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儿为何甘心服侍仇人武则天?有什么隐情吗?

正史九千年


只能说婉儿比较有自知之明。



谈到上官婉儿,稍微知道唐朝历史的朋友们肯定不陌生,当然,玩王者荣耀的各位玩家也自然很熟悉。今天,我们来讲讲上官婉儿的故事。

上官婉儿的爷爷上官仪,当年反对武则天被封为皇后。武则天掌权后,随便找了一罪名就把上官家满门抄斩了。此时,上官婉儿刚刚出生。

没办法,婉儿和母亲被押进宫当了奴婢。

婉儿自幼天资聪颖,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不久,得到武则天赏识。婉儿经常与武则天吟诗作对,最后还代替武则天批阅奏章。


武则天免除了婉儿的奴婢身份,给了她身份与地位。成为女皇的左膀右臂后,婉儿也经常为武则天出谋划策,解决各种问题。

是的,武则天对于上官婉儿来说有着灭族之仇,但同时也有很大的知遇之恩,对其非常信任。又因为武则天是皇帝,大概是因为这层关系,婉儿才放下心中恩怨,一生未向武则天寻仇吧。


新王朝旧历史


自古英雄惜英雄,上官婉儿之所以放弃家仇追随武则天,并不是胆小,也不是扈三娘一样无情,只因武帝对她有知遇之恩,给了她一展才华的天地。


上官婉儿的祖父上官仪,因替唐高宗拟废后诏书,得罪武后被杀。上官婉儿母女作为罪臣家属,被罚入掖庭为奴。

当时上官婉儿才满月太小,又因为是女儿而不被寄与复仇之望。

《旧唐书》:初,婉儿在孕时,其母梦人遗己大秤,占者曰:“当生贵子,而秉国权衡。”既生女,闻者嗤其无效,及婉儿专秉内政,果如占者之言。


幼儿时期她对武则天的惧怕,应多过报仇雪恨的愿望。试想一个为奴的女孩,如何与大权在握威严的武后造成危胁呢?

正因此当13岁的婉儿因即兴为诗,展露出非凡的才华后,武后以高宗才人的身份将之留在身边,作了机要秘书待诏女官。

朝夕相处眼见了朝野斗争的惨烈,婉儿作为同样不爱胭脂爱乾坤的杰出女性,在男权社会,上官婉儿明白,只因是女人武帝杀死自己的家人,有不得已的苦衷。她对于武则天称帝并没有太多的成见,她相信武皇具有让四海升平、百姓安居的能力,甚至能够比她的丈夫高宗皇帝做得更好。

正如武则天所说,天下人都觉得是她武则天在夺了男人的权,却没有人去想想,有能者为何不能居之?若天下到了一个不适合的人手里,才真正是生灵涂炭了。

话说武后称帝古未有之,被认为离经叛道之举。许多李氏族人和王公大臣纷纷反对,甚至起兵讨伐。武则天杀伐果断镇压了下去,杀了包括上骆宾王等在内的一大批反对大臣。

她亲眼目睹了武则天的铁腕,为其手段残酷而汗颜。她可以害死自己的亲生儿子,杀死一个罪臣之女,还不易如反掌?


因言不敬处于"黥刑”,额头被刻上了两个小字“忤逆”,虽用花钿掩饰,但它无时不刻在提醒婉儿的身份,伴君如伴虎,稍有不轨就会夺其性命,自己的生死就在武则天的一念之间。

从才女到婕妤,上官婉儿洛阳龙门诗会定高下,完成了称量天下才气的梦兆。她成功赢得了武则天的信任,因其出色的表现,世称"巾帼宰相"。

作为参与到国家政治生活非皇室成员极少女性,所能达的历史最高地位,权力和荣耀消减了她对武帝的仇恨。


但能让她坦然释怀的,因该是对"孝”的重新理解。作为参政的女官,上官婉儿认为对武帝的忠诚,即对国家的大忠。大忠即大孝,这才是为人臣子的本份。

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侍,武则天重她,懂得欣赏一个女人的才干。这也是上官婉儿对女子当权不反感的原因。她也是一个在仕途中浮沉的女子,这一点与武则天是何等的相像啊!另从这个意义上说,武则天慧眼过人,其政治家胸怀也非凡人可比。

