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北行日錄》中發現不一樣的邢臺


《北行日錄》宋●樓鑰 撰

內容一:

又六十里宿柏鄉縣,與去偽以馬前行,再讀光武碑

十三日甲子四更,車行六十里,飯內丘縣,天明雪作,至晚方止,又四十五里宿邢州,北門曰拱徳

十四日乙丑霿子下天明開霽四更,車行二十五里至沙河縣,易驢馬,又三十五里飯臨洺鎮

宋代《北行日錄》中發現不一樣的邢臺

內容二:

  十七日戊戌,晴,車行三十五里過沙河縣,屬邢州,縣有重城,換驢行二十五里至邢州,今榜曰安國軍,甕城三重,入門直對州衙,東入邢臺驛,早頓過七教坊、椽木巷、立節坊、成義坊、熙暉樓,市肆牌額多寫般作■〈番去〉,有大塔十三層,寺宇亦雄壯,北門外陂塘冰厚尺餘,臠迭岸上,如柱礎然,青瑩如菜石,三里至栁溪,唐栁公權遺蹟,亭榭數所,引溪水載之髙岸,流觴曲水為邢臺遊觀之地,東北有邢山,出邢沙,碾玉所用也,過沙河數處春夏間皆不可徒涉,四十五里,宿內丘縣,沙河縣,漢襄國縣地,邢即春秋邢國,衛滅之,戰國屬趙,漢常山王張耳、後趙石勒皆都焉。勒陷冀州,張賓曰“襄國,因山慿險、形勝之地,可都也”,內丘亦屬邢,有幹言山,詩所謂“出宿於幹,飲餞於言者“   十八日己亥,晴,車行六十里柏鄉縣,早頓,舊曰堯山即柏人也,漢髙祖心動不宿之地,六十里宿趙州道中過漢光武廟,有塑像坐而侍者四人,雲是宰相不著姓氏,壁間畫二十八將,廟屋止一間,廊廡故基甚廣,碑石露立者凡四一開元十九年本郡進士李雲撰范陽盧規書,一開元廿二年立皆對偶文也,餘皆本朝所立,有二石人皆腰斬道傍,俗雲光武欲北渡滹沱有二人捧漿以進,行數里恐追襲者得其蹤,復還斬之,或雲夜遇二人問途不應怒而斬之已,乃石也,行十里由王郎城縱廣約數里,去趙州五里,使副以下觀石橋橋有石欄髙二尺餘上分三道下為洞橋兩馬頭又各為二洞傍為小亭板閣以入石理堅緻題刻甚眾多是昔時奉使者有云連鵬舉使大金至絕域實居首選宣和六年八月亦有天會中回謝大齊使人留題不能盡讀橋上片石有張果老驢跡四遇,一夫自言舉人,問所業雲通三史試詞賦論策然褐衣與皂隸無別,上馬入城外驛,負郭曰平棘縣,今改曰沃州,春秋屬晉,戰國屬趙,後魏曰殷,北齊曰趙,隋曰欒,為慶源軍節度使,臨城縣有泜水,韓信斬成安君於此,是日聞接伴使之兄左丞安禮罷為滄州刺史,初安禮娶金主之妹,妹死欲妻以女,辭以不當復娶妻侄強之不可,金主怒以抗敕坐之道逢重車三載鐵餘載板木欲修河橋。

宋代《北行日錄》中發現不一樣的邢臺

綜上可知

1、又六十里宿柏鄉縣,與去偽以馬前行,再讀光武碑

【簡析】在宋代時期,邢臺柏鄉縣就有光武碑,大概就是遺存至今的光武廟碑


2、又四十五里宿邢州,北門曰拱徳

換驢行二十五里至邢州,今榜曰安國軍,甕城三重,入門直對州衙

【簡析】宋代時期,邢州城北門叫拱徳門,設安國軍,邢州城城門宋代就有三重,現在清代順德府志記載邢州城在明代早期只有城門兩重,這顯然不能說明是邢州城明代以前城門都是兩重,說明宋代以後邢州城又修過,城門由三重改成了兩重。

宋代《北行日錄》中發現不一樣的邢臺


3、入門直對州衙

【簡析】說明宋代邢州衙門和南門相對,這個和以後元明清時期的位置都是一樣的,說明順德府衙位置即邢州州衙的位置。


4、東入邢臺驛,早頓過七教坊、椽木巷、立節坊、成義坊、熙暉樓,

【簡析】說明宋代時期邢州城的中軸線後後來元明清時期的一樣,都是過衙門後向東,再 向北,宋代時期邢臺古城中軸線(即今南北長街)上的主要建築有七教坊、椽木巷、立節坊、成義坊、熙暉樓等


5、有大塔十三層,寺宇亦雄壯

【簡析】

這是指邢臺開元寺的圓照塔(後來改名普門塔)

宋代《北行日錄》中發現不一樣的邢臺


6、三里至栁溪,唐栁公權遺蹟,亭榭數所,引溪水載之髙岸,流觴曲水為邢臺遊觀之地

【簡析】這是指邢臺城北的柳溪春漲景觀,柳溪亭,說明邢州八景之一的柳溪春漲雖然記載自民國縣誌,但是早在宋代就已經是邢州的風景名勝了,並且柳溪亭的由來是因為有唐代大書法家柳公權的遺蹟,”引溪水載之髙岸“說明溪水是由低處流向高處,可見是一處非常別緻的景觀。

宋代《北行日錄》中發現不一樣的邢臺


7、東北有邢山,出邢沙,碾玉所用也。

【簡析】根據作者的足跡,現今邢臺東北處並沒有山,不知所云,懷疑是邢臺東北處隆堯縣的堯山,古史記載邢州出解玉砂,又說邢侯載玉。


8、邢即春秋邢國,衛滅之,戰國屬趙,漢常山王張耳、後趙石勒皆都焉。

【簡析】說明邢臺是張耳和石勒的故都,邢臺是五朝古都的地位,其中就包含漢代張耳的常山王都和石勒的趙都,可見這些在宋代就被人們公認了。


9、內丘亦屬邢,有幹言山,詩所謂“出宿於幹,飲餞於言者“ 【簡析】說明幹言山當時屬於內丘,因為今天屬於隆堯,可能宋代時期,隆堯西部的一部分屬於內丘,詩經中大量邢國的詩歌尚被埋沒無聞,需要邢臺人宣傳。


10、有二石人皆腰斬道傍,俗雲光武欲北渡滹沱有二人捧漿以進,行數里恐追襲者得其蹤,復還斬之,或雲夜遇二人問途不應怒而斬之已,乃石也

【簡析】邢臺柏鄉縣自古就有光武斬石人的傳說,和宋代的記載一模一樣,今石人猶存,可見柏鄉這段歷史的真實。

宋代《北行日錄》中發現不一樣的邢臺


11、臨城縣有泜水,韓信斬成安君於此

【簡析】今邢臺臨城釣盤山,是韓信斬陳餘的地方,

12、舊曰堯山即柏人也,漢髙祖心動不宿之地

【簡析】柏人為今隆堯,劉邦過柏人不宿的典故


宋代《北行日錄》中發現不一樣的邢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