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故事、戏剧与诗的一些建议

人人都需要故事,人人都喜欢故事。

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要如何阅读故事,以及更深一层——如何解码戏剧与诗里的故事?

今天我们坐下来一起来好好说说这事儿。

1、如何阅读故事书?

快读,并且全心全意地读。如果时间允许,尽量一口气读完,不然容易读了后面忘了前面,读到最后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在读的是什么了。如果学习、工作太忙,也要想办法尽量降低阅读一本故事书的时间跨度。

另外,如果时间充足,刚好手里又有一本自己钟意的不得了的小说,有朋友就喜欢泡上一壶好茶或者冲一杯咖啡,在一个阳光洒满大地的午后慢慢读,心想着好尽情地品味作者是如何让情节发展起来的。

千万别这样做!

遇到喜欢的小说,也要快读,而且要全情投入地读。

让角色侵占你的脑袋,让自己生活在角色的世界中去,而不是还让自己的屁股“坐在现实世界的板凳上”。

只有这样,你才能够完全做到和故事中的角色“同呼吸、共命运”,也才能够理解,为什么故事里的角色,遇到某些情况要那样做,而不是按照你的看法或是想法这样做。

小说里出场人物太多、名字和关系都太复杂,记不住怎么办?

很多朋友在阅读故事时,都曾多多少少为这件事“头疼”过。尤其是翻译过来的俄国作家的作品,动不动就提到这个“拉夫”、那个“斯基”,人物名字长的不行。

而本土的作品,比如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一个村儿里,也住了超级多的村民,而且主人公到了人生的不同阶段,还改了名字……

这些都不打紧。千万不要焦虑。

一部作品里,大部分人物都只是背景人物(配角),不过是用来衬托主角的行动。无论如何,只要你读下去,就能快速抓住重点人物,不论发生了多少错综复杂的事件,你很快就会明白哪些事才是重要的。

2、读诗,从一本好的合选集开始,会比从某一位作者的个人选集开始要好得多。

比如,中国的唐诗宋词300首,堪称是每一个中国人儿时古诗词启蒙读物。

另外,在阅读抒情诗时,带有感情的朗诵是帮助理解诗的一个很好的方法。拿到一首诗,一口气读完、然后再大声重读一遍,你多多少少都会有一点情感或是精神上的共鸣。

比方说,提到海子的《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你脑袋里是不是马上就有一个声音响起来了: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注意事项:关于一首诗的大量背景资料并不一定保证你能完全了解这首诗,同时,你也不要完全依赖所谓的”专家整理的背景资料”。要了解一首诗,一定要去读它,大声地读它,一遍又一遍地读。

如此,当有一天,你置身于诗词中的相似景色时,你也能自发地感叹一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另外,关于诗,还不得不提一下史诗。

在西方传统作品中,最伟大的荣耀,也最少人阅读的就是史诗了。

推荐阅读:荷马的《伊利亚特》《奥德赛》;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但丁的《神曲》;弥尔顿的《失乐园》。

3、如何阅读戏剧?

我们比较熟悉的有剧作家曹禺的四幕剧《雷雨》,还有高产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多部戏剧作品,比如,你一定听过的《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和作者会现身说法的小说不同,戏剧是以行动与说话来叙述剧情的。这是因为戏剧的最终呈现是舞台上的表演。而读者看到的剧本就像是没有经过歌手演唱的歌词和曲谱一样。

所以,阅读戏剧,可以和读诗一样,把对白大声念出来。像个导演一样,去导这一幕幕剧,带着感觉和情绪。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大部分的剧本是不值得阅读的。因为剧本原本就不是用来阅读的——

而是要演出来的。

只有极少数的伟大戏剧作品,值得每个人好好读一读,比如前文提到的莎士比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