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入木三分”的功力怎麼造就的?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

王羲之這個人物我們是特別的熟悉了,在中學歷史中我們學過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就是出於他手。與王羲之有關的典故若干個,比如說:“書成換鵝”、“入木三分”、“東床快婿”等等。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入木三分”這個典故,看看的這個功力是怎樣造就的?

王羲之“入木三分”的功力怎麼造就的?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

王羲之熱衷書法,自小對書法就情有獨鍾,學字、練字總能讓他廢寢忘食。他們琅琊王家是東晉貴族,也是書法世家。父親王曠就藏有不少書法的相關書冊。王羲之才七歲時就善於書法,十二歲那年,他在父親的枕中發現了一本《筆說》,是前人寫的書法理論,就偷偷地讀起來。

父親知道了就問他:“你怎麼來竊取我的秘藏呀?”王羲之笑而不答。

父親覺得他還小,所以沒有讓他看。

母親說:“我看《用筆訣》,恐怕也不能藏秘了,你別看羲之小呀。”

王羲之“入木三分”的功力怎麼造就的?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

父親對羲之說:“等到你成人,我會傳給你。”

王羲之拜請父親馬上把書給他學用,說等到他成人,恐怕要錯過學習的好時機。

父親聽了很高興,就把書給了他。不到一個月功夫,他的書法便大有進境。

過了不久,當時的書法名家衛夫人,也是王羲之的老師,見了他寫的字後,便告訴太常王策說:“此兒必定看了《用筆訣》,最近看他寫的書法,已經具有老成的智慧了。”

王羲之不僅有寫書法的天賦,而且練字非常的刻苦。他曾經在池塘邊練字,每次寫完,就在池塘裡洗筆硯。時間一久,整個池塘的水都變黑了。無論休息還是走路,他心裡總是想著字的結構,揣摹著字的架子和氣勢,不停地用手指在衣襟上划著,時間久了,身上的衣服也劃破了。

王羲之“入木三分”的功力怎麼造就的?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

他曾書《蘭亭序》三十三次、《黃庭經》三十七次,寫後,空中傳來話語聲說:“卿的書法感動了我,更不用說感動一般人了!我是天台丈人。”天台丈人就是前輩書法大家鍾繇。

有一年冬天,皇帝將舉行北郊的祭祀時,令王羲之在新的祝版上書寫祭祀的祝禱文。當工人接著要削板時,發現王羲之的筆跡竟然入木三分,其遒勁筆力赫然可見。

王羲之“入木三分”的功力怎麼造就的?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

這就是“入木三分”典故的來歷,後人引申成“入木三分”這個成語,形容人寫文章或說話非常深刻。

從王羲之“入木三分”的功力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成功不僅僅是靠他的天賦,後天的努力也是十分重要的,況且我們沒有王羲之的天賦,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努力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