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兵奇遇——民国武功县一段啼笑皆非的奇遇


抓兵奇遇——民国武功县一段啼笑皆非的奇遇

民国时期的陕西各地存在着大大小小的割据军阀,他们各自称霸一方,为了争夺地盘和资源不断的大打出手。同时长年累月的军事冲突,导致各个部队源兵损失很大,原本的征兵、募兵已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征兵需求,于是强征乱拉的抓壮丁就出现了。既有军队直接抓,也有县府、各保各甲帮忙抓。直抓的青壮年劳力东躲西藏土地荒芜,东来西去的客商稀少行人绝迹。

抓来的士兵同时不断的逃亡,于是就有一些军官采取虚报兵额吃起空饷来;吃空饷的这套把戏又严重损害着各地军事首脑们的实力,为查禁吃空饷的发生,到了每次发军饷的时候,各部队就组建“点发队”,按人头点名发饷,防止军饷被下级军官私吞。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临到了发饷的前夕,就会有一些连队突击行动抓获一批兵源,应付检查继续吃空饷。

民国十四年(1925年)腊月二十的傍晚时分,武功县大庄镇外的大路上昂首阔步走来一位年青的后生,这个青年人名叫张春笠,是进驻武功国民二军第十二混成旅党海楼团部参谋,今天他一身普通人的打扮是为了回普集的家中探亲。冬天日短,尽管张春笠加快了脚程,但还是在天黑前只走到了大庄镇,没有办法,当晚张春笠只好住宿在大庄镇的客栈之中。

半晚正在熟睡之中,忽然听到一阵杂乱的脚步声直奔客栈而来,客栈中住宿的众人顿时如同惊弓之鸟,惊慌的不知所措。随着一阵手电筒的光亮,一队士兵持枪荷弹冲进了客栈,一个军官模样的人用手电挨个照了照住店的众人,和蔼的说:“诸位不要害怕,请到我们的连部坐坐。”

抓兵奇遇——民国武功县一段啼笑皆非的奇遇

本来张春笠想表明自己的身份,但他想起一件事情,就把到了嘴边的话硬生生的咽了下去。去年,师部文书正好在晚上遇到新兵排抓壮丁,按理说既是上级又是熟人,误会在一笑之后就烟消云散了。但那位排长怕文书检举揭发他,便杀了人灭了口。今天万一这位也来个灭口,岂不是太冤枉了。再说进驻大庄镇的张春堂营长是他的同族堂哥,到时候只要报出了名号,还不得乖乖的送他回家。

一行人等被抓到了连队,天色已经渐渐发亮了,众人被关进一间小屋子,这屋子里有一位满脸络腮胡子的老头,这老头满面春风,举止随便,好像常来常往的熟客一般。他向大家介绍说两年来他已经四次来到这里,这个连队军纪好,没抓过壮丁,遇到需要补缺事情都是各方请来客人帮忙。

正说着一位排长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包纸烟,挨个递给每人一支。细看这位排长四十开外,浓眉大眼,态度却十分和蔼,礼貌的说:“把各位请到小弟的驻地,实在礼数不周,请多多包涵。咱明人不说暗话,明天团部要来点验人数,目前兄弟的一排还差十几号人,就只好借重各位了。明天一点完名,就送众位离开。鄙人住在大庄镇从不拉丁…”他顺手指了指络腮胡子:“这位老哥知道!”

这时连部的院子里人声嘈杂,有几个士兵抱进来了几捆棉军装,向排长说:“各排都回来了,人数差不多齐了,连长说请他们立即换好衣服,收拾一下准备集合。”

排长取出花名册,依次交代:“你顶张占奎,你顶刘洪顺,你顶陈楷。”到了张春笠说:“你顶周海彬……。”他又向大家介绍了营长、连长、和自己的名字,让大家记牢,不要忘了。

随着紧急集合的号声,抓来的众人和士兵们被集合在操场上,据说是要迎接营长的预先点名。不大的时间,营长来了,张春笠抬眼瞧了瞧,正是自己的堂哥。营长拿着花名册在队伍前走了一圈,高声说:“大家听着,今天团部要来点名发饷,兄弟们要振作精神,士气要旺盛,回答要洪亮!”接着高声点名:陈太平、朱文忠、张占魁……”队伍里也“到!”“到!”“到!”应声不断。

“周海彬!”营长点到了张春笠的名下,“到!”张春笠抬起头来,大声地答应着。营长定睛一看,大吃一惊,赶紧把堂弟拉出队列,“兄弟你开啥玩笑呢!走,快到营部休息。”

这时全场一片哗然,众人议论纷纷,连长惶惶不安,排长面如土色。就这样,一场抓壮丁的闹剧就在众人的不安声中,落下了帷幕。

抓兵奇遇——民国武功县一段啼笑皆非的奇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