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你不行,有你也不行”似乎很適合用來形容《婚姻故事》


"沒有你不行,有你也不行”,這句據說出自特呂弗但是找不到出處的話,似乎很適合用來形容《婚姻故事》。電影講述的正是這樣一種愛情中的兩難狀況——儘管我們在情感上依然需要彼此,但我們同時也深刻意識到這段感情阻礙著我們去實現個人價值。

“沒有你不行,有你也不行”似乎很適合用來形容《婚姻故事》

這就是鮑姆巴赫通過電影告訴我們的事:既有愛情無法解決的事情,也有事情無法解決的愛情。需要注意的是,這既不是為了歌頌愛情,也不是為了勸退婚姻。正因為愛情和個人價值都如此重要,這注定是一個雙重綁定的結構,並不會因為語序的變化而落入某種道德結論。選擇任何一邊都是一道深淵,而另一條未被選擇的道路則會即刻像幽靈一樣冒出,形成一個痛苦而弔詭的循環,這也是《婚姻故事》如此讓人心碎的原因。

愛情中有太多這樣的困境。很多人相信,愛情中存在著不可饒恕之事,比如出軌。然而愛情中同樣存在著不可償還之事。愛情常常讓我們想死,也在某種意義上確實殺死我們——當我們選擇了和某個人一起的人生,就是殺死了其他的可能性,可能是少睡了很多女孩,可能是放棄了心中的夢想。但是愛情又常常讓我們活過來、活下去,哪怕是在我們詛咒對方去死之後,我們依然需要抱著對方的大腿哭。這些矛盾都形象地反應在男主片尾在酒吧裡的獨唱中——Somebody hold me too close, Somebody hurt me too deep, Somebody sit in my chair, And ruin my sleep, And make me aware of being alive, Being alive.

“沒有你不行,有你也不行”似乎很適合用來形容《婚姻故事》

我們在很多浪漫愛情電影裡看到過愛情的開端。在最開始的時候,愛情是那個X factor,是無法說清一二三的神秘感覺,是讓擇偶條件清單短路的額外之物。但在《婚姻故事》裡,鮑姆巴赫拍出了愛情的終結。於是我們發現,到了最後,愛情依然是剩餘之物,是在經歷了所有的撕扯、詛咒、清算後,依然無法被抵消的東西。就像一杯茶,喝到最後,杯底仍有黑黑的渣滓、茶末,它們曾經是茶的一部分,現在卻不再有被喝的價值(事實上你也無法真正喝光一杯茶,那些剩餘物總能頑強地殘留在那裡),上海人管這個叫“結結頭”。鮑姆巴赫在片中反反覆覆地拍的那些相似的片段——半夜修門、剪頭髮、點沙拉、繫鞋帶……他在拍的正是愛情的“結結頭”。

“沒有你不行,有你也不行”似乎很適合用來形容《婚姻故事》

《婚姻故事》中那些充滿幽默和辛酸的細節,不知是否來自鮑姆巴赫本人的離婚經歷。有人說他是在前妻孕期時出軌,《婚姻故事》不過是他對於這段經歷的粉飾,也許真的是這樣。我們在影片看似公平的敘述中,仍然能感覺到那些微的偏移。女方總是更佔上風的那一個,她率先提起訴訟,掌握全局,又先一步move on。而男主,這個後知後覺、疲於應對的可憐人,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主角,他的軟弱、被動讓觀眾無法不寬恕他。電影中,斯嘉麗有各種各樣的哭泣,但是亞當司機得到的才是最關鍵的一哭。

“沒有你不行,有你也不行”似乎很適合用來形容《婚姻故事》

我們應該讓導演的私生活去影響我們對影片的判斷,或者僅僅看到了一部好片子,就去假裝無視電影背後可能存在的真實問題嗎?在這裡,我們要記住的依然是這個雙重綁定的結構,沒有一方可以掩蓋另一方。對這個問題唯一錯誤的回答,就是給出一個確定的回答。繼續煩惱,繼續困擾,對待婚姻和故事我們都應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