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精品自由行,请教必游景点和必吃美食?

吴少洪


您好,我是热爱旅行的苏一潞,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我2019年6月初,去过一次阿根廷,10天9飞,算是经典游。我个人觉得,以下景点不容错过:

  1. 布宜诺斯艾利斯,博卡区La Boca

    博卡区La Boca。这里汇集着五彩绚烂的房子,有着独具特色的雕塑和涂鸦,一转身就能看到跳探戈的舞者,同时这里也是博卡青年队的驻扎地。博卡区是布宜第一个港口,早期是布宜的贫民区,来自西班牙和意大利的移民汇聚于此。他们用铁皮搭建房屋,用船坞剩下的彩色油漆粉刷墙面。这些船用的油漆防水性好,经久不褪,使博卡区歪打正着变成了布宜最色彩鲜明的街区。即使后期人们生活改善了,铁皮屋被砖石墙替代了,当地人还是保留用油漆粉刷房屋的习惯。一如阿根廷人奔放热情的性格,博卡区的明媚色彩也让这片街区显得生机盎然,充满乐趣。

    而博卡区里保存雕塑最多的街道被政府命名为“卡米尼托Caminito”(西班牙语“小路”的意思)。Caminito小路的入口处,能看到阳台上有三座向人们挥手的雕塑:马拉多纳,一个从贫民窟里出来的足球巨星,国母Evita,地位卑微却成为总统夫人,他们是各自时代的传奇,但都代表着一种平民精神的胜利。

    街边的艺术家,同样用色彩渲染出博卡区的鲜艳夺目,用线条勾勒出探戈舞者的脚步,用画笔表达最纯粹的感情。艺术在这里是没有边界的。

    赤橙黄绿青蓝紫,像把彩虹泼洒在房子里,浓墨重彩又很相宜。

    走在博卡区,被色彩包围,就像身处童话世界,不由自主就想拿起相机拍下这一切,随手一拍的照片都是ins风。在这里,墙壁是画布,色彩是灵魂,艺术是恣意的挥洒。

  2. san telmo圣太摩古董街市集。博卡区是明媚喧嚣的,而圣太摩古董街市集Feria de San Telmo则带着旧时光的宁静,融进了复古的氛围里。在这样一条鹅卵石铺就的古老街道上,两侧是鳞次栉比的古董商店,路边是一排排出售手工艺品的摊位,路中央时不时有街头艺人出来表演,时光似乎都在这里放缓了脚步。你看,古董商店擦得透亮的橱窗里,一个个老物件正在诉说古老的故事,小摊位上各色各样的马黛茶杯正等着知己前来相会,街头艺术家的表演不时博得阵阵掌声,而承载着这一切的老旧建筑正见证这一切的发生。如果时间充裕,一定要来圣太摩古董街市集看看这些艺术品,寻个宝,淘个金。这里的小摊位出售古董、手工装饰品、服装、老旧的电影海报唱片和艺术品,总有一款会成为你的心头好。需要注意的是,圣太摩古董街市集只在周日开放。

  3. Bar Sur酒吧:黎耀辉和何宝荣在这里起舞

    Bar Sur酒吧距离圣太摩古董街市集很近,在地图里输入Bar Sur就能找到。因为该酒吧是很多电影的取景地,所以来自世界各地的影迷,为了心中的电影来这里朝圣。老板是个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他在电影《春光乍泄》里也出现过,目前他带着孙女一起经营酒吧。

    我们在酒吧开门营业前,跟老爷爷说明来意,老爷爷很理解地就开门让我们进来观看,而他和孙女在一旁商议酒吧的经营情况。这里是黎耀辉打工的酒吧,黎耀辉在这里招揽顾客,接待华人旅行团,现在酒吧里还挂着黎耀辉和何宝荣跳探戈的电影剧照。

    酒吧里的灯光是橙黄色的,地板砖是交错的黑白方块,店里一侧摆放着几张桌子,另一侧是吧台,角落里有一架钢琴,而店中央是空置的,这是预留给探戈舞者的。正如电影里的剧情一样,酒吧晚上会表演探戈,也为客人提供酒品和餐饮服务。这里仿佛被时光定格了,时过境迁,它却依然未曾改变,仿佛能在下一秒就穿越到电影里,跟随探戈舞者的节奏而摇摆。如果时间允许,倒是可以在这里化身剧中人,看一曲探戈舞蹈,喝点小酒,留个合影。听导游说这里的生意并不是太好,只是很多人打卡,并不一定消费。如果时间充足,还是建议来这里消费,支持一下。


