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年前旅順口為世界五大軍港之一,抹不去的歷史記憶,強軍

我多次去過大連,但從沒有去過旅順,2018年4月21日,終於園了去旅順的夢,讓我印象最深的旅順軍港,在130多年的歷史中,演繹著滄桑的故事,提醒我們強國強軍,振興中華民族,實現中國夢的重要。

旅順軍港始建清代,其實早在明代旅順就設有水師營,由此出海巡哨,隨著帝國主義不斷侵入黃渤沿海。為加強旅順口海上防務,從1880年至1890年10年間,清政府命北洋大臣李鴻章籌建北洋水師,經營旅順港。在旅順徵民大擴航道,疏浚港灣、填海、築炮臺、建港池,使旅順口成為當時世界聞名的軍事要塞,併為五大軍港之一。至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清政府在旅順只經營了16年,隨後的幾十年由日俄分別侵佔,1955年4月15日,中蘇舉行旅順軍港交接儀式,從4月16日起旅順軍港的防務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掌管。現建有軍港公園。

甲戊戰炮在軍港公園向人們述說海戰的故事……

140年前旅順口為世界五大軍港之一,抹不去的歷史記憶,強軍

旅順軍港地處遼東半島西南端,黃海北岸。港口口門開向東南,東側是雄偉的黃金山,西側是老虎尾半島,西南是巍峨的老鐵山,周圍環守旅順港形勢險要,天然形勝被譽為"天下奇觀。我們所指的"旅順口""獅子口"就是寬近300米由兩山對峙而成的出海口。過300米中只有一條91米的航道,每次只旅順口軍港公園能通過一艘大型軍艦,可謂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在戰略上是易守難攻旅順軍港近似一個封閉海灣港口東西長4公里,南北寬2公里整個海灣又分為東、西兩港,那座彎曲的幹灘很像老虎的尾巴。

其實旅順軍港的險要之處全存於航道兩側的山上,那裡隱蔽著許多火力機關,交叉成網、互相支援,敵艦很難靠近,所以無論是甲午戰爭還是日俄戰爭,日軍都沒有從海上攻進旅順,所以一些軍事家形容說:"旅順一口,天然形勝,即有千軍萬馬,斷不能破"。

軍港、白玉山塔...... 百年滄桑,抹不去的記憶。建設強大海軍,築我中華海上長城!

140年前旅順口為世界五大軍港之一,抹不去的歷史記憶,強軍

白玉山塔是白玉山景區的主要景觀,原名為"表忠塔"位於旅順白玉山頂端,該塔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罪證。。日俄戰爭結束後,為祭祀侵略者亡靈,美化侵略戰爭,欺騙日本國內民眾,由侵略戰爭頭目乃木希典和東鄉平八郎發起並強抓兩萬多中國勞工於1907年6月開始修建該塔,歷晚兩年半,耗資25萬日元,於1909年11月建成。與此同時,塔北側還建有一座"納骨祠",祠內原存有兩萬多箱日軍骨灰。

140年前旅順口為世界五大軍港之一,抹不去的歷史記憶,強軍

登上白玉山麓,美麗的旅順港及新老市區全貌盡收眼底。港口的左側是著名的黃金山,右側是老虎尾半島。東南方為白銀山,西南則是遼東半島的天然屏障老鐵山。

140年前旅順口為世界五大軍港之一,抹不去的歷史記憶,強軍

白玉山的正南方是世界聞名的軍港旅順口,看威武的戰艦犁開一道道晶瑩的雪浪花,飛翔的海鷗追逐著歡叫著,彷彿為遠航的水兵送行。

現做為北海艦隊的一處訓練基地,西港正在進行擴建之中。

140年前旅順口為世界五大軍港之一,抹不去的歷史記憶,強軍

每天都有連綿不斷的豪華旅遊車隊、鄉音各異的盛裝遊人湧到白玉山。她已成為外地遊客觀光旅遊的首選必遊的熱點景區,自1986年以來至今已成功地接待過江澤民、李鵬、楊尚昆、李瑞環、陳慕華、劉華清、彭佩雲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還接待過前聯合國秘書長加利,以及國際國內各界知名人士,更多的是來自國內海外的普通遊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