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南唐后主的“千古词帝”之称存在异议吗?

南宫禹洛


李煜,后世称为南唐后主,作为皇帝是不称职的,但文学界称其为千古词帝。中国历史几千年唐诗宋词流传万世但将二者完美结合数李煜一人。

李煜也算得上大才典型的高富帅诗词双绝尤其是词成就最高。如(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浪淘沙窗外雨潺潺)等作品。诗词优美贴合意境。南塘虽然建国也不长但李煜好真算得上南唐最出名的皇帝。

当他成为亡国之君成为阶下囚让他触景生情更是写下了很多发自内心的诗词。所以他是名副其实的千古词帝。


大妮谈古今


绝对有异议,十全老人,千古一帝乾隆表示一百个不服。

第一、比数量。李煜流传下来的诗词也就区区71首,这数字连乾隆大帝的零头都够不上啊。

要知道作诗狂人乾隆皇帝一生可是写了三万九千三百四十首啊,这是什么概念,就是全唐诗两千多合诗人加起来也才四万八千九百多首,一个乾隆张嘴就抵过了一个盛唐,这才叫霸气。

再看李煜那七十一首,多小家子气,都没有乾隆一个月写得多,第一回合李煜完败。

第二、比种类。李煜写得都是小家子气的情情爱爱,“什么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不是伤感就是伤情,多无聊。看人家乾隆,“一片两片三四片,六片七片八九片”,写诗还带你启蒙算数,可谓煞费苦心了。

还有吃黄瓜突然来灵感怎么办,乾隆一拍大腿诗就出来了:

菜盘佳品最燕京,

二月尝新岂定评。

压架辍离偏有致,

田家风景会真情。

过年过节怎么能不写诗呢,于是《除夕》出来了:

此日乾隆夕,明朝嘉庆年。

古今难得者,天地锡恩然。

父母敢言谢,心神增益虔。

近成老人说,云十幸能全。

你看这些诗多朗朗上口,多通俗易懂,整那么多昏头昏脑,情情爱爱要死要活的东西干啥。所以此局,乾隆完胜。

第三、比霸气。要知道乾隆可是康乾盛世的缔造者,而你李煜只是一个亡国之君,这个帝字放你身上咋显得那么委屈呢。

再者你一个皇帝,那么痴情真的好吗,对女人软心肠就是你亡国的征兆啊。

看咱乾隆爷,鲜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女人?那只是消遣的玩物,懂吧。

李煜小老弟,你还是多学学吧。

总结:经过三轮的比拼,我们一致认为千古词帝名号就颁发给乾隆爷啦([看]狗头保命)




清晨诗话


无异议。看看下面这些词作,“千古词帝”绝非浪得虚名!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郝永明律师


没有异议。

南唐后主李煜确实堪称“千古词帝”。李煜对词的艺术发展无疑是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李煜在词上的艺术成就决定了其堪称“千古词帝”。

1,在词的表现领域方面:

在李煜之前,词人作词抒发情感抱负时,多用比兴等手法,隐晦地表达出情感。而在李煜的大多数词作之中可以看出,李煜好直吐胸怀、直抒胸臆。抒发其家国情感。因此和之前的词作有着很大的不同,改变了词的传统的风格。李煜词作的艺术手法还对之后的豪放词派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2,在词作的语言方面:

李煜很擅长用白描的手法抒发他的生活感受,也常用比喻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从而用形象化的具体形象来展现现实生活的境界,表现其词独特的语言艺术特色。并且,李煜还是一位“亡国之君”,对亡国一事有着无限的凄凉和悲惋之情,他将自己的经历遭遇通过其诗词表现出来,倾吐人生的苦难与悲哀。他的言语情感的真切和深远也超过了很多的词人。

3,在词作的风格方面:

李煜的风格也具有独特性,李煜也是南唐词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词作比花间词婉约细腻的特点之外,境界又有所扩大,在不脱“花间词气”的基础上又有较大的艺术概括力量,词中也有其深重的哀愁悲惋之情。

李煜可能不是一个善于理政治国的好皇帝,但是李煜一定是个精于艺术文学的才子,堪称“千古词帝”。


王小树小童鞋


首先 ‘千古词帝’这个称号非李煜莫属!

历史上的词人中,李煜绝对不是写词写的最好的一个。词,分成婉约和豪放两派,而南唐后主李煜虽然是婉约派转豪放的第一人,但要是单独论起来,他似乎还称不上词中第一!

