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院士的教子之道(强烈推荐)

前不久,网上流传一个小学生的日记。她在自己的日记里写到:“我的妈妈,是一位暴君

。她从不尊重我的喜好,总是把自己认为对的东西,强塞给我。”


多少父母以爱为名,在孩子的世界里,活成了暴君的模样?“你尝试过跟孩子像朋友一样沟通吗?”“孩子违逆你的时候,有循着他的眼睛,去理解他的想法和感受,调整自己的情绪,试着多一点耐心吗?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孩子只能从自己出发看世界。”但大人不同,大人会换位思考。我们的同理心,常常会分给父母、丈夫、身边的朋友,但却很少给孩子。


钟南山院士的教子之道(强烈推荐)

84岁钟南山院士,在一期节目采访中,分享他的家庭教育时说:“在治学上的严谨,我是受父亲的影响。但为人处事的品格,我是从我母亲那里学来的。”小时候的钟南山,学习成绩并不好,经常逃学,还留过级。


到了五年级,他有一次考得不错,母亲把他叫到身边摸摸他的头说:“看看,南山,你还是行的。”回忆起自己的母亲,84岁的钟南山依然饱含深情。“我觉得母亲的鼓励,让我一下子找到了亮点,就有了自尊心,从此开始认真读书。”提到和母亲的相处关系,钟南山说,他们更像是朋友。


钟南山院士的教子之道(强烈推荐)

左一为钟南山院士的母亲

母亲好像从来没有把他当小孩子看待,跟他说话的时候,总是温和细语用商量的口气。她平时说得少,做得多。他偷偷学母亲为人处事,也学她待人接物。在教育上,钟南山秉承父母的教育方式,用智慧的方式对待孩子犯错。“与其骂孩子,让他惭愧,还不如激励他,让他上进。”钟南山说,如果天下做父母的,都学会结果导向,不过分指摘过程,去鼓励一个更好的结果,亲子关系会更好相处一些。


钟南山院士的教子之道(强烈推荐)

钟南山院士与家人

儿子钟惟德小时候特别调皮,经常逃课和打架,常常被老师投诉。但是有一个很突出的优点:乐于助人。于是钟南山就从这一点入手,不断放大孩子的优点,鼓励他多帮助别人。他说:“通过发挥和发扬孩子的长处,帮助他们建立荣誉感和自尊心就足够了。


在父亲的鼓励下,钟惟德没有辜负期望,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如果我们做父母的,老是只盯着孩子的缺点看,久而久之,这个孩子身上就会只剩缺点,也难怪你会越来越凶他。”所以,有时候父母放下这些“有条件的爱”,适当放慢脚步和标准,就像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中所写:“我,坐在斜阳浅照的台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时间,让他从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


我们会收获一个更健康快乐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