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人过四十,成家立业,切忌四种心态,否则一事无成

思维决定格局,格局决定未来!自古以来,关于如何做人的道理,都是各大文人最津津乐道的话题。像老子,庄子,孔子都是人生哲理的“高产者”。他们用不同于一般人的思想,教我们如何做人,教我们如何避开一些人生道路上的“坑”。

老话常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过了四十岁,生活的感悟多了很多,有些事想开了,也想明白了。重担在身。杜绝四种心态,人生的境界将更上一层楼。

老子:人过四十,成家立业,切忌四种心态,否则一事无成


一、自见者不明

历来事物发展皆有其规律性。所谓: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个人的能力和阅历、见解永远都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学会集思广益。如果仅仅局限于个人所见,一叶障目,那么,许多事物都会看不明白。个人的力量永远都是有限的,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都听过。吸取他人的意见和看法,扬长避短,才能杜绝个人的短视,集众人之见,为我所用,一定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和成功。

老子:人过四十,成家立业,切忌四种心态,否则一事无成


二、自是者不彰

世界上有一种最可悲的人,这种人他们眼里只有自己,永远以自我为中心,自己的一切都是对的,而与自己相悖的一切都是错误的。这种人是最自负的。一旦当我们过于自负,恰恰对自己的人生而言,就好比一种精神上的累赘。就会变得刚愎自用,独断专行。

在《道德经》第七十章里李子还有一句话那就是:“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这就是所有人都会有的通病,道理人人都懂,但真正到了自身实行起来,却又难于上青天。学习而未能实践,终究是一件憾事。

老子:人过四十,成家立业,切忌四种心态,否则一事无成


三、自伐者无功

伐,其本义,持戈击人,征伐也。引申为功,荣耀。《史记·功臣侯表》有云:“古者人臣功有五等,明其功曰伐。”

而“自伐”由此则可引申为自我夸耀,居功自傲的意思。老子云:“不自伐,故有功。”推及个人为自我夸耀的人,事业就不会有成就。所以自伐为个人生活中最致命的缺点。历史上自伐者亦不在少数,西楚霸王项羽以其居功自傲,目无尊长,且不听亚父范增谏言,致有乌江自刎之败。而刘邦则礼贤下士,懂得分功于别人,则人心所向,是以为王。

老子:人过四十,成家立业,切忌四种心态,否则一事无成


四、自矜者不长

现实社会中,越是本领大的人越懂得保持低调。反而是没有本领的人,在取得一点微不足道的小成就沾沾自喜。身处高峰,想当然会有种唯我独尊的霸气。这种霸气,其实也是一种蒙蔽。老子又言:“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欲保长久,就要学会放低姿态做人,自恃有本事而无所不能的人永远不能当领导。

老百姓常说:一瓶字不满,半瓶字晃荡。就是说的这个道理,这里的“一瓶”是指的满瓶,满瓶的永远不会有满足感,只有半瓶的时候,才会在众人面前摇头晃脑,盛气凌人。

老子:人过四十,成家立业,切忌四种心态,否则一事无成


《道德经》被誉为是万经之王,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被称之为是中国古代超级智慧,伟大的东方哲学,中国至今的智慧思想都无法超越。这也就是《道德经》久经不衰,备受推崇的原因。

曾国藩自己曾说:“每当夜深入静时,方翻此书,细细品味。”马云行商数十载,工作包里总是放着几本书,这几本书总会不断更换,但是唯独一本《道德经》,一直都在。白岩松曾坦言:《道德经》改变了我的人生。

老子:人过四十,成家立业,切忌四种心态,否则一事无成


老子语言风趣幽默,短短的5千多字,字字珠玑,拿出任何一句来都是自己成功之道,看完之后对于人生有了9新的理解,关键能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

大家可以看看这本白话文版本的,全书不仅有每个字的详细解释,还配有600多张彩图。自己读也好,买回去给孩子当启蒙读物也好,都是百利而无一害。

一共是4本,还是插盒收藏版,才68块钱,读完后放在书架上收藏能保存很久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