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临隶书《景君碑》

景君,名遽,是汉功臣景丹第五代族(从)孙,济宁人,曾任河北大名县司农,益州太守,北海(今昌乐县西)相。汉安二年(公元一四三年)秋病逝。

景君碑,全称《汉益州太守北海相景君铭》,又名《北海相景君碑》。汉安二年(143)立。现保存于山东济宁。

根据碑文记载,景君碑为当时北海故吏诸生所立,是对汉故益州太守景君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歌功颂德。

隶书的结字,本来多取扁形,但此碑一反常态,结体均呈稍长方形,而无疏松纤弱之感觉。清代杨守敬评价此碑:“隶法易方为长,已开峭拔一派。” 也可以说此碑开启了初唐欧阳询楷书结构偏长的规模。----《古代碑帖鉴赏》


节临隶书《景君碑》

释文:故吏诸生,相与论曰:上世群后,莫不流光

节临隶书《景君碑》

於無窮,垂芳耀於書篇,身歿而行明,體亡

节临隶书《景君碑》

而名存,或著形像於列圖,或頌於管弦

节临隶书《景君碑》

释文:後來詠其烈,竹帛敘其勳 伏惟明府,受質

节临隶书《景君碑》

敬请各位师友指导,愿与广大隶书爱好者探讨交流,共同进步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