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精品作文素材——名人故事


东坡肉

浙江有一道家喻户晓并与宋代大文豪苏轼有关的名菜,叫“东坡肉”,已流传近千年,其故事相当有趣。


苏轼是北宋的大文学家,号东坡居士,人们称他苏东坡。因他曾两度做过杭州的地方官,并为当地人民群众做了些实实在在的好事,所以苏东坡的事迹在浙江民间流传极广。至今人们仍称西湖那条湖堤为“苏堤”,相传“东坡肉”的流传还与修“苏堤”有关。


苏东坡早年曾在北宋京城做官,后被贬谪到黄州(今湖北黄冈),做“团练副史”。那时黄冈一带猪肉比较便宜,苏东坡时常煮猪肉与友人共同品味,曾作诗一首介绍他煮猪肉的经验,诗云:“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鲜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可见“东坡肉”的烹制是在谪居黄州时开始的。


后苏东坡再次被贬到杭州任地方官,他发动杭州数万民工疏浚西湖、修筑湖堤、兴修水利。老百姓为感谢这位太守,便把猪肉、绍兴酒(黄酒)等送给苏东坡。苏东坡则吩咐家人:把猪肉烧好后连黄酒一起送到工地慰劳民工。谁知家人误认为将猪肉和黄酒放在一起煮,于是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结果:用这种办法炖出来的肉格外香醇味美,别有一种风味!此事一时传为佳话,消息不胫而走,人们纷纷传颂苏东坡的功德,同时也纷纷仿效他的烹调技法,从此,“东坡肉”也就成了杭州的传统名菜,名扬四海。


点睛

苏东坡是我国著名的大文学家,他不但诗词文写得好,烹制的猪肉也是名扬四海,这恐怕也得意于他的一颗拳拳的爱民之心。下次吃东坡肉时别忘了讲讲他的故事哦。


徐文长以奇猎客

  明朝万历年间,绍兴城里新开了一家点心店,徐文长常常光顾。一次,店主央求他给写一块招牌,徐文长一挥而就,并嘱咐店主不得改动。谁知招牌一挂出来,立刻门庭若市,原来大名鼎鼎的徐文长竟然把“心”字中心的一点没有写,绍兴城的人都来看热闹,点心店的生意也就格外兴隆。

  可是名声卖出去以后,店主就开始偷工减料,点心的质量每况愈下,生意也就渐渐不景气了。一天,一个顾客对店主说:“‘心’缺一点还叫‘心’吗?难怪生意不好!”店主于是用黑漆在“心”中间补了一点,可生意却并未好转,反而更加萧条了,店主摸不透个中奥妙,来请教徐文长。

  徐文长说:“‘心’无一点,引人注目,又使人有空腹的感觉,来吃点心的人就多。加上一点,变成了个实心肚子,谁还要来吃?做生意不可过分贪心。现在你把‘心’上那个黑点改成红的,生意还会兴隆。[来源:学。科。网]

  店主恍然大悟,照办了,果然灵验。

点睛

明代著名才子徐文长以没有带点的心为店主招来了顾客,此可谓以奇巧胜。然而店主贪心,偷工减料失了生意,是徐文长的及时提携教诲,挽救了店主。这也告诉我们,不管是做人还是做生意,最终还都是以诚胜。[来源:学&科&网Z&X&X&K]


鲁迅喝茶吃辣椒读书

鲁迅原名周树人,出生在浙江绍兴,从小就聪明,读书过目不忘,可仍然非常刻苦。

  有一年,鲁迅离家在苏州读书,到了冬天,外面下雪,天气异常寒冷,可鲁迅还想继续读书,可实在太冷,没有办法。这时,他想到了古人头悬梁锥刺骨的故事。

  第二天,鲁迅想到辣椒驱寒,茶叶提神,就卖掉了上学期学校颁发的金质奖章,去买了茶叶和红辣椒。

  到了晚上,鲁迅在屋里生起了煤火,烧了热水,泡上茶。困了就喝茶,冷了就吃个辣椒,就这样一直读书到深夜。[来源:Zxxk.Com]

  如此的艰苦阅读,鲁迅终于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国家外派留学生资格。

  这一段艰苦读书的历程,为鲁迅日后的伟大成就打下坚实基础。

点睛

鲁迅先生学问深厚,在新文学运动中他提倡白话文,发对文言文,但他却有着很深的国学修养,这与他青少年时期的刻苦读书是分不开的。鲁迅先生的文字讲究精炼,绝不多一字,他的很多小说也都是中短篇,这些我们进入中学后要学到。


幸福自知

  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英国思想家罗素,在1914年来到中国的四川。

  当时正值夏天,四川的天气非常闷热,罗素和陪同他的几个人坐着那种两人抬的竹轿上峨眉山。山路非常陡峭险峻,几位轿夫累得大汗淋漓。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的罗素,此情此景使他没有心情观赏峨眉山的奇观,而是思考起几位轿夫的心情来。他想,轿夫们一定痛恨他们几位坐轿的人,这样热的天气,还要他们抬着上山,甚至他们或许正思考,为什么自己是抬轿的人而不是坐轿的人?

