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視覺美學、畫面色彩、臺詞設計解讀成人動畫《大護法》的魅力

我看到森林裡的那個孩子,他已經長大了,我看著他的眼睛,我看見他的眼睛裡還是他最初走進森林時那種充滿好奇心的樣子,那一刻我覺得很感動。——《大護法》導演不思凡

對於這部於2017年7月13日上映,由著名導演不思凡創作而成的國產動畫電影《大護法》來說,一直都有兩種極端的爭議。

  • 愛它的人,喜歡它的大膽創新,“暴力美學”加上獨特的世界觀,給觀眾帶來巨大沖擊力;
  • 罵它的人,認為臺詞蒼白無力,畫面血腥,劇情牽強無力,人物死得莫名奇妙。

但正如法國評論家安德烈·巴頓所說:“瞭解電影比較好的方法是知道它是如何說故事的。”

影片故事發生在一個架空世界,身著一襲紅衣的奕衛國大護法在尋找“不務正業”太子的途中,誤打誤撞進入一個與世隔絕的村莊,這個村子的上空懸浮著一顆巨大的墨黑色花生,山中通道口處張貼著誇張靈符,地上散亂著一張張畫在紙上的假眼睛。大花生、符紙、假眼睛,使得這個寧靜的山村顯得格外詭異。當兩個身背斧子長得像花生一樣的有頭有手的人形動物出現在大護法面前時,他們咧到臉頰的笑容及其頭頂上綻開的紅花,則將這片靜謐之地隱藏的險惡徹底暴露。

從視覺美學、畫面色彩、臺詞設計解讀成人動畫《大護法》的魅力

作為國內首部自主分級“PG-13”(不適合13歲以下的兒童觀看)的動畫影片,《大護法》本身講述的是一個堪稱暗黑的成人童話。影片故事以大護法尋找太子,營救太子為主線展開講述,圍繞著強權、謊言和殺戮展開描述。故事主要發生在一個神秘的花生鎮,而身為村民的花生人更是詭異,猶如沒有靈魂的人形動物,他們沒有獨立的思想,正常人類的說話、交流都是犯禁,他們互相揭發以求自保,以自己種族的後代為食又渾然不自知,在恐懼和死亡的威脅下苟且偷生。

雖然標註了PG-13,導演不思凡還是做了一些消解暴力元素的設計,如影片裡清新恬淡的水墨畫背景、絢麗誇張的畫面色彩以及獨樹一幟的臺詞風格,在很大程度上緩和了暴力場面帶給觀眾的不適,使得觀眾能夠更加輕鬆地融入到故事世界,從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影片內涵。因此,本文將從“視覺美學、畫面色彩、臺詞設計”這三個方面,探討《大護法》這部動畫電影獨特的藝術魅力。

1、視覺美學:將中國傳統水墨元素與現代動畫相融合,創造出清新淡雅的動畫世界

在《大護法》中,影片開場以鏡頭平移的方式從右至左呈現整個畫面,鏡頭裡的遠山、石道、樹木都用不追求細節的寫意水墨畫方式處理,白色流雲在畫面當中構成了適當的空處留白,打破了空間的限制,使得畫面極具中國水墨畫的美學意味。色彩在畫面中渲染開,利用動態場景讓畫面具有透視的感覺,形成動畫所特有的水墨渲染的藝術效果,給人一種朦朧美。

從視覺美學、畫面色彩、臺詞設計解讀成人動畫《大護法》的魅力

而影片中的建築物,如古樓建築、江南小庭院、花生人居住的淡藍色的小木屋,則有著獨屬於中國特色的簡約之美。其中淡藍色小木屋是導演不思凡以現實世界中的貧民窟為原型創作而成,為了體現出中國傳統建築獨有的淡雅特色,呈現出現實社會的市井氣息,他並沒有選擇細緻地描繪作為故事背景的建築物,而是以水墨畫渲染的方式呈現畫面,極具藝術表現力和畫面張力,同時使得畫面具有江南水鄉獨有的詩意美。

從視覺美學、畫面色彩、臺詞設計解讀成人動畫《大護法》的魅力

在這部動畫電影裡,導演不思凡呈現出鮮明的美術風格,《大護法》的背景均設置為山水畫面,畫面之美讓人誤以為到了仙境。中國山水的空靈與幽靜,為影片畫面提供了獨有的溫暖和細膩,色彩淡雅恬靜,有著高遠深沉的意境。以極具詩意的畫面來敘述出故事人物的思想情感,可以說《大護法》這部動畫電影真正做到了“融情於景,以景寫情”。