  4. 伊瓜苏大瀑布。我们的第一站是去“魔鬼的咽喉” (Garganta Del Diablo)。乘坐绿色的生态小火车,大约十几分钟后到达徒步点,踩过一条弯弯曲曲的钢铁搭建的桥,就来到了“魔鬼的咽喉”。这里是伊瓜苏瀑布的主瀑布,高82米,水量极大,水流声轰响,气势恢宏。视线所及之处,全是汹涌奔腾的瀑布水,而一泻而下的瀑布水炸裂起白蒙蒙的水汽,我们站在围栏处都能感受到湿热的水汽扑面而来,似乎被水雾包围了一样。在这里,视觉听觉触觉三种感官都被激活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就是这么令人惊叹。这一刻,我们都是黎耀辉呀。

  5. 工作人员在围栏处围起了一小片拍照最佳区域,背景就是魔鬼的咽喉,供游客拍“游客照”,我们也跟风去拍照。价格是每人10美元,包括拍照,送彩色冲洗照片。摄影师用相机拍完后,旁边的工作人员会给游客一个小卡片,等坐小火车下山后,游客可以拿小卡片付款取照片。虽然游客照看着像PS的照片,但是留个纪念也好。当然也可以用自己的相机拍照,就是人很多,会被淹没在人群里。

    接着我们按公园路标,徒步去侧面欣赏伊瓜苏瀑布群。途中会遇到大大小小的瀑布,有的钢铁步道就架设在瀑布上方,我们从镂空的步道走过,脚下就是汹涌的瀑布,视线随着水流的走向,冲向崖下,撞击出白色的水花,视觉冲击很强。

    从侧面能看到一排排瀑布,也能看到瀑布下升腾起的白色水雾,云烟氤氲,仿若仙境,“疑是银河落九天”大概就是这样的场景啊。这时候我们看到河里有一两只橡皮艇缓慢地冲向瀑布,仿佛看到了我们自己,因为我们徒步完也要坐皮划艇去冲瀑布。在桥上看风景,等会儿我们也会成为别人眼中的风景。


  6. 世界尽头的灯塔。电影春光乍泄的最后,小张来到了乌斯怀亚,并有了这样一段独白:“1997年1月,我终于来到世界尽头,这里是美洲大陆南面最后一个灯塔,再过去就去南极。突然之间,我很想回家。我答应过阿辉把他的不开心留在这里,我不知道那天晚上他讲过什么,可能是录音机坏了,什么声音都没有,只有两声很奇怪的声音,好像一个人在哭。”

    这个红白相间的灯塔,依然伫立在海上的礁石岛,有点孤零零的,但是很多人前来看它,跟它合影,也许它也不寂寞了吧。大家把烦恼留在这里,就带着开心和美好回忆离开。其实当你身处一个广袤的空间,你会觉得自己很渺小,似乎哪些烦恼和琐碎都不值一提。人类是渺小的,而个人的感情纠葛,并不会影响自然的生长,也不会改变大环境。这样一想,就看开了。


莫雷诺冰川。

冰川从两山之间倾榭而下,在冰川末端形成了平静的淡蓝色湖泊,而我们现在就在这片蓝色湖泊上。目光所及之处,能看到高高的冰壁,这些冰壁大约高出水面60米,有十几层楼那么高,远看也显得很壮丽。莫雷诺冰川每天都会向前推进30厘米左右,冰川受到巨大挤压力,就会产生冰壁坍塌现象。

我也拿了相机出来拍,但是距离冰川距离还是有些远,所拍内容有限,能拍到全景就拍不到细节。这时候同行的小伙伴们已经在船上换镜头了,这时候用长焦去打冰川细节,是最佳选择。我也赶紧回船舱换长焦镜头。

