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菲尼迪在華髮展觸底 “參戰”電動市場恐成炮灰

進入中國市場15年,英菲尼迪身陷桎梏難以脫身。

2006年進入中國市場,2012年成立東風英菲尼迪宣佈國產,2014年11月首款國產車Q50L上市,2015年3月,第二款國產車型QX50上市。英菲尼迪成為了日系三大豪華品牌中國產化用時最短的品牌。

在國產之前,英菲尼迪在華銷量已經連續增長,而在國產後的第一年,英菲尼迪在華累計銷量達40,188輛,同比增長33.8%。 當時勢頭正盛的英菲尼迪喊出2018年銷售10萬輛的目標。

英菲尼迪在華髮展觸底 “參戰”電動市場恐成炮灰

然而,起得早卻趕了晚集,英菲尼迪國產6年來,品牌知名度持續走低,銷量不僅未曾突破過5萬輛,而且呈現連續不斷下滑趨勢,在2017—2019期間,銷量分別是48,408輛、44,407輛、35,035輛。

反觀其餘二線品牌,凱迪拉克先於2018年首次完成20萬輛突破後,2019年,雷克薩斯也相繼邁入20萬年銷大軍中,同年,沃爾沃也達到15.4萬輛,連續6年增長。

在今年1月份,因去年同期基數小,英菲尼迪在華實現增長,售出3,103輛,同比增長4.3%。值得一提的是,9款車型的總銷量甚至不及主流豪華品牌單款車型的銷量,1月份,凱迪拉克XT5銷售6003輛,沃爾沃XC60售出3615輛。

具體來看,全新QX50售出1723輛,同比增長16.4%,排名乘聯會高端SUV第九,Q50L銷量為999輛。而這兩款車型增長的很大原因是來自大額優惠。

英菲尼迪在華髮展觸底 “參戰”電動市場恐成炮灰

“以價換量”並不是長久之計,這大大傷害品牌形象。就連二線豪華市場“龍頭”凱迪拉克也曾深受其害。此前,凱迪拉克品牌一直對標BBA,但由於品牌方面的弱勢,便開始打價格戰。從此,凱迪拉克在中國市場就陷入新車上市消費者持幣觀望,過段時間就降價,降價再下手的惡性循環。而推出CT5後,凱迪拉克不再參與價格戰,情況才有所改觀。2019年,凱迪拉克年銷量為21.25萬,今年1月銷量為1.96萬輛。

在現在市場,產品力才是制勝關鍵。就如雷克薩斯,近兩年在華風頭正盛,其在銷售終端非但沒有優惠,熱銷車型反而還要加價購車。正是憑藉全車系進口帶來的質量和品控優勢,雷克薩斯贏得了相當多中國消費者的信賴,僅用三年時間就從10萬輛跨越至20萬輛,創歷史新高。

縱觀英菲尼迪,推出2款國產車型而選擇停滯產品線更新,直到2018年推出全新換代QX50。而在其後國產的凱迪拉克、沃爾沃的國產車型已經達到9款之餘。

同時,英菲尼迪質量問題成災。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的數據顯示,自2014年東風英菲尼迪成立以來,東風及日產在華共發起14次召回,召回英菲尼迪車輛總數總量高達86,560臺。

除了產品層面的缺陷,英菲尼迪近年來頻繁的人事變動也是其不斷邊緣化的原因。在兩年時間,英菲尼迪已經連換三位全球總裁,今年4月1日第三位全球總裁邁克·科勒蘭將正式上任。而在英菲尼迪中國區,其變動也是很頻繁。

2016年陸逸赴任東風英菲尼迪掌門人,2018年末離職加入奧迪;2019年3月1日才由毛力民接任英菲尼迪中國區董事總經理、東風英菲尼迪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結束群龍無首的局面;2019年7月1日,高政浩出任東風英菲尼迪汽車有限公司執行副總經理一職。

英菲尼迪在華髮展觸底 “參戰”電動市場恐成炮灰

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全球舞臺,英菲尼迪軍心似乎都沒有穩定下來。軍心未定,公司運營將是難上加難。2018年,英菲尼迪就定下未來5年投入5款國產車型的規劃,但時間已經過去一年,並未聽聞新車消息,在去年毛力民上任後,其將未來主要發力方向定位電動化,但目前豪華市場,雷克薩斯混動車型已經形成市場,一線豪華品牌奔馳EQ系列、奧迪e-tron系列已經上市,特斯拉國產Model 3也完成首批交付,英菲尼迪電動化後恐怕是出師未捷身先死的結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