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歲神童“功力”震驚國人:父母的層次,決定孩子的未來

拉開人與人之間差距最有效的方式是什麼?

我敢說,是閱讀量。

還記得剛剛落下帷幕的《一站到底:江南詩詞大會》嗎?

年僅8歲的參賽選手李泊廷,以一敵四,帶領上海隊奪下桂冠。

不僅如此,他還與另一位牛娃聯手挑戰30聯“飛花令”,連撒貝寧都直呼“想不出來”,他們卻挑戰成功了!

8歲神童“功力”震驚國人:父母的層次,決定孩子的未來

不僅如此,這位8歲小男孩廣博的知識儲備,連成年人都自愧不如。

網友誇他是“神童”,可李泊廷的媽媽卻說:

哪有什麼“神童”,只是家裡人比較注意培養他的閱讀習慣而已。

從兩三歲開始,家裡人就唸繪本給他聽。

現在每天早晨一起床,泊廷就會自己主動找書看。

時間一長,書就成了他最喜歡的“玩具”。

當同齡的孩子還在追著看動畫片,要買好看的衣服鞋子,他已經沉迷書海,和朱自清、巴金交起朋友了。

無獨有偶。

“國民才女”武亦姝,去年9月,成功拿到清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可以享受國內頂尖的教育資源。

8歲神童“功力”震驚國人:父母的層次,決定孩子的未來


談起武亦姝的教育,她媽媽說:

從1歲半開始就帶著孩子進行閱讀啟蒙,先從有趣的神話故事繪本,再到唐詩三百首,一步步拓展閱讀量。

正是由於從小一點一滴的積累,她才能夠做到厚積薄發,一鳴驚人!

如果,你家裡有小孩,不妨平時就多帶他看幾本吧。

小時候的閱讀習慣,將會是孩子受益一生最好的禮物。

我的一個朋友張姐跟我說了她的困惑: 女兒八歲,二年級。 自女兒出生之後,她一直在家帶孩子。 她和老公一直在鑽研“如何才能高質量地陪伴孩子”的方法。

不過,每當暑假、寒假來臨之時,她都如臨大敵。一提到上學膽戰心驚,一提到放假雞飛狗跳。 她一籌莫展、滿臉驚悚地提醒我:“田兒,暑假就要來了!” 我微笑回答:“姐妹,這不挺好的嘛,暑假嘛!你可以抽時間多陪陪孩子。” 張姐聽到我的話,一向鬧騰的她忽然安靜了下來。

最近,她報了一門課程,每天都得花時間學習,得讓女兒自己玩一會兒;

她做飯的時候,得讓女兒自己玩一會兒;

在不能外出的日子裡,她忙著做家務,得讓女兒自己玩一會兒;

……

可是,玩了不到兩分鐘的女兒,就會跑過來說:“媽媽,我好無聊。”

然後,就坐在沙發上發呆。 張姐最看不得女兒發呆,不得已讓孩子寫完作業之後,看電視、打遊戲。

但這樣一來,張姐就開始擔心孩子的視力,會不會近視?擔心孩子玩的時間多了,會不會失去學習的興趣? 張姐最大的困惑:孩子怎麼就失去了自己玩兒的能力?

百般不解的她,整天神經兮兮的:

孩子怎麼在發呆?

要是這樣下去,孩子有了心事,可怎麼好?

無聊不是浪費時間麼?別人家的孩子都在學習……

中年老母是不是哪裡做得不到位?

沒有盡到讓孩子高興的責任!

我連忙安慰張姐說:“姐妹,你大可不必自責。”

8歲神童“功力”震驚國人:父母的層次,決定孩子的未來


其實呢,這是一箇中國家庭的普遍現象—— 當孩子說“我好無聊”就要注意了,這句話的潛臺詞: 媽媽,我不想動腦子,你要負責我開心。 現在的孩子,都是被父母倍加呵護的,孩子們早已經習慣了被安排、被陪伴,把負責讓自己開心當成了父母的責任。 看見張姐在靜靜地聽我說話,我就將手機裡百萬家庭都在閱讀的“給孩子的100本經典書單”分享給了張姐,說:

“我也是一個媽媽,我自己的孩子也在聽。孩子無聊時,不妨聽聽書。” 張姐點了點頭。 兩週後,張姐打電話,約我出來聊一聊。 張姐容光煥發,沒再為孩子的事情發愁。

張姐說:“原本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沒想到孩子的生活一下子豐富了起來。” 一開始,張姐每次聽到孩子說無聊的時候,就和孩子一起進行親子閱讀,陪伴孩子聽書。 一個星期後,孩子的眼睛變得炯炯有神,再也沒有跟張姐抱怨無聊。

看到媽媽忙,就自己待在一旁聽書,偶爾發出一兩聲童真的笑聲。 張姐感嘆說:“沒想到聽書可以讓孩子擁有一個強大內心,不怕自己玩了!”

