是985畢業?優秀教師遍地都是,重點學校的清華博士更是比比皆是。



2、家庭方面

農村孩子多數都是留守兒童,平時連父母的面都見不到,更別提輔導了。孩子的學習完全靠自覺,但作為孩子的他們,又能有多少自覺性呢?即便是有了網課又怎麼樣?沒有父母監督著,沒有課前預習,沒有課後輔導,單憑几節網課就能實現逆襲嗎?反過頭來看看城市的孩子吧。我的孩子從出生就有博士爹培養,一路雞娃,三歲開始英語啟蒙,6歲詞彙量已經1000多,正在備考KET。語文數學地理歷史一樣都沒落下,6歲的年紀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上下五千年可以講一小時。任何課程都是我們全程參與的,課前預習,課後輔導,從沒落下,孩子也會因此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所有課程前都會主動預習,課後及時鞏固。


3、環境方面

農村娃所處的環境是什麼樣的呢?先說說我小時候吧,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先去割豬草,然後在父母回家前把晚飯做好,吃完飯才開始寫作業,假期的時候白天和父母下地幹活,晚上回來寫作業。沒有農活的時候就跟小夥伴去滿街跑,因為,寫完作業就沒有事情可做了,我媽怕我們把家裡玩亂了,只能把我們往外面趕。現在農村已經實現了機械化,孩子不用下地幹活了,學校的作業便是他們的全部任務,寫完作業後,整個假期孩子除了玩還是玩,不是他們不愛學,是他們確實無事可做,沒有父母的陪伴,也沒有父母的課後輔導,更沒有上不完的輔導班和興趣班。看看城市的孩子呢,學校的作業只是冰山一角。各種線上線下的輔導班,種類繁多的興趣班,孩子們的假期不是在上課就是在去上課的路上,哪有閒的時候?今年寒假我們孩子上了10個班,數學、語文、英語、地理、歷史、書法、航模、乒乓球、小提琴和游泳,假期比上學還累。再說說英語,我上初中的時候才開始學習ABC,現在比以前好了很多,但我的侄子也只是在三年級才開始學的。在看看北京呢,學校一年級就開始學了,甚至很多孩子英語比母語學的還早。

4、家長觀念

對於教育的重要性,現在農村的家長比以前進步了很大,但仍然無法跟城市相比。還是以我們家為例。我的父母和兄弟都在農村,我們在一起時很少討論孩子的教育問題,因為觀念不一樣,分歧太大。他們始終保持著農村的思維,覺得孩子學習固然重要,但為了學習,把孩子累成狗,簡直慘無人道。其實他們看到的是我把孩子累成狗,但沒有看到學習帶給他們的莫大的快樂和自信。我的孩子雖然很累,但他們一點都不苦,相反他們很陽光,很自信。因為無論走到哪裡,他們都能成為焦點,被人稱讚,所以那份發自心底的幸福和自信是最難得的。所以即便是農村的家長能夠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但也只是停留在意識上,實際行動上還是狠不下心來讓孩子去吃學習的那份苦的。城市家長則堅信,學習很累,但並不苦,學習帶給孩子的那份快樂和幸福遠遠高於玩具和遊戲。

綜上所述,如果以上三個方面沒有得到解決,單靠科技教育想要縮短農村和城市的差距根本不可能。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北京龍鳳媽


首先農村孩子家裡有沒有電腦,平板,手機,打印機這些硬件?

如果都有,那麼ok,現在的網絡上課等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縮小農村和城市的差距。

但是如果農村部分孩子家裡沒有以上的硬件,那我只能說對不起了,網絡上課只能更大的拉大雙方的差距。

這裡我提到了打印機,是因為我自己家剛好有打印機,這段時間每天都要打印很多學校佈置的作業,如果不打印也行,只是孩子做作業的時候比較慢,因為手機屏幕比較小,用起來肯定沒有直接打印出來效果好。

現在全國還有那麼多貧困縣區,還有多少農村家庭買不起電腦,打印機……這些硬件。

當城裡孩子在家利用現代化的工具在學習的時候,估計貧困家庭的孩子已經幾個月沒有見過老師並且上過課了吧。

停課不停學是好事情,科技教育也是好事情,但是這些都是一把雙刃劍,用的好了確實可以拉動農村地區的教育水平,用的不好則起到相反的結果。






秦歌亂彈


我認為會的。我92年生,家住安徽皖南大別山區,交通極為不便,小時候家裡沒有固話,沒有電視機,甚至第一次去縣城還是我中考的時候。小時候接觸到的教育資源全部來自學校。現如今,村村通工程把路修到家門口,手機、電腦、電視、網絡應有盡有,城裡能接觸的農村一樣能接受到。


