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可攻,退可守 避險資產選擇固收+

A股

最近,持有權益類市場資產的投資者,可能有點不淡定了。春節過後以科技板塊為代表的上漲行情,到現在大部分收益已經回吐。一些科技基金的今年以來的收益也是腰斬,震盪的行情下,帶來的是基金淨值的上躥下跳,你的心是不是也開始砰砰砰了。

貼一隻科技類基金的近期淨值,可以看出短期內的淨值波動還是很大的。三天內淨值漲跌幅出現了-7.37%、6.04%、-4.18%的波動,這個波動讓一些風險承受能力低的投資者,難以接受。還有一些剛入門的小白,直接就買到了山頂上。

進可攻,退可守 避險資產選擇固收+

海外美股與原油

在全球疫情的蔓延下,海外市場震盪更大。

美股市場,道指自2017年初以來首次收於20000點以下,標普500指數盤中下跌7%,引發兩週內美國的第四次熔斷。

進可攻,退可守 避險資產選擇固收+


對於基金投資者來說,最直接的影響就是QDII型基金限額,甚至的暫停申購。這主要是由於外匯額度的限制,一些有額度的大戶基金公司,也出現多隻海外基金限額的現象。連補倉都受到了限制。

油價狂瀉超過20%,跌至2002年以來的最低水平。一些跟蹤原油,或者油氣股票的QDII型基金,淨值波動更大,甚至出現單日跌幅超過20%的現象。目前一些原油基金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限額、暫停申購。

進可攻,退可守 避險資產選擇固收+

何處找避險資產

當權益類市場、原油出現大幅震盪之後;一些傳統的避險資產,比如黃金也出現了下跌,甚至連比特幣,都在跌。疫情帶來對未來經濟的恐慌,絕大多數資產出現了流動性問題,出現不同下跌。

我們總說,不要把雞蛋放到同一個籃子裡。那麼權益類市場的投資,就是其中一個籃子。另外的籃子還有債券市場、黃金、現金等等。

在整個家庭資產配置中,我們常常引用標普家庭資產配置圖。從下圖可以看到,我們投資保值增值的錢佔到總資產的40%,在家庭資產中,佔據尤為重要的一環。

進可攻,退可守 避險資產選擇固收+


最常見的固收就是銀行理財產品。2018年《資管新規》出臺後,銀行理財產品要實現淨值化。國有大行大多數理財產品的年化收益在3.7%。新冠疫情爆發,貨幣政策較為寬鬆,上半年很難看到收緊流動性,銀行理財產品收益大概率持續走低。

對於投資者來說,銀行理財產品最突出的問題,就是收益不高。不少投資者開始找尋銀行理財產品的代替品;或者說有沒有一種進可攻、退可守的避險資產。

固收+策略,就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固收+,通俗的來講,就是固收類資產如純債基金打底,佔主要倉位。“+”就是其他類風險較高的資產。“+”主要包括了股票、國債期貨、股指期貨、定增、打新、可轉債等等。

今天,就以市面上一個採用“固收+策略”的基金組合——中歐“固收+”組合,評測一下這類策略表現如何?

策略:以純債基金+二級債基+股票基金三類品種的基金配置實現“固收+”策略,通過組合投資降低風險。

風險/收益定位:中低風險固收+,目標收益5-7%。

組合成分:9成以上配債券基金(目前為中歐強債+中歐雙利),1成以下配偏股基金(目前為中歐時代先鋒)從組合成分看,大部分倉位集中在債券基金上,權益類基金僅佔一成。這個配比,就意味著組合還是偏穩健的。

進可攻,退可守 避險資產選擇固收+

​關於組合,我們不僅要關注策略,也要關注持倉基金的優劣。固收+組合中的3只持倉基金,大致介紹下:

中歐強債屬於一級債基,長期業績優秀,一直也是機構青睞的債基,機構持有佔比高達90%以上,很多FOF基金也持有這隻債基;中歐雙利屬於二級債基,很穩,歷年來回撤都控制的很小,近三年每年業績都超過5.5%,最大回撤不到-1%;最後一隻明星基金中歐時代先鋒,周應波管理的,就不用我多介紹了吧,買基金的基本都知道這隻能漲抗跌的優秀股基。

策略之外,組合的業績好才是硬道理!

業績我們主要考察兩個方面:一是年化收益,看組合的年化收益率是否能秒殺大部分理財產品,甚至高於一般的債基收益;二是波動性,主要看最大回測、波動率指標,既然是固收+策略,那麼保證底倉收益的固收部分肯定要穩,同樣策略下的組合做得好不好,收益是一方面,波動性就是另外一個關鍵點,如果波動性也大那就失去固收本質意義了,也就不適合其穩健定位。

收益上中歐固收+組合,4年的實盤業績,年化收益9.69%,這個收益率足夠秒殺絕大部分的固收類產品。尤其是在2018年權益類市場普遍受挫的情況下,仍然取得了4.52%的收益,確實比較難得。年化波動率2.95%,最大回測1.31%,組合也有著較小的波動性。綜合這兩個指標,中歐固收+組合是一個不錯的基金組合。

進可攻,退可守 避險資產選擇固收+


進可攻,退可守 避險資產選擇固收+

適合人群:首先肯定很適用風險承受能力較低,僅能接受小幅波動的投資者,其次,曾經偏愛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人群也非常推薦;最後,對於需要均衡個人賬戶資產配置的小夥伴也合適,如果你偏股買的多了,是需要固收資產來平衡的。

基金投資本質上,就是將錢交給專業的機構去打理。同時基金的種類也是繁多的,選基金做擇時,本身就是一件很專業的事情。固收+組合策略的出現,其實解決了一部分人選基的問題。基金也好,組合策略也好,都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的。在兼具收益性和穩定性的情況下,類似中歐固收+這種基金組合,不失為一種性價比高的選擇。

當下權益類市場震盪,固收市場收益走低的情形下,這類進可攻、退可守的固收+策略,是一種不錯的避險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