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和小人相处是我们终要学会的一门课

2500年的圣人孔子曾经在《论语·第十七章·阳货篇》:“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从古至今,“修身,齐家,治天下”是多少文人墨客的梦想,是多少读书知理之人毕生追求的目标。然而当真正进入政治圈中才发现,自己的周围总是围绕一群小人,经常在自己背后使坏,怎么躲也躲不开,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佛家常说:“无缘不聚,无债不来。”世间一切事情都有因果,我们身边无论遇见什么人都不是随随便便相遇,所以当不断遇到小人的时候,我需要学会反省自己,你变了,一切才能发生改变。


学会和小人相处是我们终要学会的一门课

一 锋芒不可外露

西汉时期名臣东方朔就是一个懂得藏其锋芒的人,他是汉武大帝的宠臣,有大才,深通为官之道。求官初期为得到重用,三千竹简上书自我推荐,做官时期却判若两人,不言国事,以滑稽侍君,避世于朝廷。

太平盛世,才高容易遭受到嫉妒,尤其是小人的嫉妒。小人的最大特点就是才华不高,嫉妒心却是十分重的,所以一个人不懂得如何守拙,那他就会成为小人的众矢之的。一个人有才华不是坏事,但是太把才华当做一回事,那这就会坏事了。做人做事不要太过于张扬,应该学会保持低调,只有低调,才会让人感觉到舒服。尤其是对待那些嫉贤妒能的领导,我们更应该学会隐藏锋芒。“人主莫喜强臣,臣下戒怀妄念。”在领导者的严重一个有能力有思想又不被驯服的人事及其危险的,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和地位,从不吝惜牺牲下属的利益,不择手段地对这类人才进行摧残,到头来那些饱学之士只能自食恶果。勿现高志随遇而乃安,才是大智。人要学会向蘑菇一样,暗暗积累能量,厚积薄发,万不可根基不稳的时候强出头。


学会和小人相处是我们终要学会的一门课

二 学会断舍离

邹阳是西汉景帝时期的博学之人,在投靠梁孝王刘武门下的时候,一位经常奚落的门客向他辞行的时候提醒邹阳说:“这里是小人之所,君子是容不得的。你若不信,大祸不远了。”邹阳没有听信这位门客的话,依旧以君子自居,由于自己得到梁孝王的宠爱,引起了小人的嫉妒,老门客羊胜等人百般进谗言,说尽邹阳的坏话。最终三人成虎,梁孝王将邹阳关进监狱。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人,他们充满了嫉妒、愤恨、失望、烦躁,他们需要一个地方倾泻来得到心理的平衡,这种人不懂得内在反省,只知道将错误归给别人,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垃圾人定律。小人他们他们往往能力有限,狭隘自私,嫉妒心 十分重,如果你在工作中、生活中被这类人包围,请学会断舍离,远离是非圈。papi酱曾经在《拜托了冰箱》中提到自己公司的“潜规则”:从不招喜欢挑事儿的人进公司,因为搞事的人招进来,他不是一个人搞事,他是搞一群人。在垃圾人的世界里,他们见不得别人的好,还唯恐天下不乱。如果你生活在这样的圈子里,无论这份工作你是多么的喜欢,请学会果断断舍离。

学会和小人相处是我们终要学会的一门课

三 管好你的嘴

贺若弼是北周隋王朝的一名大将,出身将门,博学强识,为国家屡立战功,然而因为由于自己恃才傲物以及周围小人谗言不断,职位却有退无进。为官期间贺若弼与韩擒虎争功也就罢了,他还公开地指责杨素和高颎,嘲笑他们是酒囊饭袋,到处炫耀和废太子杨勇关系密切,杨广即位后,有和高颎、宇文弼议论杨广生活奢靡,最终以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杀。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贺若弼这是作死的节奏啊!他怎么就不知道祸从口出的道理呢?

小人是一种心胸狭隘和喜欢造谣是非的一种生物体,如果管理不好自己的嘴,那么得罪小人或者让小人抓住把柄,都将给自己带来不可以弥补的伤害。口直心快虽然给人一种坦诚和真性情的感觉,但是口直心快的最大的弊端就是容易得罪人,再加上爱憎分明,那你无形当中就和小人成为了对立面,你说小人不整你整谁呢?除此之外,不要抱怨太多。怨言不仅仅会减低自己的上进心和进取心,也和容易让小人掌握住把柄并利用此向领导邀功谄媚,毕竟小人喜欢将自己的利益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成长这一路就是学会闭嘴的过程,默默中强大自己。

学会和小人相处是我们终要学会的一门课

四 太爱惜名誉

张华是西晋时期高洁雅士,洁身自好,将名声放在第一位。在为官期间不愿意与小人威武,常常受到小人的百般诋毁。八王之乱时期赵王司马伦发动了宫廷政变,想借用张华的威名壮大自己的队伍。张华爱惜自己的名声,不愿意与乱臣贼子威武,一口拒绝了赵王的请求,最后被赵王残忍杀害。张华确实是保住了自己的名声,但是由于贪图美名,不知道和小人进行周旋,最终壮志难酬,命丧黄泉。

“惜名者伤其名,惜身者全其身。”君子道德高尚,知理明事,但是一味清高,爱惜名声,不讲究策略,这是君子最大的薄弱点。“好荣恶辱,好利恶害。”乃人之本性,但是如果过于在意名誉,那在为人处世过程中,君子往往会被束缚到手脚,而小人不同,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机会没有什么底线,无所不为,这在人际交往中就使得君子处于尴尬的弱势地位。“誉之非誉,小人之术也。”小人知道君子爱名声,所以喜欢利用道德绑架的方式绑架君子,他们允许自己做错事情,但是不能忍受君子做错事情,当我们利用同样的方式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对待小人的时候,他们常会站在道德制高点谴责你。“你这个人怎么可以这样子,实在是太不君子了,太不道德了。”他们会利用鼓励的方式引导你做出对他们自己有利的事情,如果你的行为和他们想法背道而行,他们就会利用舆论和道德绑架你,是你重新回到有利于他们利益的轨道上。“不畏人言,惟计利害。”有些时候,我们对待小人也不得不利用小人的方式,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奸治奸,奸灭自安;伏恶勿善,其患不生。”有些时候也是一个有效的方式。

学会和小人相处是我们终要学会的一门课

从古至今,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人们都在不断地谴责小人,鼓励人们学习儒家文化,做一个正人君子,但是这么多年来,如何天妒英才、“好人活不长,坏人遗千年。”的抱怨仍旧不断,屈原、杨家将以及岳飞等例子屡见不鲜,人们的文明在不断进化,但是小人依旧存在,无论身处什么时代,懂得如何和小人相处,学会保全自己,这始终是一门必修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