研學小二


對於這個問題,肯定的回答農村孩子和城市孩子獲取教育資源的短板不會因為科技教育縮小差距。

我一個同學以前在老家的一個鎮上當小學老師,後來經過自己努力又考上了我們市裡的小學。上次我們見面的時候,她語重心長的說,我沒有任何歧視的意思,我也是農村孩子長大的,但是在這兩個地方教學後,我真的發現了農村孩子和城市孩子區別真的挺大的,有些就是赤裸裸的現實,農村孩子和城市孩子區別在哪?這2個區別很明顯,太現實。

生活環境的差別

一說起農村孩子,我們就會說到土這個詞,聽起來似乎有點看不起的意味。但是農村的孩子確實和土離不開,因為農村孩子從小少不了要和泥土打交道,所以在穿著上面也就沒那麼講究,穿得會比較樸素。而城裡的孩子穿著打扮的話就更加的光鮮亮麗一些,看起來更加的時尚。平時的話在大商場裡面,接觸到的東西比較多,各種潮牌潮鞋,名牌加身,爸媽也更注重孩子的穿著打扮,

再者,雖說現在互聯網已經普及到了農村,但是農村的電腦普及率遠遠趕不上城市。農村孩子從小接觸更多的是麥田,家禽,鄉間小路,而城市孩子從小接觸的就是電腦,高樓大廈,圖書館,麥當勞等。城市孩子可能從小接觸的事物和見識都比較好一點。

教育資源的差別

在農村,家長的教育程度和生活水平有限, 很多時候,家長本身教育水平也不高,所以他們認為教育並不是唯一的出路,不重視學生的教育,讀書不好的話,只要有力氣,照樣可以幹活掙錢養活自己。

而且農村的教學環境和師資力量和城裡的學校,肯定是無法相比的。在農村,老師更多的時候只負責把書本上的知識講完,孩子課餘時間要不就是寫作業,要麼就是和小夥伴三五成群的瘋玩。而城市學校的教育環境與師資力量雄厚,城裡的小孩除了完成書本上的知識,更重視全面發展,課外參加興趣班學習一項技能,比如學習舞蹈,書法,繪畫等。所以城裡的小孩才藝更多在進行表演的時候,他們就更有優勢。

要知道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農村孩子和城市孩子生活的環境不同,有差別很正常。農村孩子有他們的好,城市孩子也有他們的優勢,沒有誰比誰更高貴,更高人一等。但是作為父母,我們都想給孩子提供最好的生活條件和生活環境,讓他們的起跑線更高一點。

綜上所述,科技教育在農村和城市的普及率還是會有差別,所以農村孩子和城市孩子獲取教育資源的短板不會因為科技教育縮小差距。





卿卿兒童教育



一隻優雅的貓


我認為長遠來看,這是必然的。如同信息的獲取一樣,教育資源的獲取,特別是知識的獲取將越來越公平,城鄉孩子在這一點上的差距會逐漸縮小,直至最後消失。

1.文科教育資源的獲取將最先實現公平。現在由國家組織的各類名師授課優質視頻免費向全國開發,除此之外,各大網站也紛紛開闢了各種學習專欄,雖要付費,但價格非常低廉,幾乎所有家庭都承擔得起。

2.理科教育資源的獲取差距在相當長的時間裡會長期存在。由於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需要做實驗,而農村、鄉鎮甚至部分縣級學校缺乏良好的實驗室和實驗設備,這無形中制約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沒有實驗,光講理論,也不是不可以,但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有可能不夠透徹、不夠全面,因此也就掌握得不夠牢固。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隨著國家對教育投入力度的加大以及各種虛擬技術的成熟及應用,這種差距在未來也會逐漸縮小,直至消失。

3.今天新技術帶來的優質教育資源的獲取需要突破的地方。網絡上的資源越來越多,但何為優質?這種甄別能力不是誰都具備的,農村的孩子和家長在面對一大堆東西時,如何取捨,有時無所適從。價錢不貴,但時間珍貴。

孩子們在網上學習時,自制力差,有可能中斷學習而上網瀏覽與學習無關的東西。

這些問題都得到圓滿解決的時侯,科技掃除城鄉教育差距的目標也就指日可待了。


畫面英語


思想理念,自覺的參與學習。讓家長和孩子一起享受科技帶來的紅利。

二、教育的主要場所在學校,也要加大對校舍的寬帶建設力度,在學校的老師、學生中形成良好的風氣,讓農村老師和孩子都有豐富的學習資源。

三、國家要採取一定的措施,定向的豐富農村的學習資源:比如“遠程教育共享名校資源”,由國家教育主管部門牽頭,各省市具體組織,集中名校名師資源,搭建集中、跨區域的、跨校的知識共享平臺,為農村學校提供高質量的遠程教學等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