上官婉儿对杀父仇人武则天从畏惧仇恨,到理解忠顺,再到崇拜追随,作为同样才华出色的女性,武则天成全了婉儿,婉儿也成全了千古一帝。


元元的天下


知晓武则天的,也都知道武则天的身边有一个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的大才女,也是武则天身边的智囊,她就是上官婉儿,掌管内廷与外朝的政令文告,享有“巾帼女宰相”的盛名。

说到上官婉儿,就不得不提她的身世,她的祖父上官仪,因替唐高宗拟废后诏书,得罪了武则天,连带着自己的儿子也一并被杀。尚在襁褓中的婉儿和母亲作为罪臣家属,一并被罚入掖庭为奴。

按理来说上官婉儿和武则天有着血海深仇,而她又为何会放弃家仇去辅助武则天呢?有书君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就为大家解析一下吧。

一,因畏惧武则天的权势,她不敢向其去寻仇。

上官婉儿的祖父和父亲被杀,婉儿才满月,幼儿时期的她,作为罪臣之女,面对武则天更多的是对这个当权者的惧怕,后来武则天因她的才能而将其留在身边时,她才13岁,作为仇家女,武则天不得不防范,她在她的身边活得自然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她在这个当权者的身边,少不了看到朝野之间的相互争斗,而武则天面对他们自然是心狠手辣,毫不手软。因她对自己一时的言语不敬,便被武则天施以“黥刑”,在额头上刻了“忤逆”两个小字,像是在时时警醒着她要注意自己的身份。

二,因感念武则天对她的知遇之恩,她不忍向其寻仇。

在掖庭为奴期间,上官婉儿在母亲的精心培养下变得才华横溢,可谓博古通今。

武则天听说后便召见了她,13岁的她即兴作诗便展露出了非凡的才华,武则天立即免了她的奴婢身份,成了她的贴身女官。才华横溢的她也渴望在男权社会中争得一席之地。

在武则天的提拔培养下,她的才华得以施展。

她深知是武则天让她在男尊女卑的社会中成为了佼佼者,一展宏图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抱负。

三,因被武则天这个一代女皇所独特的人格魅力而折服,她不愿向其寻仇。

上官婉儿最初在武则天的身边时,曾几次三番想要刺杀武则天,都未能如愿。面对这样一个仇家女,武则天却给予无限宽容,仍将其留在身边。这让婉儿的内心充满了震撼,感念她对自己的不杀之恩,同时被她博大的胸怀折服了。

作为开天辟地以来的第一个女皇帝,武则天的身上有着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让婉儿彻底臣服于她,婉儿最终决定放弃仇恨选择追随她。

上官婉儿作为一个罪臣之女,她在与武则天的朝夕相对中,感情也在逐渐地发生变化。

她放弃家仇,选择辅助武则天无疑是明智的。两个身处政治中心的女人,彼此之间产生了惺惺相惜的感觉,也互相成就了彼此在政治上的作为。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书共读


面对灭族仇人,上官婉儿的态度比较软,可能是下面几个原因:


1,上官婉儿几乎是一出生,就被送到宫里为奴了。正因如此,她没有见过自己的爷爷、父亲及被杀害的叔叔伯伯们,更没有体会到那么多的爱。

没有尝过家人之爱(母亲还是在身边的),我们很难相信她会因为家人被杀,而产生十足的恨。当然,有一部分基于血缘的东西,还是会有的。

2,相反,久居深宫,还带着奴籍,十几年下来,性格必定受到影响。要么,小心谨慎,步步为营;要么,趋炎附势,小人嘴脸;要么,随机应变,抓住机遇。这里我们无法猜测,上官婉儿养成哪种性格了。

