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野令”下发后,养殖户积压5000条蛇卖不出,怎么办?

新大风歌


“禁野令”下发后,养殖户积压5000条蛇卖不出去,怎么办?

今年出现的疫情,让人们再次开始关注野生动物的保护。其实,动物本没有错,只是人们过度捕杀,导致生态环境遭受到破坏,人们生存环境受到很大影响。


“禁野令”出台下发后,不管是人工养殖的野生动物都属于保护范围内,对于有些动物不是因为你人工养殖的就不是野生动物了,只要是禁野令名单上有的动物,不管是野生还是人工养殖的都是被保护的,不能捕杀和食用的。

显然,这次蛇类也在禁野令之类,这样原来有人工养殖各类蛇的农民也面临不能养殖的境遇。这不题主家养殖5000条蛇卖不出去,农民损失很大。


5000条蛇价值也有几十万吧,这是农民多年的心血,也可能是农民全部家当,在没有今年疫情之前,农民本想可以通过养殖蛇来发家,但是如今禁野令下发,什么都没有了,这5000条蛇还不知道处理。

农民养殖蛇其实有几种目的,一种是提取蛇毒,还有就是制作中药材,蛇全身都是宝,蛇毒价值很高,蛇还可以泡酒等等。还有一种就是活蛇可以被消费者食用,南方人比较喜欢吃蛇,蛇羹有很大的市场。

现在出台禁令,蛇不能交易,不能食用,这5000条蛇还是需要找当地野生动物保护部门申请处理,这放生数量太大,还会破坏当地生态环境,还可以出来咬人,只能找相关部门协调解决,看是否能制成干燥后的药材。

关注农民,一起学三农。


三农小黄鸭


真心佩服敢养殖蛇的人,那玩意儿我看着头皮发麻,身上发冷,所以在看见这个问答时,首先想到的是:多亏我周边农村农民没有人养殖蛇,不然的话莫说5000条,就是1000条要是放生的话,也是慎得慌。

“禁野令”下发后,有养殖户手中积压了5000条蛇卖不出去,目前一条蛇价值10元的话,也是损失50000元,是个问题,卖是肯定卖不出去了,因为没有人再敢吃这玩意了。

想当初养殖蛇,目的就是为了卖给酒店,酒店做给客人们吃,此次疫情结束后,首先是禁野令禁止继续捕蛇吃蛇这种行为,其次是酒店一时半会儿也没有人前往吃饭了。

无论如何,这些蛇的销路算是彻底没了,损失是必然的结局,那么问题来了:应该怎样合理处置这5000条蛇呢?放在手里一天就要投食一天,损失只会一天比一天加重,杀了吧,现在不提倡杀害任何动物,而且杀了干啥?浪费人力物力吗?

因此大部分人建议放生,我觉得放生也不是自己说了算的事情,5000条蛇,一下子放生在荒郊野外,会不会带来什么后果?这些都是养殖户顾忌的事情,还好这5000条蛇只是为了吃肉的蛇,若是毒蛇的话,更没办法处置。

我觉得应该先上报有关部门,让负责这块的领导们帮忙出个主意,看看怎样放生,选择什么时间放生,在哪里放生,为了没有后续麻烦,应该让这些部门先进行研究,然后协助一起处理蛇,毕竟遇到这种事情,农民养殖户慌了神,不知道、不懂得如何处理。

单单只是损失钱财也就认了,可别等放生以后会继续制造出别的麻烦事,那可是农民承担不起的责任,据说已经有养殖户的蛇被林业部门前去把蛇没收并放生。

看来放生是这5000条蛇的最好结局,目前该养殖户需要做的事情就是:不要心疼损失的钱财,别妄想将来蛇还会被买卖,赶紧找相关部门协商,看看怎样放生这批蛇吧。

处理完蛇抓紧时间找工作或者养殖别的物种,继续为了生活奋斗吧。


悠然见东山


这个禁止、禁食野生动物交易的限令真的给很多特种养殖一个重击,因为限令颁布的比较急,一些正在养殖的农户,对于手里的人工养殖野生动物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就像题主说的这个5000条蛇来说,因为是野生动物,既不能食用也不能买卖,这真是难倒了我们农民,那么还有其它的解决办法么?小农人就在这里给您提三个方法,希望能够帮到您。

一,联系制药公司

蛇的很多部位都可以制成药品,蛇胆、蛇蜕、蛇毒、蛇骨都是一些中药的重要成分,对于一些关节不好、总有头痛、或者有跌打损伤的都可以利用蛇的这些部位进行制药,当然了你一定要找那种有正规资质的制药公司,因为他们可以提供一些手续来收购你的蛇。

