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人最大的误解,是希望对方理所应当地承受自己的负面情绪,对吗?

农在天涯


我认为不对,不对的地方在于误解这个概念。

误解,是指在人际沟通的过程中,信息接受者由于种种原因对信息传递者(发出者)发出的信息产生了歪曲甚至错误的理解。

那么希望亲人承受自己的负面情绪,是对亲人关系的误解吗?

放到这个概念里好像也说的通,但是,这里的还有一个关键词“亲人”,什么是亲人呢?足够亲的人,可以相互依赖,可以给你支持和鼓励,能够和你共富贵也能共患难,能让你撕下假装坚强的面具,能让你感到温暖的人。当然,亲人之间也会有矛盾,有争吵,但些争吵都无法掩盖亲人之间的那种温暖。

因此,我反而觉得对亲人的误解不是理所当然,而是不好意思。

这看上去是两个极端,“不好意思”表面上是我们在为对方考虑,怕打扰对方,给人添麻烦,但实际上是在退缩,是不信任;而“理所当然”表面上像是道德绑架,自私自利,实际上却可以增加沟通,促进交流,进而产生改变的可能。

所以对亲人“理所当然”表达负面情绪,并不是对“亲人”的误解,反而是真正体验到亲人关系的反映。

另外,如果对方也认为“理所应当”呢?他认为自己“理所应当”的在你有负面情绪的时候陪伴你,倾听你的感受,才能体现自己亲人的作用,那这就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更谈不上误解了。

总结:希望对方理所应当的承受自己的负面情绪并不是对亲人的误解,反而是对亲人的信任;如果亲人也希望你能够表达你的负面情绪呢?


21点心理学


謝谢,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我用自己的亲身体会来说明这件事情,亲人确实不该理所应当地认为別人应该承受他的负面情绪。

去年,母亲中风住院。我放下家里的一切,不顾自己病着的身体,每天骑车几里地去带父母去医院输液。我让父亲多休息,尽量自己多承担一些,看瓶孑,找医生,买饭,我觉得自己毕竟年轻吗,多做些也是应该的。可是父亲经常发脾气,也从不关心我的身体情况,还说他承受不了母亲生病了,没人理解他,他的负面情绪让我彻底崩溃,跟他大吵了一架。我说一个男人怎么能这样处理事情呢,你的担当在哪里,每个家庭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谁都会遇上点措手不及的事情,即来之则安之,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先安顿好母亲,帮她治病,后期准备休养。做为一个家庭,这样的结果你应该早有预测才对,为什么经历了前两次的中风还不以为然呢?现在是第三次了,有什么不能接受的呢?不能接受又能如何,放弃吗?推给别人吗?这完全是没担当的表现。我说你的负面情绪对一家人都是伤害。他却说我们都是一家人啊,我的脾气本来就不好,你们是知道的呀,怎么突然就接受不了呢?我告诉他,我们小的时候无力反抗,这并不代表你就是对的,你的负面情绪对一家人都是伤害,他沉默了。这大概就是中国几千年来封建的教育治度的陋习,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能不亡。这样的观念害得多少家庭父子反目,家庭不和。


还有一件事情让我深有体会,有段时间我跟丈夫因为家庭压力的问题闹得很僵,经常吵架。回家后我就口不择言地数落丈夫的不是,一开始,儿孑还能心平气和地来劝解,安慰我,可后来的一次,我像往常一样继续发着牢骚,儿子突然发火了,20多年来他第一次那样对我,他说:你闹够了没有,你们的事情快把我弄疯了,说也说了,劝了劝了,还是老样孑。你能不能学着解决一下自己的问题,我也有自己的事情,我不会一直呆在那里帮你解决问题,你的负面情绪太多,没人能受得了。我愣在原地,后来我翻阅了大量的书籍,询求答案,原来是我的观念出了问题,我一直认为亲人就该宽容理解我呀,可是却忽略了负面情绪对家人的影响,因为情绪是会传染的。负面情绪是一种不健康的互动方式,它会影响别人的幸福感,长此以往会导致抑郁成疾,所以负面情绪沒有人喜欢,即便是亲人也要掌握一个度。