而根据《景龙文馆记》:她十四岁接受武则天笔试,援笔立成,得到重用。可以知道,最起码她不是满面愁容,时刻把复仇挂嘴边的傻子。

3,武则天改变了上官婉儿的命运。因为武则天,她被封为才人,成为女官,掌握全国制诰,参与国家大事,还脱了奴籍。与其说,她是给武则天办事,不如说是为自己活着。

4,也许上官最开始的动机,是改变命运,后来的动机,可能是“成就自己”了,只需要看她做的那些事儿:武则天死后,她成为唐中宗的昭容,又跟韦后交往密切。后来反了韦后,与太平公主联盟。最终本想倒戈李隆基了,结果被李隆基所杀。一桩桩,一件件,早就不是“侍奉武则天”那么简单了



青简拂尘ls


从上官婉儿一生的表现来看她应该不记恨,甚至在武则天死了以后她还主动保护武三思,保护武家的利益,并且鼓动韦皇后学习武则天,从哪个角度来看她都是武则天忠实的追随者和武则天政治理想的延续者。

我想她不记武则天的仇,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虽然上官婉儿的祖、父是被武则天所杀害的,但是由于那一年上官婉儿不满周岁,所以对祖、父毫无印象,对于上官婉儿来说,他们只不过是一个符号,由于没有任何记忆所以恐怕仇恨也就没有什么依托。

第二,除了武则天,上官婉儿别无依靠。上官婉儿在宫中原本的身份是官婢,按照唐朝的法令最多放免为良人,然后当一个宫女而已。对于上官婉儿来说是绝不甘心于此的。

她13岁那一年被武则天看中,然后被立为才人,我曾经解释过,上官婉儿这个才人与高宗之间只有夫妻之名,而无夫妻之实。

武则天就是为了给她一个名分,任命她为自己的秘书,替自己办事。如果没有武则天,上官婉儿这一生就将是悲惨的一生。

以上原因导致了上官婉儿对武则天恨不起来。久而久之,她可能对武则天也产生了依赖感,武则天的气场光环比较强大,上官婉儿很明显的成为了其粉丝。更何况在武则天晚年上官婉儿与武三思之间有了私情,这也使得她对武家的态度又有了加分。


子秋如风


唐代名臣上官仪的孙女,上官婉儿在出生时,武则天便以谋反的罪名,将其祖父上官仪和父亲上官庭芝处死,其母亲郑氏是太常少卿郑休远的姐姐,母女才得以免死,逃过一死被配入皇宫内庭。

从历史上看上官婉儿与武则天有灭族之仇,怎么能忘记家族仇恨,不但不报仇却最终成为武则天的心腹,甘心侍奉一生。上官婉儿为何不嫉恨武则天呢?

初入宫时,上官婉儿还在襁褓之中,出身名门的郑氏自然不希望女儿从此为奴,荒废一生,因此上官婉儿逐渐长大后,便让她进入宫学馆接受宫廷教习。这也为日后服侍一代女皇武则天做了伏笔

在其母的严厉教导和督促下,上官婉儿在十三四岁时,便能博古通今,文才出众,聪明灵动 因此在宫中名声大噪。

从历史文卷中我们可以知道武则天是非常爱惜人才的,史料记载她“政由己出,明察善断,当时英贤竞为之用”,因此,当上官婉儿的才名传到武则天的耳中时,武则天便马上召见了她。便对她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

上官婉儿一一作答,且不卑不亢、态度从容、谈吐儒雅。这使武则天对她印象深刻。虽然上官婉儿在一首七言诗中透着对武则天的愤恨,但武则天并不计较,反而赞赏这首诗文辞优美,情真意切。 这里可以看出武则天爱惜人才并不心胸狭隘 。也可以看出婉儿的真性情 ,这也许使武则天更加欣赏她 。

