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陳講故事之患者家屬選了兩根神奇的管子……

任老爺子(化名)今年已經92歲高齡,平時身體還算硬朗。有一天他卻突然高燒、全身黃染伴右上腹疼痛不適,趕緊來到我院辦理了急診入院。

  完善化驗及CT檢查診斷顯示膽總管結石、急性梗阻性黃疸、腸梗阻、感染性休克等一大堆疾病。接到會診通知見到患者後,發現他皮膚和眼珠發黃,表情痛苦,意識模糊,肚子很脹敲著跟打鼓一樣。

  那麼現在問題來了,該如何治療呢?多部門多科室會診,講清楚各種治療手段,讓患者選。於是內科、外科、介入科等科室針對患者情況,分別闡述了治療方案。

Q:內科說:

A:“眾所周知我們內科治療,補液,抗感染,增強胃腸蠕動,灌腸通便,但不能解決膽道梗阻性黃疸。”

Q:外科說:

A:“我們可以開刀,取結石,切腸管解除梗阻,單手術技術難度不大,但是目前病人急性感染,低鉀再加上年齡大基礎病多,行外科手術治療有一定風險。”

Q:介入科說:

A:“我們是用管子,目前情況完全耐受得住局麻下經皮肝穿膽道引流術,我們的30分鐘以內的小手術。感染性膽汁引流出來以後,炎症會迅速消退,以後再考慮率處理結石。”

  這位老爺子四世同堂十幾個家屬,當時他的兒子在場,聽了醫生們的會診情況,患者兒子選擇了介入微創置管子。

老陳講故事之患者家屬選了兩根神奇的管子……


於是介入團隊為任老爺子進行了介入手術PTCD(經皮肝穿膽道引流術)引流,黃疸逐漸消退,感染得到控制,意識清醒,也能說話了。但卻一直喊肚子脹,原來是腸梗阻加重了。他的兒子對醫生高度信任,一直說:“感謝救命之恩,我相信你們的介入技術,該幹啥幹啥吧。”於是又在急診做了“DSA下消化道造影並腸梗阻導管置入。”

老陳講故事之患者家屬選了兩根神奇的管子……


  手術20分鐘後順利結束,術後持續負壓吸引,繼續灌腸促進胃腸蠕動,第三天覆查明顯好轉。老爺子說話了:“醫生,護士,我餓呀,你們怎麼不讓我吃飯呀。”大家都笑了起來,接下來解除了管子上的機關(水囊),讓老人吃一些易消化的流食,隨後連續兩天都正常進食,大便正常,管子拔除。

老陳講故事之患者家屬選了兩根神奇的管子……


知多點

  介入非血管治療技術分兩類方法:一是直接經過身體的外部開口(如口腔、鼻腔、尿道、肛門等),把介入器械送去身體生理腔道到達病變部位完成介入診斷和治療。二是直接經皮穿刺有病變的器官(如肝臟、膽道、肺、腎、骨骼等),把介入器械送去這些病變器官靶部位利用這些器械完成各種介入診斷和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