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中,司馬遷作為漢臣,為什麼把項羽的次序排在劉邦前面?

小藍讀史


歷史是記錄過去的人和事,是按時間順序而撰寫的事實經過叫歷史。

司馬遷作為漢代史學家,能夠以事實經過把劉邦排次於項羽之後,是有它的歷史根據。公元前209年7月,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掀起反抗秦王朝的殘暴統治,發動了中國歷史上首次反封建社會的農民起義(大澤鄉起義)。而後,公元前207年,項梁、項羽也召領農民加入起義運動,且於同年與秦軍章邯率領的軍隊在鉅鹿大戰(稱鉅鹿之戰),大獲全勝,最終章邯率餘部歸降項羽(鉅鹿今河北平鄉)。而劉邦是繼鉅鹿之此後,秦朝的軍事力量已處在風搖欲墜之際,於公元前206才攻破關中(咸陽)。歷史是不能以個人意志為轉移而亂編誤撰。以項羽、劉邦二人不管在參加起義或攻破秦城池先後排次,都確實早於劉邦。我們不能以“勝者為王,敗者為蔻”的臆度思維去理解歷史撰寫歷史。

所以說,劉邦排次於項羽之後是完全正確的。


偷間閒談


【文武小二郎】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歷史上司馬遷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那麼,《史記》中司馬遷作為漢臣,為什麼把項羽的次序排在劉邦前面呢?

這就要從史官這個話題談起。在中國歷史上,設立史官,記錄國家大政和帝王言行,是一種由來已久的制度和傳統,最早的史官從夏開始就已開始履職。

司馬遷的家族,世代都是史官,而作為史官,都有責任來記載帝王聖賢的言行,也有責任來蒐集整理天下的遺文古事,更有責任通過敘事論人而為當時的統治者提供借鑑。

據記載: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就有志於整理中華民族數千年曆史,試圖撰寫一部規模空前的史著,就是寫一部史書。但是司馬談感到自己年事已高,要獨立地修成一部史著,無論是時間、精力,還是才學知識都還不夠,所以司馬談寄厚望於他的兒子司馬遷,希望他能夠早日參與其事,最終實現這樣一個宏願。

耳濡目染之下,司馬遷真的做到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為不負家族厚望、父輩理想,司馬遷從20歲開始的全國漫遊,就是為寫《史記》做準備的一次實地考察。他親自採訪,實地考察,從而獲得了許多第一手真實額材料。此外他遍歷名山大川,飽覽了祖國山河的壯美,陶冶了性情,從而也提高了他的文學的表現力。所以說司馬遷的這次漫遊,正是司馬遷走向成功的極為堅實的一步,也正因如此,《史記》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作為史官,司馬遷用《史記》客觀記錄歷史,又用真實紀錄詮釋了"直書其事,不掩其瑕"的史官操守!

那麼,歷史上的項羽和劉邦當時發生了什麼呢?

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七月,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揭竿而起,揭開了推翻大秦帝國序幕。同年九月,項羽跟隨項梁在會稽宣佈起義。

同時期,在沛縣泗水任亭長的劉邦,因釋放刑徒而亡匿於芒碭山中。

據記載:陳勝、吳廣起事後不久,劉邦集合三千子弟響應起義,攻佔沛縣等地,稱沛公,不久投奔項梁,被封為武安侯,將碭郡兵馬 。

“不久投奔項梁”這個記載說明了項羽起事比劉邦早,實力也遠遠高於劉邦。

作為"直書其事,不掩其瑕"的史官司馬遷據實記載,自然要在《史記》裡把項羽的次序排在劉邦前面。

文武小二郎結語:"直書其事,不掩其瑕"不但是史官的操守,更是做人的優良品德。


文武小二郎


司馬遷對項羽的喜愛,這對後來的讀者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劉邦打敗了項羽,卻被演化成了流氓對英雄的勝利,在歷史中英雄一般都不是流氓的對手,因為英雄愛惜羽毛,然而流氓毫無底線。

在“成王敗寇”的思維影響下,項羽被司馬遷和後來的學者成功塑造成了那個時期本應該成功的悲劇英雄,特別是大宋的才女李清照寫的:“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在歷史的洪流中,出現這樣一些漩渦,在所難免,西漢開國初期,當時全國形成了以“郡”、“國”共同存在的局面,結果諸侯造反而郡縣卻穩定,劉邦在平定異姓王英布叛亂,收了重傷,後來劉邦因病死於長樂宮,當時他62歲。

項羽,劉邦都是一起反抗暴秦的英雄,劉邦死後,他那個時期的英雄全部退出歷史舞臺。劉邦的繼任者,逐步消除與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據勢力,漢朝“大一統”政體更為穩固,但是項羽死後,劉邦優待了他的族人,並將一部分人賜姓劉。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項羽就是那個時期的“蠻族”,完全是以一個野蠻人存在的。他擅長打仗,但對政治一竅不通,楚漢之爭時期,項羽太想滅了劉邦,但他卻一直無可奈何。

項羽與劉邦臨別之際,兩人都說到了“天”。項羽臨死之前說道:“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劉邦臨終之際大罵宮醫:“吾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雖扁鵲何益!”