曾记得看过一篇中医书中的案例,一个中年妇女,遭遇了丈夫的背叛,她痛苦愤怒,跟丈夫大闹,丈夫本来已有悔意,可她放不下,经常冷嘲热讽,跟丈夫闹得不可开交。丈夫由一开始得回家越来越晚,到后来直接住到了公司,不再回家,更可气的是一向听话的儿孑也躲到寄宿学校,不回家看她。她自己越想越气,气出了一身的病。她去看中医,医生告诉她,她的病都是情绪导致,劝她要想开些,淡然面对生活中的事情,亲情爱情也不如自己有一副好身体。回去后,她改变了自己的处事方式,遇事尽量不再激动。慢慢的丈夫竟然回归了家庭,儿子也趁星期天回家与她团聚,家里又有了往日的欢声笑语。原来,是她的坏情绪把家人推远了。改变了观念,竟改变了结果。

可见,亲人之间相处也要讲究方式方法,没人有义务一直承受你的负面情绪,每个人都喜欢开朗阳光的相处对象。负面情绪会让一个家庭的氛围窒息,把家人推远,为了家庭幸福请微笑面对生活吧,生活会回报给你一个灿烂的明天。


什么也不懂


家庭生活当中,亲人之间的互动,难免会有冲动和不理解,双方对问题的看法,发生了争执和吵闹,如果把它升级为战争,那是很没有必要,其实忍让和退让,是每个家庭成员必须要知道,而且要去做的,对于自己的亲人,最最没有必要,就是斤斤计较,不依不饶,试想一下,难道和自己朝夕相处的人?还不如外人,我们对外人都可以,彬彬有礼,互相忍让,为什么对家里的人?就做不到,在外面软弱,在家里穷横。这样真的不好。


牛建新83



正荣


不敢说是不是最大的误解,但我想一定是个误解。

很多人就是这样,给外人的都是阳光雨露,给自己人的都是狂风暴雨。但说实话,给外人阳光雨露也许是为了不伤害他人,但是亲人就难道有包容一切的义务吗?



大家都是人,是人就会有感觉、有体验,破镜是可以重圆,但是却已经不是原来的镜子了。



为什么我们那么害怕给外人不好的感受呢?主要还是因为伤害对方会损害到自己的利益吧。

得罪领导我们当心影响晋升;得罪同事我们担心被人家挖坑。

但是亲人呢,我们不担心,因为我们知道他们不会轻易的伤害我们。那么我们怎可以反过来狠心地伤害亲人?



人人社会,每个人都是关系链的一部分。这个人不仅包括外人,也包括亲人。


麦米兜兜


哪怕是自己最亲的人,也不愿意天天被负面情绪环绕。不能因为自己是长辈,在外的不如意,就回家发泄到孩子身上。

我们都渴望和睦的家庭,然而也许不曾发现,我们总习惯把坏情绪带进家门。

快乐和烦恼的情绪是会传染的,如果每个人都把快乐带回家,那么家里自然是充满着欢声笑语,相反,如果每个人都把烦恼带回家,那么家里必定是愁云惨淡。

如果我们能够在进家门之前将坏情绪忘掉,给家人一个温暖的笑容,家人会回赠于百倍的温情。




Kite


事后知人心


用户281278427


不,我不认为亲人就要包容,一个人的负面情绪。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独立个体的,都有自己的负面情绪,如果 都图自己痛快尽情向自己亲人释放负面情绪,夫妻之间一次二次还行,次数多了必定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发生家庭战,严重的家庭解体也不无可能。

所以人要学会控制消化掉自己的负面情绪,让自己的亲人享有亲情的关心时,也应该控制自己的言行,给亲人普通人一样的尊重。


紫罗兰28499


造成亲人间误解的根本原因,是相互之间对亲近感应上的程度不同步。


会气


让亲人承受自己的负面情绪这件事,不敢说是最大的误解,但它确实很重要。

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一定要说误解的话,那肯定太多太多不同因素不同情况了,毕竟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再有能力的人,再怎么果断厉害的角色,都不一定能妥善处理家庭的问题。

算计、固执、自私、予取予求...... 除了情绪层面的折磨之外,这些现实利益问题也是困扰家庭、亲人的诸多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