我们也比较幸运,在拍照过程中,正好赶上最外侧的“冰块”从冰壁上崩塌坠落,在湛蓝色的水面上溅起白色雪屑,在湖里激起高高的波浪,最后荡出一圈圈水波。那一瞬间,轰隆声在空中回荡,我感觉我的心都被撞击了。要知道,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看到“冰坠”的瞬间,而我们比较幸运。我用长焦镜头连拍了冰坠的全过程,而同行小伙伴还录到了视频。我们在船上还想,这激荡的水流会影响我们的船吗?不过事实证明,我们多虑了,船只距离冰川还有些远,冰坠并不会影响游船的安全。后来游船沿着冰川平行面绕了一圈,让大家全方位观看冰川。

忽然,天空就下起了小雨,大家纷纷跑到船舱内去躲雨。然后更惊喜的一幕出现了,冰川上浮现了一道彩虹。这时候我们也顾不上下雨了,跑出船舱就去拍彩虹。蓝白色的冰川上,架着彩虹,远处是青鸾色的山峰,这样的场景,美得像一幅画。我想我会永远记得这一幕,大自然的神奇,就在于其不确定性和偶然性。一场雨,可以淋湿你的衣裳,也可以给你造一道彩虹。

关于阿根廷美食,有以下选择:

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家,我们总是对这里的美食充满好奇心。对于阿根廷来说,美食大概就是肉肉肉,尤其是牛肉,蔬菜反而比较少。所以这里旅行中,我跟小伙伴们吃了好多好多肉,吃到最后,我们只想吃沙拉。虽说吃肉是件幸福事,但是让你一直吃肉吃个8天,那谁受得住哇。阿根廷的特色美食除了地道诱人的牛肉,还有新鲜的帝王蟹、芝士味的阿根廷小饺子 (Empanada) , 以及国民饮品马黛茶。我们基本都尝试了一遍,很是挺满足的。

  • 阿根廷牛肉

阿根廷是南美粮仓,在潘帕斯草原,生活着无数只牛。这些牛在纯自然的环境下生长,肉质紧实,口感比较好,是最原生态的牛肉味。阿根廷人也喜欢吃牛肉,基本每餐都有牛肉。牛肉作为饮食里的能量之王,一直是餐桌上的宠儿。我们在阿根廷吃过几次牛肉,都是一整块鲜嫩的牛肉,搭配土豆、沙拉和酱汁一起吃。牛肉被烤得焦黄,散发着油脂的光,看起来就很美味,吃起来肉质紧实,是味觉的享受。而且牛肉在这里的价格并不贵,一般餐厅的一块牛肉合人民币约80元,如果是高档餐厅,可能会贵一些,但是相对于国内的高档牛肉还是便宜的。如果喜欢吃肉,在阿根廷肯定很开心。听导游说,阿根廷很多牛肉也会出口,当然出口的价格就贵咯。

  • 阿根廷饺子Empanada

阿根廷有道特色美食,造型比较像中国的饺子,又有点像馅饼,就称其为阿根廷饺子吧。我们在餐厅里点了这道阿根廷饺子,心里想着异国的饺子到底什么味儿呢?饺子端上来以后,先观察其外表,的确像鼓囊囊的饺子,只是看起来更胖更大一些,表面上是炸制的焦黄色。等切开来看,能看到里面丰富的馅料,主要是洋葱、辣椒、肉或者芝士混合而成的。我选的是芝士味,所以尝起来有股浓浓的芝士味,还有一点蔬菜味儿,口感还可以,尝个新鲜嘛。

  • 帝王蟹

橱窗里的帝王蟹爬来爬去,还不知道自己即将被吃掉。店员从水里把帝王蟹捞出来,让我们看看这张牙舞爪的帝王蟹多有劲儿,随后这只红色的帝王蟹就被带到了厨房。吃帝王蟹最原生态的办法就是用热水煮,这样能保持帝王蟹的原始风味。

不一会儿,帝王蟹就煮熟啦,它被乘在盘子里,放在了我们的餐桌上。那一身耀眼的红色铠甲显得更明亮了,每一只蟹腿都很饱满。店员用剪刀教我们如何拆吃螃蟹。剪开蟹腿儿,把肉拿出来,可以直接吃,也可以蘸着酱料吃。唔,你要说帝王蟹的味道如何,我只能吃很鲜美,有点海水的味道,肉质比较松软,略微有一点点腥味。其实就是吃一个新鲜。这只帝王蟹大约合人民币四五百元,人均下来也不贵。