‘婉约派’的 柳永、温庭筠、韦端己、冯延巳等都是词人中的翘楚,并且各有佳作!李煜虽然成就颇高,但要论用词之华丽,用句之秀美,还要稍逊一筹!

至于‘豪放派’的苏东坡 辛弃疾 更是将词句中的意境提高到了顶点,李煜虽然开创了豪放派的先河,却也是没办法跟这两位比较的!

那为什么李煜会被尊为‘千古词帝’呢?

这就要归功于李煜的身份了, 南唐后主 就是南唐的皇帝。

所以,虽然李煜的词在词人当中不足以称第一,但在历史上的众多皇帝之中,确实可以说的上是无人能及!

而且 ‘词帝’这个称呼,太有政治色彩,若是没有皇帝这个身份,是没有人有资格用这个称呼的,也没人敢在皇权专制的时代,授予除了皇帝以外的任何一个人这种称呼!

如果有,就会被视为对皇帝权威的挑衅,这在古代中国可是族诛的大罪,所以 , “千古词帝”这个称号,只有皇帝中的第一词人李煜有这个资格!


府少爷的历史观


完全没有。宋词历史上,婉约派或者花间派,起源于晚唐温庭筠,李煜是集大成者,发扬光大了花间词,并真正形成一派,承上启下,为北宋词坛开创一个时代。

《全宋词》有词2万余首,共收录李煜词44首,对一个与宋为敌的亡国之君来说,其比重相当大了。

李煜是词人里title最高的,是皇帝里写词最好的,说是千古词帝不过分。


甲申十七年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哀艳凄婉,深情流露,自成一篇千古绝唱。

还有虞美人,相见欢,每一首都是堪称绝唱的名篇。

千百年来,他留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便是一个词人。只是他很不幸,恰巧是南唐的国主,更不幸的是,南唐在他的手里走向了灭亡。于是他的身份又变了,成了一个诗词写得很好的、国家治理得很差的亡国之君。

公元961年,李煜在金陵登基。从此,这个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想做一个毫无羁绊的隐士,走向乱世的政治漩涡,开始了他这令人惋惜的诗词帝王生活。

登基即位不思朝政,吟词舞墨,夜夜笙歌,自削国号,向虎视眈眈的赵匡胤连年纳贡,妄凭长江天险,以图苟安。

而此时的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已经有两个年头了。长江北面的这位宋朝皇帝依靠强大的军事实力,野心勃勃,他从来都没有想过与南唐划江而治。

尽管李煜在登基之初便派中书侍郎入宋进贡,但宋朝的军队还是来了。

要换作是一个励精图治,发奋崛起的皇帝,依靠长江天险,未尝不可与宋军形成持久战。

但这位不精于帝王之道的李煜终究抵不过实力强盛的宋朝军队,很快便打到金陵城下。之后也就一年多的时间,原本打算誓死不做亡国奴的李煜,在兵败之时却有点不敢死,携带群臣家眷出城投降,他的政治生涯走向了终结。

他写了一首《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来表达他的悲愤交加,亡国心情。

陆游评价他:后主天资纯孝......专以爱民为急,蠲赋息役,以裕民力。尊事中原,不惮卑屈,境内赖以少安者十有五年。然酷好浮屠,崇塔庙,度僧尼不可胜算。罢朝辄造佛屋,易服膜拜,以故颇废政事。兵兴之际,降御札移易将帅,大臣无知者。虽仁爱足以感其遗民,而卒不能保社稷。

纳兰性德说: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质重,李后主兼有其美,更饶烟水迷离之致。

所以说他的词在中国历代大小皇帝中造诣最高,政治能力却差得可以。





孤舟码头


李煜,字重光,号钟隐,是南唐第三任国君,史称李后主。李煜才华横溢,工书善画,能诗擅词,通音晓律,是被后人传诵的“千古词帝”。他性情温和,本无心争权夺利,一心向往归隐生活,登上王位完全是个意外。他痛恨自己生在帝王之家,无奈命运如此安排。还记得那句“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就是这句让我认识了李煜,感觉到了无人能超越,让我感觉他在作词这方面无人能敌。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又是一首悲情至极之词,是这位悲剧皇帝的绝笔。据说李煜七夕作乐,写下这首表明自己每天过着以泪洗面的生活,发出春花秋月何时了?的悲号,投降宋太宗后,李煜觉得自己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宋太宗得知他写的这首表达不满怨气的词后,赐药毒死李煜。