永昌二年,武则天正式登基,她把起草诏书和批阅奏章等事务全都交给上官婉儿处理,这时,上官婉儿其实已经的武则天的重用,相当于宰相的职位。试想上官婉儿当初一首七言诗委婉的表达恨意而武则天在知道的情况下依旧冰释前嫌,一代女皇这样的气度可能也使婉儿内心有所浮动。

上官婉儿精心地侍奉武则天,曲意迎合,深得她的欢心,在武则天身边忍辱负重,有一部分历史学家认为上官婉儿可能多次寻找机会伺机刺杀武则天,试想武则天一定是知道的,但是每次都将她饶恕,依旧待她。面对对武则天的不杀之恩心存感激,慢慢感化。所以甘愿一生听命。

但这种说法有待考究,虽然武则天爱惜人才,但是她也更加爱惜自己,假如上官婉儿真的多次刺杀她,她一定不会宽恕上官婉儿的,这一点从骆宾王的事件中就能看到。

从圣历元年开始,武则天又开始让上官婉儿帮助自己处理百司奏表,参决政务,上官婉儿这时权势日盛,武则天对她的信任和依赖程度,远非一般王公大臣能够相比的。

从一个罪臣孤女成长为一代女皇的贴身秘书,从一无所有到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这一切都是武则天赐予上官婉儿的,而且武则天政绩显著,深得当时民众的拥戴,上官婉儿对武则天的仇视也就慢慢的消除,进而死心塌地拥护这位能够真正懂她的伯乐。

武则天死后,李显即位,史称唐中宗,上官婉儿更是被极大的信任,中宗不仅将她册封为昭容,还让她继续专掌起草诏令,并代朝廷评品天下诗文。

公元710年,临淄王李隆基发动政变,上官婉儿因为受到牵连被杀,一代才女从此香消玉殒。

在唐朝的政治舞台上,上官婉儿虽然没有丞相之名,但却有丞相之实,并且一度享尽荣华与权力。遇到懂自己赏识自己的伯乐,而且她还是治理国家有良策的君王。对于有才情的上官婉儿何尝不是一种恩赐。 可最终她才是成为权利争夺的牺牲品。 其实人都是感情动物, 人与人相处多少也存在感化。婉儿她虽是才女但也终究是平常人。 武则天虽然一定程度毁了她却最终成就了她。 从而才会有历史中的上官婉儿。这其中其实也不存在什么隐情的 只是家族和自己的际遇罢了。





北漂一族粥粥


中国古代一代伟大的女帝王武则天,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她的历史,武则天初入宫时籍籍无名,直到后来因为各种机缘巧合得到上位机会,后又自己牢牢地将权柄握在手里,这其中经历了无数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政治女强人、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也不是说着玩的,武则天与后来荒废国事的慈禧一流不同,她的确励精图治,把国家管理治理得很好。

而上官婉儿和武则天有什么关系?那关系就多了,先从为什么她们之间有仇说起吧。

我们都知道上官婉儿是唐代出了名的才女,也是跟随在武则天身边服侍终身的女秘书。说她们之间有仇其实也不为过,不过武则天不是上官婉儿直接的仇人,武则天对上官婉儿的仇其实是“杀父之仇”,也就是曾经以谋反之罪杀了上官婉儿的父亲和祖父。

上官婉儿被弑祖弑父的时候,还是个在襁褓中的婴儿。不过上官婉儿没有被一同处死,因为婉儿的母亲是当时太常少卿的一位亲戚,所以母女两人被放过了。后来母女二人被发配皇宫内廷,但是出身名门、有着很高教养的母亲不愿意婉儿终身为奴婢,就私下打点打点关系,把上官婉儿送进了宫廷教习的地方,并且叮嘱上官婉儿好好学习,提高修养。

说到上官婉儿怎么到武则天身边的,其实也是因为这些小契机。后来才十三四岁的上官婉儿才学闻名四方,名声逐渐大了起来,自然也就传到了武则天耳朵里。这么一来二去,武则天和当年罪臣的孤女接触了,刚一见面,上官婉儿对答如流的才学就震惊到了武则天,武则天从此开始任用上官婉儿,到了后来,上官婉儿由于出色的政治能力和对武则天贴心的服侍,一直做到了武则天贴身秘书的地步。

