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這堂“雲端”的思政大課,為何能滲入學生心裡

文 /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校長張政文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王維國

來源 / 人民政協報2020-03-25期05版


新聞背景

抗擊疫情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更是一場生動的思政大課。為將高校思政課教學優勢轉化為支持防疫鬥爭的強大力量,近日,教育部社科司與人民網聯合組織“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在“雲端”開講,總訪問量達1.25億人次。特殊時期的“疫情思政大課”何以將“疫情危機”轉化為“教育契機”?本期邀約全國政協委員、業界專家予以解讀——

專家解讀:這堂“雲端”的思政大課,為何能滲入學生心裡

思政大課的重要意義不僅在當下,更具有長遠效應。面對突發疫情,思政大課按照“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工作要求,以潤物無聲、直指人心的特殊方式,成為疫情防控的重要精神力量。一方面,直面廣大師生最關心的思想認識問題,講好疫情防控的制度優勢、制度自信,講好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與中央決策部署,加強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起到了鼓舞士氣、凝神聚力的正向作用。另一方面,積極反駁“中國道歉論”等別有用心的錯誤論調,對武漢“封城”是否侵犯民眾人權、以巨大經濟損失為代價阻斷病毒傳播是否值得等問題進行解疑釋惑,擠壓謠言空間,著力化解涉疫輿情焦點。澆花澆根、育人育心,思政大課的重大意義不僅在當下,更在長遠,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中來看待。其作用不僅體現在疫情防控的一事一時,更是著眼大學生理想信念、價值理念和道德觀念的根本提升,把愛國主義、風險意識、社會責任、公共安全、健康生活方式等內容有機融入思政課教學,塑造學生勇於直面重大風險,敢於在鬥爭中推動發展的精神風貌、意志品質與思想境界,為他們一生成長奠定科學的思想基礎。

▇思政大課的重要意義不僅在學校,更具有社會效應。高校是打贏疫情防控戰的“特殊戰場”,思政課教學是高校疫情防控的“重要戰線”,思政大課之於高校具有育人、防控和智庫研究的三重意義:作為育人主渠道,能切實增強學生對疫情防控的政治認同、家國情懷、道德修養、法治意識與文化素養,引導他們胸有大志、心有大我、肩有大任、行有大德。作為防疫戰鬥員,思政課教師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承擔著特殊的雲端戰“疫”任務,是維護師生生命安全、守護校園一方淨土的重要力量。作為智庫生力軍,發揮著從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角度開展理論創新、輿論交鋒、諮政建言、信息交流與對外傳播的重要智庫功能。疫情下的思政大課,對象是大學生,其影響卻在全社會。思政大課教育引導廣大學生強化責任意識、紀律意識,遵守屬地和學校各項管理規定,居家學習、居家抗疫,本身就是為支持配合國家整體疫情防控大局作貢獻。思政大課將火熱戰“疫”轉化為傳播速度快、覆蓋群體廣的雲端課堂,受眾不再侷限於高校師生,而是拓展到大中小學,面向全社會。有助於消除公眾的麻痺思想、厭戰情緒、僥倖心理和鬆勁心態,增強必勝之心、責任之心、仁愛之心、謹慎之心,起到了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良好社會效應。

▇ 思政大課的重要意義不僅在現實,更具有網絡效應。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黨的十九大把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大攻堅戰之首。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包括高校在內的整個現實社會帶來巨大風險,我們應站在戰略高位、價值高點、發展高度思考思政大課的重大現實意義,在強化“顯政”、加強正面教育的基礎上,切實增強廣大師生的風險意識、底線意識和憂患意識,把防範化解高校重大風險作為保障性目標。思政課是做人的工作,人在哪兒重點就在哪兒。當前網絡已成為思政課教學的最大變量,有人將網絡比作信息叢林,其中既有予人甘甜、沁人心扉的山泉珍果,也有惑人眼球、亂人心智的毒花雜草。辦好思政課不僅需要及時“清除”網絡毒花雜草,更需要大力“補位”網絡正能量。思政大課以網絡為載體,在線“雲”開講。據統計,當日共有5027.8萬人次觀看在線直播,相關網站、客戶端、社交媒體訪問量達1.25億人次。“全國大學生同時在線”“思政大課”等多個詞條衝上熱搜榜,產生了巨大的網絡正向效應,為擴大思政課育人覆蓋面,唱響網上思想文化主旋律起到了典型示範作用。

▇ 深刻把握思政大課的內在規定性,建好新時代思政金課。思政大課之大,非謂有大場面、大明星、大製作之謂也,而在於其有大師,有大格局、大情懷、大影響,成為統籌做好疫情防控與思政課教學,推進新時代思政課改革發展的“示範課”。大課之大,在於其理論徹底性,應堅持用學術研究思想政治理論,深入闡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增強思政課思想性、理論性提供多角度學術支持;大課之大,在於其思想嚴密性,應堅持用邏輯講授思想政治理論,積極推動宣傳體系向育人體系、文件語言體系向教學語言體系轉化;大課之大,在於其表達藝術性,應堅持用藝術呈現思想政治理論,加強教學方法創新,形成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互支撐、綜合融通的教學體系;大課之大,在於其影響廣泛性,應堅持用網絡傳播思想政治理論,藉助“新文科”建設東風,大力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現代技術與思政課教學深度結合,積極發展“互聯網+思政課”,更大範圍、更寬領域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引導廣大學生堅定信心跟黨走。


●鏈接:“疫情防控思政大課”內容摘編

在“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上,北京師範大學黨委副書記王炳林、中央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馮秀軍等4位教授結合思政課必修課教學內容在線授課。特將其觀點摘編如下———

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艾四林:這次疫情防控中,中國為世界提供了寶貴的防疫窗口期,疫情發生後,中國舉全國之力,採取最強烈、最嚴格、最徹底的防控舉措,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巨大的代價,這充分彰顯了中國開放的胸襟、人類的情懷,體現了負責任大國擔當,也因此獲得國際社會的高度讚譽。

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秦宣:從疫情防控的整體情況看,黨和政府建立起來的防控疫情體系已經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這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在如此巨大公共衛生災難面前的應對能力,也彰顯了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的強大力量,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

北京師範大學黨委副書記王炳林:我們常說多難興邦,每當這種危急關頭,都能激發偉大的愛國情懷和無窮的鬥爭力量。正如恩格斯所說的“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巨大的歷史進步為補償的”,歷史進步的前提是善於化危機為機遇,認真總結經驗教訓,汲取歷史的智慧。中華民族從磨難中奮起帶給我們寶貴的啟示。

中央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馮秀軍:疫情阻擊戰中克敵制勝的“法寶”在哪裡?在白衣天使的最美逆行裡。醫院就是前線,醫護就是戰士。有人問:“醫者,此去欲何?”答:“戰病疫,救蒼生!”問:“若一去不回?”答:“便一去不回!”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英雄,戰“疫”中的白衣天使們,就是守衛我們家國安寧的時代英雄!還在共產黨員的衝鋒陷陣裡,在建築狂魔的日夜兼程裡,在警務人員的風雪堅守裡……


審核: 賀春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