二,申请补助

在禁止野生动物交易的法规颁布以来,很多地方为了善后特种养殖户的利益,都会利用帮扶资金进行回购或者帮助其转型,所以你这个情况可以找当地林业部门后者野生动物保护部门来申请,他们是放生你的蛇或者怎么处理你的蛇就无需用你操心了,你只需拿回补偿即可。

三,自行放生

这个也是最后没有出路的方法了,总不能把5000条蛇一直养着浪费资金和人力,所以为了止损可以进行放生,分布几个区域进行放生,最好找人烟稀少或者交给一些林业部门进行放生,虽然损失比较多,但不放生的话损失会更多。

以上就是小农人能够想到的比较切合实际的三种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您,5000条蛇的成本少说也要在100万左右,这是一个大事情,一定要做好规划,切莫冲动,最后祝您好运!


布衣小农人


“禁野令”下发后,养殖户积压5000条蛇卖不出去,怎么办?

看到这样的结果真是替养蛇的农民担心,农民养殖创业不容易,如今5000条蛇卖不出去,损失是很大的。



新一轮“禁野令”出台在什么样的背景夏呢?都是源于今年1 月份以来的新冠疫情,很多专家认为这次疫情是野生动物是中间宿主,正是人们捕捉食用野生动物而导致的。疫情给我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如今还在全球爆发,带来的损失不计其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新版野生动物保护法出台了,随后就具体下发了“禁野令”,蛇就是禁野令其中的动物,这也意味着蛇是不能养殖,蛇也是不能交易的,更不能食用了。

题主说到的如今还有5000条蛇卖不出去,在严格的禁令下,现在人们“谈蛇色变”避而远之,原来喜欢吃蛇羹的人们也不能吃了,蛇已经被纳入保护动物了。



在这里人们可能不能理解野生和人工到底怎么区分?还有人说,我家养殖的蛇已经是人工繁殖的第四代了,怎么还是属于野生的。其实,我们也不要去纠结这些,现在禁野令是以动物单品为标准的,不分野外和人工养殖的。就拿题主养的蛇来说,不管是你养殖了几代蛇,只要认定蛇是保护动物,都是不能养殖的。

5000条蛇,怎么处理还真是一个问题,如果全部无序放生的话肯定不行的,我们还是要去找对口部门协调解决,赶紧把这5000条蛇弄走。



我是三六五平凡之路,请关注我,我们一起进步。


三六五平凡之路


今年很多特殊养殖户都遇到了很大困难。就拿养蛇户来说吧,现在可谓进退两难了。像题主说的,这5000条蛇可是烫手山芋了,卖不动养着每天要消耗不少成本。

有些人建议说把这些蛇放生了。我觉得把这5000条蛇放生是最愚蠢的做法,很可能还会给自己惹来不少麻烦。为啥这么说呢?



1:题主没说这5000条是啥蛇,不同的蛇在市场上售价是不同的。比如眼睛王蛇,眼睛蛇,五步蛇等这些名贵的蛇,成蛇上市一条少说都有几百块。这5000条蛇的价值可是上百万块的。

哪个养殖户会不心疼,有那么大的魄力,把上百万块钱的蛇说放生就放生呢?

2:5000条蛇,像眼睛王蛇,这种剧毒的蛇,放生时一定要远离村庄,那么就需要养殖户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去深山老林里放生了。这部分成本,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本身养殖已经亏本得血本无归了,还要再花费一笔大费用去放生吗?



值得注意的是,私自野外放生了那么多毒蛇,很有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巨大影响的,到时可能会给放生者带来麻烦。而且,这么多毒蛇也会对附近村庄的人畜构成风险。如果有人畜被毒蛇咬,养殖户可能会有麻烦,会不断有官司打。

3:人工养殖的蛇,和野生的蛇不一样。人工养殖的蛇,很难在野生环境下存活。所以,这5000条放生的蛇,很可能只有一半存活。这和养殖户放生的愿望有冲突。

所以,总的来说,把这5000条蛇野外放生了,是最愚蠢的行为。

那么不能放生,这5000条蛇应该怎么办呢?我的建议是这样的。先区分自己养的蛇,是否有药用价值。

像眼睛王蛇,五步蛇,乌肖蛇等具有药用价值的,养殖户可以把这些蛇从食用转成药用,也就是卖给药商。这就需要养殖户自己去寻求新的市场了。据我所知,像乌肖蛇这种药用价值大于食用价值的,卖给药商比卖给食市场还值钱。

