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招学会“反脆弱”:无论世界如何改变,你都拥有真正的安全


4招学会“反脆弱”:无论世界如何改变,你都拥有真正的安全


镜子物语:风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有好好利用它。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的理想、追求各不相同,但有一点,绝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是稳定的、可控的。

特别是在经济动荡,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人们内心缺乏安全感,本能地害怕变动、波折和风险。如果一个人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即便工资不高,也足以让所有人艳羡。

但《反脆弱》一书的作者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却告诉我们,在人们眼中,看起来非常稳定的东西,反而是极其脆弱的,会使我们面临巨大的风险;我们必须学会从不确定性中获益,打造自身的“反脆弱性”,只有这样,你的人生才会真正安全。


4招学会“反脆弱”:无论世界如何改变,你都拥有真正的安全


01 你拥有稳定,但无往不在脆弱之中

很多年前,我走出校门,到北京找工作。怀揣媒体之梦的我,遇上了纸媒衰微的时代,先后入职几家杂志社,但做的时间都没超过半年。

频繁的变动让我感到疲惫,我下决心,下次一定要找个稳定的。于是我进入了一家国企,一呆就是十年。

十年,一切顺风顺水,但我内心深处,却逐渐累积着不安。那是一种隐隐的担心:一旦失去现在的工作,我还能做什么?我在社会上还有竞争力么?

也就是说,我意识到了:虽然现在一切都很好,但我其实是脆弱的。

《反脆弱》告诉我,这种感觉是对的。塔勒布提出了一个问题:一个在大银行工作了25年的人事部经理A,和一名出租车司机B,谁更脆弱呢?

A的工作稳定、光鲜,拥有一份完全可预测的收入。他常常心情愉悦地告诉自己“生活是多么美好”。直到金融危机发生,他被裁员,失业给他带来了重大打击,甚至再也不能回归职场。

B开着出租车,收入存在极大变数。运气好的日子,他能多赚几百块,运气不好则入不敷出。但是,年复一年,他的平均收入与A的收入相差无几;更重要的是,他的工作时间完全由自己决定,直到不想工作为止。

很明显,A比B更脆弱。但我们普遍认为,随机性是有风险的,是一桩坏事。我们会说,像金融危机这种“黑天鹅”事件,百年一遇,又怎会这么巧发生在我身上呢?

人们总是因为坏事情会发生的证据不足,而否认坏事情的存在。这种现象被称为“火鸡效应”。

这个效应是说,一只火鸡被屠夫喂养了1000天,随着屠夫每天来喂食,火鸡越来越相信自己的生活很美好,未来前景一片光明,而且屠夫在它心中的可信度也“与日俱增”。一直到感恩节这天,当火鸡看到屠夫来宰杀自己时,才会修订自己的信念。

对火鸡来讲,感恩节发生的事就是一个“黑天鹅”事件,但对屠夫来讲,这是早就注定了的。同样,当你以极大的满足和安心,做着一份看起来非常稳定的工作,可曾想过,即便是超级大公司,也要参与竞争,即便是国企、公务员,也会面临改革,你真的是绝对没有风险的?

所以,我们的任务不是尽力让自己保持稳定的状态,而是“如何不成为火鸡”。只有具备了“反脆弱”性,你才能真正保护好自己。

4招学会“反脆弱”:无论世界如何改变,你都拥有真正的安全


02 不确定的,才是安全的

所谓反脆弱,不是我们一般认为的强韧、牢固、复原力强,而是超越,是“从不确定性中获益”。

我们害怕风险,试图消灭所有的不确定性,但无数事实表明,当事物暴露在一定程度的波动性、随机性、混乱和压力、风险和不确定性下时,它们反而能茁壮成长和壮大。正所谓“风会熄灭蜡烛,却能使火越烧越旺。”

正如前面提到到A与B,对A来说,失业的打击是毁灭性的,而正因为收入的波动性,使得出租车、木匠、水管工、裁缝之类的技术工人带上了一点儿反脆弱性:小的变动促使他们不断地从环境中学习,并在持续的压力下保持竞争力与适应力。此外,他们还有机会获得一些意外的礼物和惊喜,以及自由选择的权力。

哲学界有一个著名的“布里丹之驴”假想实验。一头又饥又渴的驴刚好站在距离食物和水一样远的地方,由于在先喝水还是先吃草这两个选择间难以取舍,它不可避免地死于饥渴。但如果它被随机地往水或食物的方向推进了一步,问题就解决了——驴子得救了。

这个假想实验告诉我们,当某些系统陷入危险的僵局,只有随机性才可以解救它们,给它们自由。

这种差别还可见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想象一个非常守时的人,每晚6点钟准时回家,15年如一日。但如果哪天他哪怕只迟到了几分钟,他的家人也一定会因此感到焦虑。而一个行程表波动性稍大,到家时间总有一定误差的人,则不会让其家人担心。

压力也能增强反脆弱性,最典型的就是抗生素耐药性现象。你越是努力杀灭细菌,幸存的细菌就越顽强。如果有人在网络上用负面信息攻击你,他很可能反而为你的出名帮了忙。

所以我们常看到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给我们带来最大利益的,并不是那些曾试图帮助我们的人,而是那些曾努力伤害我们但最终未能如愿的人。

学会从波动性、不确定性中获益,并不是要你放弃现有的稳定,不顾一切去拥抱风险,要记住:只要你从随机事件(或一定冲击)中获得的有利结果大于不利结果,你就是反脆弱的。我们只要转变心态,欢迎、接受不确定性,同时学会创造、利用不确定性,就能大大增强自身的抗风险能力,成为“等风来的火”。


4招学会“反脆弱”:无论世界如何改变,你都拥有真正的安全


03 获得“反脆弱性”的4个法则

法则一:不要过度控制

波动性、随机性是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顺应这一规律会给我们带来好处,而过分控制则会带来糟糕的结果。