  罗素正思考着的时候,到了山腰的一个小平台,陪同的人让轿夫停下来休息。罗素下了竹轿,认真地观察轿夫的表情,很想去宽慰一下辛苦的轿夫们。

  但是,他看到轿夫们坐在一起,拿出烟斗,有说有笑,讲着很开心的事情,丝毫没有怪怨天气和坐轿人的意思。他们还饶有趣味地给罗素讲自己家乡的笑话,还给这位大哲学家出了一道智力题:“你能用11画,写出两个中国人的名字吗?”罗素承认不能。轿夫笑呵呵地说出答案:“王一、王二。”罗素陡然心生一丝惭愧和自责,我凭什么去宽慰他们?我凭什么认为他们不幸福?

  后来,罗素因此得出了一个着名的人生观点:用自以为是的眼光看待别人的幸福或苦痛是错误的。

点睛

是的,我们无法评判别人的快乐与否,在艰苦的环境中生活的人不一定不快乐,英国大哲学家罗素的故事告诉我们:我们不可以用自己的心猜度别人幸福与否。


陶行知演讲

  有一次,陶行知先生在武汉大学演讲,走上讲台,他不慌不忙地从箱子中拿出一只大公鸡。台下的听众全愣住了,不知陶先生要干什么。陶先生又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然后按住公鸡的头,强迫它吃米,可是公鸡只叫不吃。他又搬开公鸡的嘴,把米硬往鸡的嘴里塞,公鸡拼命挣扎,还是不肯吃。陶先生松开手,把鸡放在桌子上,自己退后,公鸡自己就吃了起来。


  陶行知先生这才开始演讲:我认为。教育就跟喂鸡一样,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硬灌输给他,他是不情愿学的,即使学也是食而不化。但是如果让他自由地学习,充分地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那效果一定会好得多!


  台下欢声雷动,为陶先生形象的演讲开场白叫好。


点睛

陶行知先生用鲜活的实例告诉学生学习的道理,形象生动,这也启示我们:有时候用事实说话要比空洞的说理有力的多。所以我们不妨在恰当的时候用例子来说明问题呢。


竞选演说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竞选时曾遇到过这样一件事。

他正在发表竞选演说,突然,一个破坏分子高声叫道:“垃圾!狗屎!”很显然,这个人的意思是说:“胡说八道!”或是:“少说空话!”

但是,克林顿却报以容忍的笑,并不理会他的本意,只是安抚地说:“这位先生,我马上就要谈到你提出的脏乱问题了!”[来源:Z,xx,k.Com]

点睛

有时候我们面对责难只需轻松地幽默一下,便可化解尴尬。但这却需要多年的知识积累和灵活多变的应变能力,更需要一颗强大的内心才能做到。看似简单,实则不易。


华盛顿找马

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任总统,他年轻的时候有件找马的轶事。[来源:Zxxk.Com]

一天,他父亲的一匹马被人偷走了。华盛顿同一位警察一起到偷马人的农场里去讨要,但那人拒不归还,一口咬定说:“这是我的马。”华盛顿用双手遮住了马的双眼,对那个偷马人说:“要是这马真是你的,你一定知道马的哪只眼睛是瞎的?”“右眼。”偷马人犹豫地说。华盛顿放下蒙右眼的手,马的右眼并没有瞎。“我记错了,马的左眼才是瞎的。”偷马人急忙辩解道。华盛顿又放下蒙左眼的手,马的左眼也没有瞎。“我又说错了……”偷马人还想狡辩。“不错,你是错了。这些充分说明马不是你的。你必须把马还给华盛顿先生。”警官说。

点睛

面对凶顽之徒,有时候,需要的只是一点点的智慧。将对方导入歧途,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华盛顿年轻时候的这件轶事,足以显示了他的聪慧,后来能成为美国的第一任总统也就不足为奇了。


杰弗逊大厦

美国华盛顿广场有一座宏伟的建筑,这就是杰弗逊纪念馆大厦。这座大厦历经风雨沧桑,年久失修,表面斑驳陈旧。政府非常担心,派专家调查原因。

调查的最初结果以为侵蚀建筑物的是酸雨,但后来的研究表明,酸雨不至于造成那么大的危害。最后才发现原来是冲洗墙壁所含的清洁剂对建筑物有强烈的腐蚀作用,而该大厦墙壁每日被冲洗的次数大大多于其他建筑,因此腐蚀就比较严重。问题是为什么每天清洗呢?因为大厦被大量的鸟粪弄得很脏。为什么大厦有那么多鸟粪?因为大厦周围聚集了很多燕子。为什么燕子专爱聚集在这里?因为建筑物上有燕子爱吃的蜘蛛。为什么这里的蜘蛛特别多?因为墙上有蜘蛛最喜欢吃的飞虫。为什么这里的飞虫这么多?因为飞虫在这里繁殖特别快。为什么飞虫在这里繁殖特别快?因为这里的尘埃最适宜飞虫繁殖。为什么这里的尘埃最适宜飞虫繁殖?其原因并不在尘埃,而是尘埃在从窗子照射进来的强光作用下,形成了独特的刺激致使飞虫繁殖加快,因而有大量的飞虫聚集在此,以超常的激情繁殖,于是给蜘蛛提供了丰盛的大餐。蜘蛛超常的聚集又吸引了成群结队的燕子流连忘返。燕子吃饱了,自然就地方便,给大厦留下了大量粪便……

因此解决问题的最终方法是:拉上窗帘。杰弗逊大厦至今完好。

点睛

有时候,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许很简单,但却需要我们从源头上找准出现问题的原因所在。所以,找问题的原因要多花些工夫,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解决起来才简单有效。

小学精品作文素材——名人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