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血復活”!南京憑啥?

三月的南京

春暖花開

萬物復甦

雞鳴寺路的櫻花開了

“滿血復活”!南京憑啥?

地鐵站的人多了

“滿血復活”!南京憑啥?

家門口的鴨子店排起了長隊

“滿血復活”!南京憑啥?



“滿血復活”!南京憑啥?


據南京公安部門提供的數據,去年底,南京實有人口1031.22萬,首破千萬。到3月19日,南京實有人口達1045.29萬人。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

南京全面建立“防疫+”戰時工作機制

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加快復甦

奮力奪取抓防控和抓發展的“雙勝利”


“滿血復活”!南京憑啥?



截至3月20日,南京已連續30天無新增確診病例,累計復工企業10.2萬家、復工職工214.8萬人,已復工企業職工返崗率81.2%。

1-2月,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社零等主要經濟指標降幅總體好於預期,部分指標實現逆勢增長,其中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9%,集成電路和新能源汽車工業增加值分別增長36%、18.1%。



南京,正展現出

一座省會城市、中心城市、特大城市的

強大韌性和旺盛活力

“滿血復活”!南京憑啥?

—實有人口首破千萬—


實有人口是城市當下實際的人口數,主要包括戶籍人口、流動人口,數據由公安部門統計、由人口信息管理系統自動生成,能準確反映人口實際變化情況,直接體現人口發展情況和城市活力。

近年來,南京人口規模持續增加,人口結構和質量變化不斷向好。

  • 主要構成看,截至去年末,全市戶籍人口709.82萬、流動人口321.4萬,其中經濟發達的江寧區就有流動人口近100萬。

  • 學歷結構看,去年南京實有人口中,研究生及以上學歷23.35萬人,本科137.09萬人,大專89.58萬人,大專及以上佔比24.25%,江蘇第一,全國前列。南京學歷人口占比逐年增加。



人口密度和主城區人口往往比人口總量更能體現城市的集聚力和活力。目前,南京每平方公里人口超過1500人,主城區人口達600萬,在同類城市中均居於前列。而增長最快的是江北新區,2015年新區設立以來累計增加人口80萬,顯示出國家級新區強勁的發展勢頭。

“滿血復活”!南京憑啥?

—製造業成為吸引新增人口的陣地—


南京上千萬人口中,產業人口超500萬,其中有300多萬流向服務業。在這座服務業佔比高達62%的中心城市,製造業正成為吸引新增人口不可忽視的陣地。

南京規上工業企業100%復工復產,工業用電量恢復到去年同期91.4%。

恢復經濟活力,南京製造業衝在最前面。

“南京這座了不起的城市,以有力的組織發動、完備的產業體系、堅強的企業職工,經受住了疫情的考驗。”3月18日,南京市工信局副局長陶磊用“滿血復活”來形容全市的工業生產。


“滿血復活”!南京憑啥?

“政府第一時間返還39萬元穩崗補貼!”英華達(南京)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石繼錕說,江寧區“惠企”專員隔幾天就要來一趟,幫助企業加快恢復產能。

“滿血復活”!南京憑啥?


“滿血復活”!南京憑啥?

疫情期間,南京較早出臺率先落實扶持企業政策,補貼人力中介,還在全國較早出臺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預計今年2-6月,減免社保費用將超過130億元,惠及近16萬戶參保單位。

南京現有158家產值10億元以上工業企業,152家業務收入超億元的軟件信息企業,全市工業和信息化從業人員超120萬人。目前,全市已有224個重大項目復工建設,項目建成日,又是一大波新南京人出現時。


—人才新政持續“發酵”—


這陣子,南京師範大學畢業生陳欒東正在焦急地等用人單位回覆。他把簡歷投向十幾家企業,“哪家通過了就去哪家”。所有企業無一例外都在南京。

南京租房補貼是陳欒東和同學們愛談論的話題。南京推出的“寧聚計劃”備受全國關注,連續兩年實施青年大學生租房補貼(學士、碩士、博士每月補貼分別為600元、800元、2000元)、一次性面試補貼(來寧面試即補1000元),開業補貼、創業擔保貸款、直接落戶等引才政策,惠及30多萬大學畢業生。

“穿越南京主城區的小街小巷,市民生活舒適安逸,各大產業園區平臺,你爭我趕,充滿蓬勃生機。”這是90後清華大學博士王翔眼中的南京。去年10月,南京江北新區赴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定向選聘“名校優生”,首批簽約清北兩高校21名應屆畢業生,王翔就是其一。

“滿血復活”!南京憑啥?



南京有普通高等院校53所,在校大學生80多萬人,科教資源集聚度為全國前三。


今年畢業季,南京舉措不斷。聯合南京高校相繼發佈“告用人單位書”,舉辦大型網絡線上招聘會,人才中心開通“南京人才驛站——春季空中招聘”,多家教育機構舉辦在線公益講壇,把往年人滿為患的遠程培訓和就業指導搬到直播間。



—“南京是我最願意落腳的地方”—

新冠肺炎檢測試劑盒中的核心酶原料、新冠肺炎人工智能CT診療系統、高頻交換等離子電場殺菌淨化裝置、遠程智能電子封條、口罩型號與真偽鑑定App……南京新型研發機構與孵化企業以及眾多人才企業大顯身手,早已復工在線,高科技“抗疫”顯示出南京特有的創新名城質地。

目前,南京累計組建新型研發機構近300家,孵化引進企業300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從2017年的1844家猛增到4593家。


南京已集聚140名科技頂尖專家、340名創新型企業家、2860餘名高層次創業人才,並有5名諾獎及圖靈獎得主、86名中外院士選擇在南京創新創業。


從2018年開始,南京市人社局與人力資源企業建設“人才驛站”,陸續成立國內9個城市站點和3個海外站點,為重點行業企業獵聘頂尖精英。今年,人才驛站已徵集發佈20家新研機構的人才需求信息113個,為16家新研機構匹配63名人才。

不僅僅是科技人才,越來越多的各路精英被南京吸引。中建二局華東公司的方誌強,是南京萬科G31項目的項目經理,去年6月,他才到南部新城半年,就把戶口遷到南京。“跟著項目飄了那麼多地方,南京是我最願意落腳的地方。”方誌強說。

“滿血復活”!南京憑啥?

“滿血復活”!南京憑啥?

3月21日,南京防控指揮部發出 ,宣佈在繼續嚴把入境關口的同時,市域內各類商場超市、餐飲服務、公園景區、農貿市場等場所以及地鐵、公交、出租車等交通工具,取消掃碼和體溫檢測。


南京在“兩手抓、兩手硬”的過程中,摁下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的“快進鍵”。


最危險時期,“博愛”待人

最嚴峻時刻,不“拒人於門外”

這裡是南京

“滿血復活”!南京憑啥?

零度網絡

2020.3.25(本文章來自南京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