调查显示:管制行人过马路要比允许行人随意穿马路导致的死亡人数更多。同理,如果医生将控制权拱手让给各种精密的检查仪器,他们的警觉性,甚至医疗水平都会降低。父母和学校竭力控制,试图按照预设的模式来培养孩子,孩子们或许能成为好学生,但也会成为书呆子。

我们需要人生规划、职业规划,但要尽量避免受控于一个过于精确的和明确的计划

如果你是一个严格自律的人,不必为哪一天的计划没完成而焦虑,把“日计划”改成“月目标”“季目标”,允许小波动,只要总体目标能达到就可以。如果你是一名写作者或创意工作者,不必陷于刻板的工作模式,因为最好的灵感,都产生在随机和无序里。如果你是一位母亲或管理者,给你的孩子、员工一些自由发展的空间,他们的表现会让你更惊喜。

法则二:保持适度压力

我们厌恶压力,也不理解压力,但完全没有压力的生活只会不断积累“脆弱性”,最终害了自己。

这里的压力,是指一定程度的急性刺激,而不是温和缓慢,让你感到压抑的东西,比如考试压力、琐碎事务、每天加班等等。第一种类型的压力是必要的,而第二种类型的压力对人的健康却是有害的。

人们在急性刺激下会比在慢性刺激下表现得更出色,尤其是在急性刺激后给予较长的恢复期时更是如此。比如你学一门外语,与其每天背背写写,不如让自己到国外,置身于一个完全陌生的语言环境里。迫切需要表达的压力,会让你迅速学会这门外语。

类似的急性刺激,还包括有难度的挑战、他人的批评等等,要给自己创造这样的压力。猫叔说,如果他一段时间没有遭到别人“碾压”,就会浑身不自在,所以他不断地接触比自己更强的人,不断接受批评,从而成就了更强大的自己。

法则三:看淡拥有的,设想最糟的

有一则古希腊神话,说的是西西里岛的暴君狄俄尼索斯二世命朝臣达摩克利斯参加奢华的宴会,但在他的头上悬着一把剑——剑是用马尾上的一根毛悬于房梁之上的,当头落下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达摩克利斯之剑代表了权力和成功带来的副作用:只要你想得到重权,就不得不面临这种持续的危险——必定有人会积极致力于推翻你的统治。这种危险将是无声的、无情的、突如其来的。当你拥有更多的东西以致失败的成本更高时,“黑天鹅”事件便会与你不期而遇。

你拥有的财富会让你脆弱——当你成为富翁后,失去财富的痛苦要远超你获得额外财富的喜悦,于是,你开始生活在持续的情绪威胁下。

他人的赞美、认可也是这样。人们在给予认可时是残忍和不公平的,当你习惯了被赞美,一旦他人得到了赞美而自己却没得到,你就会受到伤害,所以最好跳出这种游戏。

这不是说,你不能追求成功、财富、认可。你当然可以追求,但不要太在意、太喜欢轻松获得的东西。相反,你要时常设想失去这一切时的情形,把自己的精神调节到应对“最糟情境”状态,尤其是在一切顺利的时期。

这方面,塔勒布分享了一个好经验:他在受雇于公司时,从一开始就会写好一封辞职信,锁在抽屉里。这样,当意外发生时,他就不会受到刺激。淡化你所拥有的东西在你心中的地位,使伤害变得有限和已知,这是从外界环境中夺回个人自由的方式。

法则四:杠铃策略

塔勒布提出的杠铃策略,是获得反脆弱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

杠铃策略简单来说,就是“抓两端,去中间”。抛掉中庸模式,在某些领域采取保守策略,同时在其他领域承担很多小的风险。这种“双峰”结构,会使不利风险减少,并能消除毁灭性风险。

在金融领域,如果你90%的资金以最保险的形式持有,而用剩下10%的资金投资于风险很高的证券,那么你的损失不可能超过10%,而你的收益没有上限。但如果你将100%的资金都投入所谓的“中等”风险证券,那么很可能由于计算错误而承受毁灭性的打击。

杠铃策略可以由任意两类截然不同的方案组成,比如在职场,一份安稳的闲职加上一份高风险的兼职,就是很好的组合。很多知名作家,其本职都是无压力的公务员,他们的作品都是在工作之余写成的——写作是风险性、波动性极大的工作,万一失败了,还能回归本职,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这个策略提醒我们:在大方向稳定的同时,要勇于尝试一些有风险的事,进行小范围试错。每次试错都会使你积累有益的经验,错了,大不了停止或重来,而一但对了,收获是不可估量的。

杠铃策略还可以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阅读无用的娱乐杂志,以及经典书籍或复杂的著作,但不要读平庸的书籍;与大学生、出租车司机以及最优秀的学者交流,但不要和庸庸碌碌但野心不小的学者交流;如果你不喜欢某个人,要么随他去,要么击垮他,不要只是停留于口头攻击……


4招学会“反脆弱”:无论世界如何改变,你都拥有真正的安全


反脆弱的理论和方法告诉我们,如果你工作稳定,生活遵循正常的秩序,那么你就要对自己的“脆弱性”保持高度警惕。而一些随机性、混乱性、冒险性、不确定性等非致命的挫折,应该成为你生活的必需。只有以欢迎、欣喜的姿态对待这些挫折,甚至主动制造这些挫折,你才是真正强大的,安全的。


七棱镜:文学硕士,资深媒体人,崇尚深度思考、自我管理的文字控,每年读书100本的终身学习者。专注提供自我管理/职场成长实用干货文。

镜子宣言:让我们一起,越变越好。

期待遇见爱学习、爱思考、追求优秀的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