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江区稳步推动企业有序有力复工复产

一场疫情给2020年的新春蒙上一层阴霾,但万物复苏的时刻从来不会缺席。连日来,弋江区一手抓疫情防控不放松,一手抓复工复产不停步,全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责任和担当从来不缺疫情相关企业提前复工

一声召唤,全力以赴。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位于高新区的华仁科技、奇瑞瑞弗、长江药业、达尔智能等和疫情相关及群众生活必需企业提前复工,和时间赛跑。企业的责任和担当从来不缺。

核酸检测试剂盒可用于新冠肺炎疑似患者的快读识别,对防控疫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1月23日腊月二十九,原本是芜湖华仁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放假的日子。可就在这一天,疫情蔓延,武汉封城,接到试剂盒核心原料生产订单后,为全力以赴保障供应,公司不得不紧急复工。也就是从这一天开始,整整18天,公司灯火通明,24小时不停歇。每天都有管理人员、研发人员、分析检测人员等10名员工同时在岗。怀揣着“尽可能多生产一份原料,患者就早一些被确诊”的信念,每一个人都在争分夺秒地工作。18天内,该公司顺利完成了50万份试剂盒核心原料,紧急送达试剂盒生产厂家,一刻都没有耽误。

在奇瑞瑞弗生产线上,工人们自1月26日就投入到负压救护车的生产当中。经过11天的日夜奋战,首批20辆负压救护车于2月5日发往武汉、河南等地,交付战“疫”一线。在接到第二批20辆负压救护车的任务后,公司紧急投资270万元关键设备工具,将产能从1台/天迅速提升到4台/天,有力确保了质量上乘的负压救护车于2月15日发往防疫重点地区,为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和病人送去“铠甲”。

防疫生产都很硬验收合格企业有序复工

“合格一家,复工一家;稳步推进,有序复工”。在芜湖高新区,自2月10日开始,一批批企业有序复工。一家家企业双管齐下,做到“抗疫情”和“稳经营”两手抓、两手硬。

2月中旬,中集瑞江汽车有限公司厂区内,刚刚下线的搅拌车鱼贯而出,依次停靠在指定位置。车间里,机器隆隆,焊花飞溅,一派火热的生产场景。作为高新区首家复工的企业,中集瑞江不仅将落下的时间抢回来生产,疫情防控同样也很硬。员工进入厂区,首先就要走过一条安装有红外线体温测量设备的通道。为避免集中就餐,公司要求在芜员工自己带餐,向外来员工提供盒饭,严格实行分餐制。公司还特意租住了三家酒店用于外地返芜员工隔离观察,提供无接触送餐等服务。随着一批批关键岗位的外来员工解除隔离,公司已恢复正常工作。

中航华东光电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智能人机交互设备为主的国家创新型企业。在电路装备和液晶生产车间、在24小时运转的检测中心试验室,戴着口罩的工人们全力以赴,忙忙碌碌。近日下午,经过两次额温枪和智能化体温检测,记者才顺利进入该公司生产车间,这也是每位员工每天必须经过的一道道防线。全面消毒、分时就餐、温馨脚踏式垃圾桶、免费提供车辆消毒……这些防疫举措一样也没落下。

保障服务紧跟上近900家企业恢复生产

截至2月25日,弋江区复工企业数已有866家。其中工业复工企业数320家;服务业及其他企业数546家;规上工业企业复工150家,占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的95.54%。一个个企业安全复产的背后,离不开弋江区委、区政府的稳健推动和有力保障。

记者了解到,为有序推进企业逐步复工,弋江区及时成立了由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区经信局、区发改委等23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弋江区复工复产工作领导组。对高新区进行网格区域划分,由区人社局、区科技局等7个单位联系指导区域所属1000余家企业,做好企业复工前后疫情防控工作的宣传、指导、审验、督查等工作。高新区外企业则按属地及行业管理,由各街道及行业主管部门负责。

让广大企业暖心的是,弋江区切切实实关心解决企业复工中的实际困难,积极指导企业相关政策。比如帮助50余家企业购买口罩、测温枪,解决防疫物资短缺困难。比如协调解决三只松鼠、奇瑞商用车、白马山水泥厂物流运输等问题;比如帮助明基新材料、三花等企业解决区外员工通行等问题。2月19日,弋江区人社局还提前向芜湖华仁科技有限公司兑付奖补资金21600元,这也是全市首笔兑付的定点企业奖补资金。

“统筹兼顾,精准施策,全力以赴推动生产生活秩序有序恢复”。对于有效应对疫情的冲击和影响,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弋江区充满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