  • 马黛茶

提到阿根廷的国民饮料,那必须是马黛茶。诸多阿根廷球星都随身携带马黛茶,以解思乡之苦,可是这么说,马黛茶就是阿根廷人的精神所在,茶不离手是阿根廷人的习惯与坚持。那么马黛茶到底是什么呢?我查了一下资料,知道马黛茶的原料一种烘干碾碎后的草本植物。喝马黛茶最正宗的方式就是把细碎的茶叶倒到杯子里,插入带滤嘴的金属吸管,再把开水倒到茶叶里,不搅拌,直接喝。带滤嘴的吸管会过滤茶叶,在嘴里留下丝丝苦味,一般第一次品尝,可能会受不了这么味道,感觉没有国内茶叶喝着顺滑,带有一点苦涩的粗粝感。这里必须再提一下,在阿根廷,马黛茶是可以共饮的,没错,就是分享同一杯马黛茶,用同一根吸管!当然这个仅限于好朋友或家人之间,如果你跟别人关系特别铁,别人可能会邀请你一起同饮马黛茶哟。

在阿根廷的纪念品店可以看到各种材料做的马黛茶茶杯,挺有特色的。如果你想带点马黛茶回国,也可以跟亲朋好友一起分享哦。

  • 鱼肉

阿根廷的水资源比较丰富,因为除了牛肉,也会产出许多鱼肉。这些鱼生活在没有污染的环境下,肉质鲜嫩,非常可口。如果吃腻了牛肉,可以尝试鱼肉料理。即使只是简单的煎烤,撒上一点点盐,阿根廷的鱼肉也非常好吃,起码我吃了以后是难以忘怀的。那鲜嫩的鱼肉,表皮焦香,内里软嫩,放在嘴里感觉入口即化,丝毫没有鱼腥味,可是说是最纯粹的鱼味。

  • 中餐

阿根廷华人虽然不多,但是也有一些中餐厅。如果在阿根廷吃不惯大鱼大肉,也可以到中餐厅换换口味。我们这次行程里安排了2次中餐,也是比较照顾我们的口味,而且这两餐中餐的味道还不错,尤其是吃了几天肉以后,中餐简直成了我们的“救命良药”,连炒土豆丝都觉得美味无比。毕竟还是中国胃,可能也更偏爱中餐吧。

以上就是我从阿根廷旅行回来后的推荐啦,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谢谢!


苏一潞游世界


首先是阿根廷的几大旅游景点,第一个是伊瓜苏国家公园,它处于玄武岩地带,高度的话有80米,这个国家公园跨越了阿根廷与巴西的国界,在这里有世界上最壮观的瀑布,还有很多小瀑布。

第二个是门多萨省的首府门多萨,就是阿根廷中西部的一个历史名城。门多萨,以葡萄酒酿造而闻名世界,特别是库约地区核心地带的葡萄酒是最有名的,另外还有一个安第斯山的支脉也在这里。

第三是德雷克海峡,它是南美洲最南端和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之间的一个海峡,紧靠着德雷克海峡的是智利和阿根廷,这也是南冰洋的一个部分。

第四个是乌里托尔克山和蒙特教堂城。蒙特教堂城坐落在乌里托尔克山的下面,是一座古老的山城。

第五个是拉普拉塔河,它位于南美洲乌拉圭和阿根廷之间,这也是南美洲的第二大河流,长度达到了有4700公里,流域面积非常宽。

接下来是阿根廷的美食,阿根廷相信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非常喜欢牛肉的国家,所以到这个地方来了吃上一道阿根廷的牛肉肯定是必不可少的流程了。

除了刚才说的,牛肉以外,还有阿根廷大烤鱿鱼,烧烤也是这一个国家制作美食的常用方法,在阿根廷境内很多餐厅都会有大烤鱿鱼这道菜,鱿鱼的取材地是地中海。

第三个是milanesa,这是阿根廷的一道特有的菜,它是用肉类为主要食材的,一般是牛排和鸡排外层裹一层面包屑,再用油炸,或者是烤熟。

第四个是empanada,这个实物跟我们的饺子有一点相似,在南美洲地区也是一道很常见的菜,最好吃的就是阿根廷餐厅制作的,因为里面有很多馅料。

除了以上推荐的,还有阿根廷烤肉和马黛茶,都是做得比较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