如果养殖户养的这5000条蛇,是水蛇等,没药用价值,纯粹就是用来吃的。那么,我建议可以先养着,等过段时间再看看有没有更有利的处理方式。

这5000条蛇,怎么养才更节约成本呢?我建议先把蛇喂饱,然后放进低温冰库,让蛇冬眠了就很长时间不会进食了。这总比现在放生,或者把蛇打死更划算吧。

大家觉得这5000条蛇,怎么处理才更好呢?欢迎下面留言,给题主出主意。


村哥小凡


5000多条蛇确实比较可怕,尤其是广西地区,竟然有些人养殖的有眼镜蛇、五步蛇、银环蛇等,这些蛇它的毒非常可怕,如果贸然的放回归自然,不说他的生存能力如何,如果在饥饿至极,攻击人的可能性也非常大。因此不能贸然放回自然,但是妥善处理又成问题。

野味的处置情况

①寻找当地农业农村局:找当地的这些部门处理,或者是索要赔偿都是理所应当的。因为根据上面的指示,各级部门必须要拿出来一个妥善的处理方法,不能让养殖户赔的钱太多,但是如果贸然处理出了问题,谁负责?

如果你放回归自然,咬伤了别人你负责吗?但是现在养殖又不合法。因此你可以让农业农村觉得给你出一条明路,如果是回归自然,那要放回哪里,出了问题谁负责,这个必须要讲清楚。

②申请补助赔偿:我感觉这个补助赔偿申请也比较做难,有些地方说让养殖户自行处理。可是又没有给缓冲期,如何自行处理?有些地方急于扑杀的野生动物30%的赔偿标准,关闭一个有规模的养殖场给予6万元的赔偿,可是这毕竟是某些地方的一些赔偿制度,究竟能不能落到实处,还有待验证。

因此在我看来,野生动物可以禁止,但是这个赔偿的标准一定要有,而且必须要落到实处。不能总受伤的,是我们农民吧?蛇的养殖虽然不能作为食用,但是如果可以的话,可以将它加工成钱包之类的,或者是腰带,经过彻底的高温处理,以后也是无毒的,这样的措施,我感觉当地应该可以考虑。


聚焦三农了解事实


确实这个事情不好处理,我们这边有专门养殖野鸡的,“禁野令”下发后养殖的野鸡只能够含泪处理。其实在“禁野令”没有下发前,我们这边就出现了一定的苗头,不少养殖户就开始低价处理,把野味在本地销售。当然现在肯定是不提倡此种做法,但我觉得您也可以从以下层面出发来把损失到最低。

蛇的处理方式之一

首先是可以将其捐献给医疗、环保机构。5000条蛇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但我肯定这么多蛇应该是不止一个种类,由此您可以分种类将其捐献给需要的部门。这样虽然无法得到收入,但至少达到了不销售、不外流的目的,而且也算是自己为防疫事业做出了贡献,可以说是三全其美。

蛇的处理方式之二

放回大自然。当然这个放回大自然肯定是讲究方式方法的,5000条蛇对于局部生物链就可以产生影响,由此咱们得分散来放生。我想您可以联系当地有关的部门,拉大范围放生蛇,比如A地区放生500条,B地区放生300条这样,由此不会对当地生态和生物链产生较大的影响,且即使产生影响也能够自我调节。

蛇的处理方式之三

直接宰杀掩埋。前两种处理方式,指不定还得您自己出钱,由此倒不如直接就地宰杀还省钱省时间。当然就地掩杀和埋葬的过程肯定是心理滴血的,这个时候您自己得承担得住,为了避免过大的心理压力,可以请别人灭杀,自己远离现场。

其实不管哪种处理方式,对于农户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损失,由此相关部门也应该想好相应的措施,对于那些正规养殖户给予一定补贴。


爱茶者九号


蛇肉在北方地区并不受欢迎,很早以前,去南方吃过一次蛇肉,当时不知道,吃完以后才被告知是蛇肉,让我胃“哆嗦”了好几天。


以前私下人工繁殖养蛇,地域特色小众化,属于合法的特色养殖业。但是现在不行了,不让养殖蛇了。“禁野令”出来以后,蛇被规定属于不能私下养殖的一种动物,那么,对于养殖有五千条蛇卖不出的问题,该怎么办呢?