孩子聽了《夏洛的網》,內心世界一下子豐富了起來。

孩子羨慕蜘蛛夏洛和小豬威爾伯的友誼,在媽媽的幫助下,她跟小夥伴分享玩具,她不再感到孤獨。

孩子聽了《小王子》,擁有了天馬行空的想象力。

她不再感到無聊,學會了與自己相處,擁有了愛與幸福的能力。

孩子從書裡面獲得了快樂和成長,也收穫了無邊的想象力。 媽媽再也不用擔心孩子陷入無聊的黑洞了。 羅素說:

“孩子必須要利用想象力和自身能力來克服無聊。”

在聽書的過程中,孩子至少會明白: 不用什麼事情都依賴父母,我聽書也可以擁有無邊的想象力,並且這很好玩。 正如三毛所說:

“唸書不為任何人,唸書只為自己高興。”

讓孩子愛上讀書,才是一個媽媽送給孩子度過生命無聊時期的最佳禮物。

我有個朋友,兒子讀小學五年級。

在我印象中,這個孩子就是一個開心果,總是笑嘻嘻的。

從來沒有見過他不開心超過2分鐘的。

他特別討人喜歡,開口就笑。

笑容會傳染,大人帶他一起玩,心情也會莫名地好起來。

閨蜜蘭姐向我吐槽,這孩子這麼樂觀,想生氣都不行。

事情是這樣:

昨天呢,小男孩的一次隨堂英語測試不理想,蘭姐本來想借題發揮,好好教訓一下孩子。

蘭姐繃著臉,坐在客廳裡等兒子回家,想起老師的叮囑,她準備做一個嚴肅老母。

結果孩子回到家,畫風急轉。

兒子還沒等她開口,就跟媽媽說自己有點沮喪,但後來想了想也沒什麼,不就是一次模擬考試嘛?

轉念一想,考得不好才能暴露出來自己沒有掌握的地方,接下來只要把它們一一攻克,期末考試就不會出錯了。

小小年紀就懂得調整自己的心態,把嚴肅老母感動的是涕淚縱橫,忍不住想要誇孩子兩句,這有理有據的,心態好,樂觀。隨誰?隨媽!

8歲神童“功力”震驚國人:父母的層次,決定孩子的未來

其實,孩子不是一開始就這麼樂觀的。

蘭姐告訴我:

“兒子執拗,不碰南牆不回頭,愛鑽牛角尖。” “兒子做錯了事,不解決問題,自己躲在屋子裡哭鼻子。” “兒子總愛說‘媽媽,我不會做這個事情’!”

我忍不住問閨蜜:“蘭姐,你的孩子現在心態這麼好,是不是有什麼秘訣?”

閨蜜點點頭,告訴我:

“想讓孩子做到真正的樂觀,就要讓他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

“因為這個書單,孩子學會了接受。”

蘭姐指了指我手機上的“給孩子的100本經典書單”。

每一個樂觀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聰明的媽媽。

為了擴展孩子的視野,孩子開始了聽書:

第一週,孩子聽了《夏洛的網》《窗邊的小豆豆》《追風箏的人》……

他明白了原來弱小的蜘蛛,也有處理不完的煩心事,為了救一頭豬,會想盡各種辦法……

原來作家黑柳徹子上小學時,也有這麼多問題呀……

他知道原來樂觀是一種態度,生活中還有很多好朋友…… 孩子聽書的第一個月,一下子開朗了起來,會跟爸爸媽媽聊名著裡面的故事,從不同的角度思考,越來越樂觀,微笑傳染了整個家庭。

蘭姐感嘆:“有時候大人面對生活的態度,還真的不如一個孩子樂觀呢!”

其實,養育一個樂觀的孩子不難。

首先,要轉變孩子的思維,不再消極、退縮、抱怨。

而讀書就是最快又有效的方式。

正如高曉松所說:

“生活不會虧待愛讀書的孩子,生活也不會虧待愛笑的人。”

所以,不妨給孩子播種一顆樂觀的心,收穫積極的心態。

生活就像一本書,在以後的日子裡,孩子翻閱時,可以輕快流暢,在一切事都不妙時,仍能保持微笑。

父母的一生中,孩子的事情無小事。 培養孩子處理無聊的能力和培養孩子樂觀的心態,越早越好。 4-12歲是孩子的啟蒙階段。 多倫多大學心理學研究表明: 啟蒙階段,孩子的閱讀能力越強,孩子隨後的學習能力越強。 越早地給孩子播下讀書的種子,他的行為、習慣,以及性格,乃至命運也會越早地改寫。 正如美國哲學家威廉·詹姆斯所說:

“播下一種行為,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

讓孩子愛上讀書是媽媽能給孩子最好的庇護:

我們不去想孩子讀書能夠收穫多少知識,將來能夠取得怎樣的成功;

我們也不去想讀過的書會洗滌孩子的思想,給孩子改造得如何有氣質;

我們也不去想讀書可以帶著孩子游遍田園風光,領略異域風情,感悟怎樣的人生旅途;

我們更不去想讀書會給孩子帶來怎樣的財富! 畢竟——

腳步不能丈量的地方,書可以;

眼睛到達不了的地方,書可以;

財富裝飾不了的地方,書可以!

而且,孩子在漫長的時間裡,命運能夠到達的地方,書都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