除此之外,李煜还有一首亡国后感伤追忆过往的悲哀之词《浪淘沙》,情深语痛,让人泪奔不止,值得我们细品背诵。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好一句别时容易见时难,这让我想起《红楼梦》里资助贾雨村上京赶考的神仙一流人物甄士隐,甄士隐一片好心资助贾雨村,不曾想过中秋节的一顿晚宴成了他与贾雨村最后的晚餐,直到多年之后二人才得以相见,真真是别时容易见时难。

不独甄士隐与贾雨村,现实生活中,我们与自己的亲朋好友何曾不是有过这种别时容易见时难的伤感回忆呢,“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多么伤感又让人无奈的回忆,一个多情的人读到这里,每每会伤感流泪,不能自已。

可以这么说,李煜开创了“词”代的来临,使词能登上大雅之堂,无愧于后世封其“千古词帝”的称号。要知道,“词”其实是当时的“流行歌曲”,其地位无法和“诗”比。如果把诗比作“夫人”,词可能连“偏房”都算不上,顶多能算“歌妓”级别吧。本人才疏学浅,可能比喻不是很恰当,但是如果你读李煜时代之前的词,就会发现,其中大多以描绘闺中娇俏,郎才女貌,花前月下为主题,大多在酒馆,青楼由歌妓演绎,是娱乐大众的一个文化产物,也就相当于今天的流行歌曲。

正是因为李煜的影响,之后的词才能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这就相当于把相声从“天桥撩摊”搬上“维也纳歌剧院”是一样的伟大。

神都醉仙美


南唐后主李煜“千古词帝”一称绝对是毫无异议的,李煜确实是皇帝当中词写的最好的,词人之中当过的皇帝。虽说李煜皇帝当得那是相当差,但是作词绝对是顶级的。

李煜,原名李从嘉,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本来皇位跟他也没什么关系,史书上记载煜善诗文、工书画,丰额骈齿、一目重瞳,遭长兄太子李弘冀猜忌。李煜为避祸,醉心经籍、不问政事,自号“钟隐”、“钟峰隐者”、“莲峰居士”,以表明自己志在山水,无意争位。但是世事难料,不久之后太子李弘冀病死了,李璟封李煜为吴王,以尚书令参与政事,入住东宫。然后顺利登上了皇位,在之后经过一顿猛如虎的操作,最终将南唐葬送,自己也被圈禁在了北宋汴梁。

那么李煜在作词方面有什么贡献呢?

  1. 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在李煜之前,词以艳情为主,即使寄寓抱负也大都用比兴手法,隐而不露,而李煜词中多数作品则直抒胸臆,倾吐身世家国之感,情真语挚,使词摆脱了长期在花间尊前曼声吟唱中所形成的传统风格,成为诗人们可以多方面言怀述志的新诗体,艺术手法上对后来豪放派词有影响。
  2. 词境优美,感情纯真,因纯情而缺少理性节制。南唐亡国后,李煜被俘入宋,“日夕以泪洗面”,李煜直悟人生苦难无常之悲哀,真正用血泪写出了亡国破家的凄凉和悔恨;并把自身所经历的惨痛遭遇泛化,获得一种广泛的形态与意义,通向对于宇宙人生悲剧性的体验与审视,所以其言情的深广超过其他南唐词人。
  3. 语言自然、精炼而又富有表现力,具有较高的概括性。李煜善于用白描的手法抒写他的生活感受,用贴切的比喻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往往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境界,不镂金错彩,而文采动人;不隐约其词,却又情味隽永;形成既清新流丽又婉曲深致的艺术特色。
  4. 在风格上有独创性。花间词和南唐词,一般以委婉密丽见长,而李煜则出之以疏宕,如《玉楼春》的“豪宕”、《乌夜啼》的“濡染大笔”、《浪淘沙》的“雄奇幽怨,乃兼二雄” 、《虞美人》的“自然奔放”,兼有刚柔之美,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

枫叶0829


南唐后主李煜的“千古词帝”称号是当之无愧的。

即便李煜不是皇帝,他的词作水平依然是大家风范。更何况这里有一个皇帝称号的限制,那更是虽千百人,吾独领风骚


同时,李煜的书法和绘画水平也很高。


北宋虽然灭亡了南唐,又害死了李煜。但是宋朝王族对于李煜的词作水平那是相当佩服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宋徽宗的母亲在怀他的时候梦见了李后主,还引为值得骄傲之事。


像《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浪淘沙•帘外雨潺潺》等无不是经典中的经典。


无论再过多久,李煜的词依然会千古流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