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血复活”!南京凭啥?

三月的南京

春暖花开

万物复苏

鸡鸣寺路的樱花开了

“满血复活”!南京凭啥?

地铁站的人多了

“满血复活”!南京凭啥?

家门口的鸭子店排起了长队

“满血复活”!南京凭啥?



“满血复活”!南京凭啥?


据南京公安部门提供的数据,去年底,南京实有人口1031.22万,首破千万。到3月19日,南京实有人口达1045.29万人。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

南京全面建立“防疫+”战时工作机制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复苏

奋力夺取抓防控和抓发展的“双胜利”


“满血复活”!南京凭啥?



截至3月20日,南京已连续30天无新增确诊病例,累计复工企业10.2万家、复工职工214.8万人,已复工企业职工返岗率81.2%。

1-2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社零等主要经济指标降幅总体好于预期,部分指标实现逆势增长,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集成电路和新能源汽车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6%、18.1%。



南京,正展现出

一座省会城市、中心城市、特大城市的

强大韧性和旺盛活力

“满血复活”!南京凭啥?

—实有人口首破千万—


实有人口是城市当下实际的人口数,主要包括户籍人口、流动人口,数据由公安部门统计、由人口信息管理系统自动生成,能准确反映人口实际变化情况,直接体现人口发展情况和城市活力。

近年来,南京人口规模持续增加,人口结构和质量变化不断向好。

  • 主要构成看,截至去年末,全市户籍人口709.82万、流动人口321.4万,其中经济发达的江宁区就有流动人口近100万。

  • 学历结构看,去年南京实有人口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23.35万人,本科137.09万人,大专89.58万人,大专及以上占比24.25%,江苏第一,全国前列。南京学历人口占比逐年增加。



人口密度和主城区人口往往比人口总量更能体现城市的集聚力和活力。目前,南京每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500人,主城区人口达600万,在同类城市中均居于前列。而增长最快的是江北新区,2015年新区设立以来累计增加人口80万,显示出国家级新区强劲的发展势头。

“满血复活”!南京凭啥?

—制造业成为吸引新增人口的阵地—


南京上千万人口中,产业人口超500万,其中有300多万流向服务业。在这座服务业占比高达62%的中心城市,制造业正成为吸引新增人口不可忽视的阵地。

南京规上工业企业100%复工复产,工业用电量恢复到去年同期91.4%。

恢复经济活力,南京制造业冲在最前面。

“南京这座了不起的城市,以有力的组织发动、完备的产业体系、坚强的企业职工,经受住了疫情的考验。”3月18日,南京市工信局副局长陶磊用“满血复活”来形容全市的工业生产。


“满血复活”!南京凭啥?

“政府第一时间返还39万元稳岗补贴!”英华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石继锟说,江宁区“惠企”专员隔几天就要来一趟,帮助企业加快恢复产能。

“满血复活”!南京凭啥?


“满血复活”!南京凭啥?

疫情期间,南京较早出台率先落实扶持企业政策,补贴人力中介,还在全国较早出台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预计今年2-6月,减免社保费用将超过130亿元,惠及近16万户参保单位。

南京现有158家产值10亿元以上工业企业,152家业务收入超亿元的软件信息企业,全市工业和信息化从业人员超120万人。目前,全市已有224个重大项目复工建设,项目建成日,又是一大波新南京人出现时。


—人才新政持续“发酵”—


这阵子,南京师范大学毕业生陈栾东正在焦急地等用人单位回复。他把简历投向十几家企业,“哪家通过了就去哪家”。所有企业无一例外都在南京。

南京租房补贴是陈栾东和同学们爱谈论的话题。南京推出的“宁聚计划”备受全国关注,连续两年实施青年大学生租房补贴(学士、硕士、博士每月补贴分别为600元、800元、2000元)、一次性面试补贴(来宁面试即补1000元),开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直接落户等引才政策,惠及30多万大学毕业生。

“穿越南京主城区的小街小巷,市民生活舒适安逸,各大产业园区平台,你争我赶,充满蓬勃生机。”这是90后清华大学博士王翔眼中的南京。去年10月,南京江北新区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定向选聘“名校优生”,首批签约清北两高校21名应届毕业生,王翔就是其一。

“满血复活”!南京凭啥?



南京有普通高等院校53所,在校大学生80多万人,科教资源集聚度为全国前三。


今年毕业季,南京举措不断。联合南京高校相继发布“告用人单位书”,举办大型网络线上招聘会,人才中心开通“南京人才驿站——春季空中招聘”,多家教育机构举办在线公益讲坛,把往年人满为患的远程培训和就业指导搬到直播间。



—“南京是我最愿意落脚的地方”—

新冠肺炎检测试剂盒中的核心酶原料、新冠肺炎人工智能CT诊疗系统、高频交换等离子电场杀菌净化装置、远程智能电子封条、口罩型号与真伪鉴定App……南京新型研发机构与孵化企业以及众多人才企业大显身手,早已复工在线,高科技“抗疫”显示出南京特有的创新名城质地。

目前,南京累计组建新型研发机构近300家,孵化引进企业3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从2017年的1844家猛增到4593家。


南京已集聚140名科技顶尖专家、340名创新型企业家、2860余名高层次创业人才,并有5名诺奖及图灵奖得主、86名中外院士选择在南京创新创业。


从2018年开始,南京市人社局与人力资源企业建设“人才驿站”,陆续成立国内9个城市站点和3个海外站点,为重点行业企业猎聘顶尖精英。今年,人才驿站已征集发布20家新研机构的人才需求信息113个,为16家新研机构匹配63名人才。

不仅仅是科技人才,越来越多的各路精英被南京吸引。中建二局华东公司的方志强,是南京万科G31项目的项目经理,去年6月,他才到南部新城半年,就把户口迁到南京。“跟着项目飘了那么多地方,南京是我最愿意落脚的地方。”方志强说。

“满血复活”!南京凭啥?

“满血复活”!南京凭啥?

3月21日,南京防控指挥部发出 ,宣布在继续严把入境关口的同时,市域内各类商场超市、餐饮服务、公园景区、农贸市场等场所以及地铁、公交、出租车等交通工具,取消扫码和体温检测。


南京在“两手抓、两手硬”的过程中,摁下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快进键”。


最危险时期,“博爱”待人

最严峻时刻,不“拒人于门外”

这里是南京

“满血复活”!南京凭啥?

零度网络

2020.3.25(本文章来自南京发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