一般认为,上官婉儿有刺杀武则天的嫌疑,但是历史并没有证实上官婉儿刺杀武则天的倾向,我们也不得而知。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两个人在互相防备的过程中慢慢又互相感化了。

毕竟在古代封建社会中,武则天一介女性好不容易做了女皇帝,而上官婉儿一介罪臣孤女,也经历了千辛万难才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存活了下来。在某种层面上,两个人肯定是有点身为女性的惺惺相惜的。

不过,上官婉儿想要刺杀武则天的心思不可说有、也不可说没有,想必当时的武则天也能够料到这一点,不过上官婉儿的确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所以在各种意义上来说,当时的两个人既互有防备、又互相牵制,形成了奇妙的均衡。所以到后来,仇恨可能也在时间中慢慢得到感化了。

想了解更多有趣的历史,就关注那样的历史挺有趣吧。


那样的历史挺有趣


上官婉儿,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十四岁时被武则天召见,当场出题考较。上官婉儿才思敏捷,文不加点,用词华丽,武则天大悦,因而留她在身边,掌管诏书皇命,从此效忠于武则天,成为了武则天的得力内助。但是,上官婉儿与武则天之间是有血海深仇的,她又为何没有替自己家人报仇,反而忠心于武则天呢?

其一,上官婉儿太小了。上官婉儿的爷爷上官仪因弹劾武则天而满门获罪,上官仪与上官廷芝(上官婉儿的父亲)被杀,彼时,上官婉儿才刚刚出生,作为罪臣之后与母亲郑氏被发配掖庭为奴。从这时的年龄便可看出,此时的上官婉儿才只是一个婴儿,她对自己的爷爷、父亲没有多深的感情,自然也就对武则天没有多大恨意。

其二,上官婉儿对武则天充满感激之情。一个从小为奴的人,摇身一变成为女官,不再伺候别人,被人瞧不起,而给她这一切,让她重获新生的人就是武则天,在上官婉儿眼里,武则天对她有知遇之恩,是她的恩人,再加上武则天对她十分珍视,爱护有加,她又怎会想向武则天复仇呢?

其三,上官婉儿不具备复仇的能力。在古代,凡事在宫中做事的人,多少都得有些背景,不然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然而上官婉儿却没有能为她撑腰的家族,她的靠山只有武则天,她拿什么去复仇?倘若没有武则天,她又该如何立足?因此,即便上官婉儿起了杀心,她也会为了她的未来而放弃这个念头。


本文作者青梅煮史(千寻)

喜欢历史、热衷码字

欢迎大家评论留言探讨!



青梅煮史


上官婉儿与武则天一个是千古第一女官,一个是千古第一女帝,上官婉儿也可以说是武则天的得力干将左膀右臂,二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起初二人有的却是血海深仇,这是为什么呢?上官婉儿又为什么效忠武则天呢?

武则天与上官婉儿的恩怨

上官婉儿的祖上是一个大家族,世代为官家庭显赫,而其爷爷上官仪则是唐高宗李治时期的高官。在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二圣同朝时,李治感受到了武则天所带来的压力,自己在时还好,而自己倘若不在了,岂不是李氏的皇权就要落到武氏的手中了,所以李治准备采取措施,于是便让上官婉儿的爷爷上官仪起书罢免武则天的皇后之位,但是遗憾的是最后没有成功,而上官仪则成为了两方势力的替罪羊,被满门抄斩,仅仅剩下了仅是幼年的上官婉儿和其母亲郑氏侥幸的存活了下来,但是却被带入宫中为奴,所以上官婉儿与武则天之间是灭门之仇。



上官婉儿为何效忠于武则天

上官婉儿虽然和武则天有深仇大恨,但是结果却令人大跌眼镜,上官婉儿没有想方设法的去报仇,而是选择了一笑泯恩仇,成为了武则天的左膀右臂,这是为什么呢?