其实说实话,今年这次疫情给大家一个深刻的教训,即便不出台“禁野令”,一时半会儿之内,吃蛇肉的人也不多。在此环境下,养殖户应该做好改行的打算,把蛇交给相关部门,放生吧。当然了,如果搞的是特种养殖,比如说提纯蛇毒用于医疗,可以跟当地相关部门沟通,做妥善处理。

保护生态环境,创建良好的生活条件,饮食健康的食品,是人类追求居住和生活的目标。在健康面前,由于有些人的饮食嗜好:吃老鼠、吃青蛙、吃蛇、吃蝙蝠、果子狸、穿山甲等等野生动物,没有人类不敢吃的动物。结果往往因为吃野生动物,恶化生态环境,还给很多人们健康带来问题,造成疫病,这点非常让人愤怒。所以,这些陋习在大家的呼吁声中,会被逐渐禁止;而那些养殖野生动物的人,赶紧退出来为上策。


三农的高度


现在禁野令下发后,养蛇厂有5000条蛇,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其实这也是很愁人的问题,蛇每天都要吃食物,想卖还不让卖,实在是没有办法,求助媒体给出出主意,想办法把这些蛇处理掉,听说一条蛇值100块钱,5000只乘100元等于50万块钱。如果真把它们放生还真是不小的损失。

但是有这次禁野令,国家出台了这个政策,养蛇场就得响应号召,把这批蛇处理掉,再改行干点什么,但是养蛇场的老板,当初他们办养蛇厂,是有特种执照的,是经过有关部门批准的,再说养蛇场的老板,他们也是上保险的,这就说明有很多部门,保他们的养殖的利益,这就跟有关部门进行协商,看看这批蛇怎么处理,叫他们给你们出出主意,毕竟有合法的养殖手续,还可以到保险公司去,保险公司也会给你们一定的损失。

这就牵扯到蛇的处理问题,这5000条蛇怎么处理呢,我想不管有毒没毒,他们终归是蛇类,蛇类它是对医药部门有用处的,跟有关部门进行协商,叫他们出面把这些蛇卖给药厂,也是可以的,有些药厂正需要这些蛇制成药物,好供人们治疗使用,这也是变废为宝一个途径,药厂他们都有烘干处理器,如果把这5000条蛇,用烘干处理后,在进行储存使用,也是可行的办法。

都说把这些蛇放生,但是养蛇场的蛇,他们经过人工饲养后,逐渐退化它的野性,如果把它们放生以后,它们没有生存能力,有可能被别的蛇类吃掉,这样就好比给别的蛇类,送去鲜美的食物,放生这个途径,我想还是不可取的,卖给药厂是最佳的选择,跟有关部门们进行协商解决,这是现在的解决办法。


三农刚子


既然“禁野令”下发了,就应该坚决做到令行禁止,不得再养殖、出售、食用野生动物。当然,养殖户养殖的蛇是在“禁野令”之前养殖的,现在“禁野令”下了,不能出售会给养殖户带来损失,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

一、联系捐赠给科研单位、医药公司、公园。

养殖户将库存的蛇捐赠给这些单位,不管是用来科学研究,还是用来制成药品,亦或者用来观观赏,都可以达到不售卖、不食用的目的,而且使得蛇得到了合理的处理和利用,我认为是最好的处理方式。

当然这些单位在接收了养殖的蛇之后,给予养殖户一定的合理补偿也是可以的,毕竟养殖户在前期养殖过程之中是有投入的,给予合理的补偿可以减少养殖户的损失。

二、针对养殖户出台一系列的转移就业优惠政策。

为什么要养殖户出台一系列的转移就业优惠政策呢?因为养蛇在属于特色养殖,在以前不仅不禁止,反而有些地方是鼓励的,因此养殖蛇的养殖户遍布全国,是一个很大的群体。

加之在以前的特色养殖中,不仅仅有养蛇的养殖户,还有从事其他野生动物养殖的养殖户,比如,养野猪的、养竹鼠的、养山鸡的等等。

“禁食令”不仅仅禁止的是蛇的养殖、销售、食用,其他的野生动物同样也会被纳入“禁食令”的范畴,这么算下来,以前整个从事特殊养殖的群体就更大了。

以前没有禁止,现在突然禁止了,势必会给这些特色养殖户带来沉重打击,所以说应出台一些优惠政策,以帮助他们实现转移就业。

三、不建议盲目野外放生。

5000条蛇不是小数目,而自然环境是平衡而脆弱的,在没有论证的前提下盲目放生野外,就有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影响,所以不能将5000条蛇盲目的野外放生。

如果5000条蛇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的话,建议当地应给养殖户一定的补偿,然后做无害化处理。

可以参照我们这里的“渔船上岸”政策,我们这里为了保护水源,为了补偿渔民不能捕鱼的损失,出台了“渔船上岸”政策,只要是渔民放弃渔船捕鱼,将渔船上缴,会根据渔船的大小给予一定的补偿,很好的解决了此问题,值得学习借鉴。

综上所述,我认为“禁食令”下发之后,就要坚决的贯彻到底,那就是不养殖、不销售、不食用,但是对于养殖户面临的实际问题也要认真对待,怎么处理以往的库存,像这5000条蛇的问题,可以捐赠给有资质的单位后给予一定的补偿,或者由当地补偿后无害化处理,并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帮助养殖户实现转移就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