2、畫面色彩:對比突出的色彩搭配,為接下來的故事情節埋下伏筆

在《大護法》中,花生小鎮作為故事情節展開的主要場景,分別運用了橘、紅、藍、綠、紫這五種顏色,而其中的紅色則是該動畫電影的主色。具體來看影片中的色彩搭配,它們分別被賦予了不同的功能,在人物塑造和劇情推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其中橘色主要運用於影片中的打鬥場面,影片中絕大多數打鬥場面都是出現在傍晚時刻,天色將歇未歇,天空流露出橘色的夢幻,而大地上的人物做的卻是殺戮這種暴力行為。

從視覺美學、畫面色彩、臺詞設計解讀成人動畫《大護法》的魅力

紅色,也稱赤色,是一種具有非凡文化意義的顏色,是力量和希望的象徵。影片中的大護法是一個憨態可掬的小胖子,看起來毫無殺傷力,可是他卻身著一襲紅色戰袍,這就使得他的人物形象變得高大,充滿戰鬥力,同時也暗示了他的出現會對花生鎮帶來極大的影響。值得注意的是,影片中的花生人看似都是毫無思想的人形動物,但有這樣一個與眾不同的花生人,他就是一開始被大護法稱為“跳牆小鬼”的小姜。因為花生人長得幾乎一模一樣,太子贈送給小姜一條紅色帶子,小姜將這條帶子系在自己的手腕上,這條紅色的帶子是看起來是那麼鮮紅,讓觀眾一下子就可以將小姜和其他花生人區分開來,其實這條帶子就象徵著小姜就是這群麻木不仁的“花生人”的希望。

從視覺美學、畫面色彩、臺詞設計解讀成人動畫《大護法》的魅力

影片中的建築物以藍色為主,如花生人居住的小木屋被粉刷成深深淺淺的藍色,有種層次協調之美。綠色和紫色在影片中是花生人被殘殺時血液的顏色,既暗指花生人不是真正的人類,同時也得以緩解殺戮畫面帶來的衝擊。動畫電影《大護法》的色彩運用延續了中國傳統繪畫色感的審美標準,具有濃郁的中國風。紅色的蚊猴巢穴、如血的晚霞、紫色的天空,這些對比誇張的色彩運用,給人強烈的視覺感染力,不僅營造出一種危機四伏的恐怖氛圍,更給《大護法》所要講述的故事蒙上一層濃郁的神秘氣氛,通過畫面傳達給觀眾絕佳的視覺體驗

3、臺詞設計:充滿詩意的敘述風格,體現出中國語言文化之美

不同於一般動畫電影簡潔的語音表達,《大護法》這部電影大量使用中國古典詩詞作為人物對白,其間間或插入一些極具哲學意味的臺詞,使得故事情節更加富有意味。大護法作為影片中的核心人物,當他行走在林中小路時,他說:“生命這麼短暫,你們卻不珍惜。像是在夢裡出現過的某個腐朽的味道,在那個夢裡,我以為見到鳥語花香,到最後才發現都是假的,到處都是頭戴假花的亡靈,他們微笑著舞動他們的頭顱向我示好,我只是顧自走開”。作為影片的開場,主角大護法說出這樣一番話很容易讓觀眾感到莫名其妙,然而,這番話實則是對接下來情節的暗示。

從視覺美學、畫面色彩、臺詞設計解讀成人動畫《大護法》的魅力

大護法拾起小姜身上掉落下來的玉佩,發現這塊玉佩竟是太子的,一番尋找無果後,大護法站在懸崖處感慨人生,藉著月色吟誦起:“行色秋將晚,交情老更親。”這首詩出自中國“詩聖”杜甫的《奉簡高三十五使君》。類似這樣的詩句其實在全片中出現過許多次,如日出東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鑽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則出自趙樸初先生的《寬心謠》。將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詩句融入電影中,很好地表達了人物的思考與內心世界,在很大程度的加深了影片的內涵,豐富了故事情節的深度,增強了電影敘事的吸引力。

從視覺美學、畫面色彩、臺詞設計解讀成人動畫《大護法》的魅力

看似和動畫電影格格不入的臺詞和獨白,觀眾也許在第一次觀看的時候會感到非常莫名其妙,完全無法理解導演跳脫的思維,然而,當我們靜下心來再次觀看時,則會發現這種導演另類行為對動畫電影的引領作用。正如導演不思凡所言:“這個作品本身帶有一定的實驗性,在很多地方,我也企圖想去打破一些常規的東西。比如大家對於傳統動畫的固有印象。”不落俗套的臺詞設計,極具個性化的動畫風格,我相信每位看過這部影片的觀眾都會對劇中的臺詞有著深刻印象。

寫在最後

在我看來,動畫電影《大護法》可以說是目前21世紀中國動畫做出的最具突破性的作品,導演不思凡從故事情節到畫面設計都極具個人風格,在忠於傳統的同時又能夠做到推陳出新,在我國成人動畫電影領域算得上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影片的畫面設計和色彩搭配十分具有創新意識,定會為日後中國動畫的創新發展提供有益的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