一、被武则天的个人魅力所折服

武则天身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女皇,其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做事雷厉风行有自己的为人准则,且头脑清晰反应迅速,又有大局观,更重要的是武则天总给人一种亲近感,与其说其是一个心狠手辣的女皇,不如说其是一个慈祥的知识女性,所以上官婉儿深深的被武则天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向武则天学习,为武则天做事。



二、出于仕途考虑,武则天能给自己带来好的未来

上官婉儿很小便展示出了自己的与众不同,不仅长的漂亮又有才华,更重要的是上官婉儿还有清晰的头脑,政治家的敏锐,说话有度,谈吐不凡,做事既得体有大方,而且上官婉儿还有自己的理想抱负,想要干出一番事业。也正是因此上官婉儿才被武则天所看中,一个有心提拔培养,一个有理想抱负,所以即便是在深的仇也会被冲淡。


三、人类的本应,对于上位者的崇拜

武则天是天底下最尊贵的人,而上官婉儿只是天底下最平凡的一个小女子,可是武则天却很看好上官婉儿,对其很是常识,这对上官婉儿内心的冲击是很大的。和我们现代人一样,比如一个人做一个普通的工作,倘若领导对自己很不错,经常夸奖自己,那么即便这个夸奖这对自己来说是无足轻重的,自己也会诞生对领导的感激之情,理由很简单,这是领导赏识我,我就要好好干,不要辜负了领导。上官婉儿也是如此,武则天那么的赏识自己,自己没有理由不接受,即便是以上有深仇大恨,这个时候上官婉儿自己就会给武则天找理由,帮助其开脱。



以上便是上官婉儿与武则天的恩恩怨怨,以及为什么上官婉儿放弃家仇而效忠于武则天。就这样,当代两大最杰出的女性擦出了不一样的火花,造就了一段佳话。上官婉儿是一个苦命的人,还在自己不知事的时候就背负上了血海深仇,要是别的人,要么沉沦一蹶不振,要么被仇恨冲昏了头脑,成为复仇的机器,但是上官婉儿没有,摆脱了仇恨的困扰,并且一展宏图,展现出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是可敬的!

历史时刻录,每日一历史,分享历史时刻,品味历史时光,感谢您的观看,欢迎您的评论,动动手指点个赞呦!

历史时刻录


上官婉儿是一代的才女,唐高宗时,一家被武则天抄没,童年时期她和母亲被没入宫中为奴,后因才华出众,被武则天赏识,后一心辅助武则天。

身负灭门之仇,上官婉儿为什么不记武则天之仇,我觉得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 上官一门被抄没,上官婉儿年纪还小,据记载童年时期与母亲郑氏被没入宫中为奴。一个人对仇恨的记忆,以及深刻理解是与年龄相应的,童年时期遭遇家族门变,上官婉儿对其中的复杂缘由并不能分辨得很清晰,这个事件给予她更多的是恐惧。而在掖庭做奴,有人就有江湖,作为罪奴,母女俩一定是受到了各种欺压和排挤,光劳作就辛苦万分。这种经历,一定给她造成不安全感。

第二、上官婉儿因才华被武则天破格提出掖庭,从困境解脱,生活一下子有了脱胎换骨的改变。没多久,上官婉儿成为武则天最信任的贴身秘书,这种被赏识,又被大臣拍马屁尊重的生活,让童年受苦的上官婉儿应该在内心深处还是感激武则天。,仇视也慢慢成为拥护。

第三、上官婉儿是个务实者,也是聪明人。伴君如伴虎,今天武则天赏识你,你就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她若不喜欢你,那就是掉脑袋的事。即便仇恨,凭自己一介女子的力量怎么去报仇?反倒是搭进自己的美好年华和生命。

于是乎,上官婉儿也就尽力辅佐武则天,换自己的一生安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