和順應天命的劉邦相比,逆天而行的項羽,則更容易成為學者的偶像、歷史的主角、命運悲催的英雄。另外,司馬遷本人對項羽有深厚的情感,或許是因為他自己的遭遇,和英雄項羽一生的孤獨非常相似,但他卻逆流而行,英雄總是孤獨的。

項羽和劉邦作古將近千年之後,唐朝時期柳宗元對當時的藩鎮割據局面寫了《封建論》,主要是否定封建制,褒揚郡縣制,反對復古,文中認為郡縣制早晚要代替封建制,這是歷史的潮流。


公元前


《史記》中的劉邦形象,肯定不是酒色之徒,項羽也不全是陽光。這就是司馬遷的偉大之處,他筆下的人物既飽含個人的情感色彩,同時又不失真實性,怎麼解讀,全憑讀者個人把握。自古讀《史記》者,雖不全然贊同司馬遷的立場,但是無人不為其中的精彩而大呼過癮。

這就是《史記》的魅力,位列二十四史之首,受追捧兩千多年,名不虛傳。

漢武帝為何不生氣,因為漢武帝大概率沒有看過《史記》!我相信即便漢武帝看了,也不一定真的毀掉《史記》。

漢武帝極有可能與《史記》失之交臂

首先要知道一個前提,《史記》並非官修史書,而是司馬談、司馬遷父子的私家著作。

古代修史,分為兩類,一類是由朝廷出資組織的官修史書,一般由學術水平很高的官員擔任負責人,由史官、學者等共同參與,主要針對前朝史,這類史書編修過程複雜,皇帝是肯定要審閱的。另一類就是私人作品,從編撰到刻印、流行,都是個人行為,知名度非常低。

《史記》就是私家著作,司馬遷在世時,這本著作幾乎無人知曉,直到漢宣帝時期,司馬遷的外孫楊惲,第一次將他獻給了朝廷,並在極小的範圍內流傳。

即便到東漢、魏晉南北朝,《史記》的價值和地位,都沒有得到社會公認。直到唐宋,在以韓愈、柳宗元、歐陽修等一批文學家的推崇下,《史記》才漸漸獲得了至高無上的尊崇地位。

司馬遷繼承父命,編修《史記》是從漢武帝太初四年開始,歷經十四年,至徵和二年終止。之所以說是終止,而不是說完成,是因為徵和二年很可能司馬遷就去世了,《史記》很可能並沒有最終完成,某些章節是由後人增補的。

徵和二年是漢帝國最不平凡的一年,那一年爆發了著名的巫蠱之禍,那一場災難,導致全國十幾萬人喪生,案件審理一直拖到四年後的漢武帝駕崩,也沒有定論。

史書上沒有任何關於漢武帝與《史記》的交集記載,也就是說,年老體衰,被巫蠱之禍攪得頭昏腦脹的老皇帝,恐怕根本沒有精力去看這麼一部煌煌鉅作。更大的可能是,司馬遷直到臨終,也沒有完全輟筆,他也沒有時間考慮《史記》的流傳問題。

從《史記》記載的內容來看,司馬遷應該不會自找麻煩,將這本書獻給晚年喜怒無常的漢武帝。

《史記》中的劉邦和項羽不能狹隘地理解

《史記》中,司馬遷的個人情感偏向是非常明顯的。按理來說,修史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則:中立。偏偏司馬遷打破了這個禁忌,《史記》中人物的飽滿形象,就是來自於司馬遷強烈的愛憎。

不過,我們不能因此認為司馬遷失去了公允,情感偏向在他的作品中只是調味劑,司馬遷秉承了一個基本原則:保留事件的真實性。這才是《史記》被認為是史書,而不是單純的文學著作的原因。

比如,司馬遷對劉邦的描述,除了說他好酒色,但是不難看出劉邦的胸懷大志,高超的用人技巧,不屈不饒的奮鬥精神,和胸懷天下的大仁大愛。

也就是說,司馬遷對劉邦的態度是:不喜歡痞性十足的自然人劉邦,但是非常崇敬偉大政治家的社會人劉邦,同樣對項羽也是如此。

其實列朝列代大有作為者,基本都逃不掉這個規律,完美如劉秀,也足可以挑出一大堆毛病。我們不能以偏概全,只看到其中的一面,就下結論說司馬遷貶低劉邦,褒揚項羽。

立場問題,讓《史記》面目全非

實際上,我們今天看到的《史記》,已經不是原汁原味的《史記》了,自西漢末年《史記》流傳開始,它就經歷“刀劈斧砍”的命運。據列代史學家考證,《史記》從西漢末年到東漢,歷經數次刪減、修改和增補。

從官方第一次流傳出來的《史記》版本,就缺了十章,最嚴重的一次刪減發生在東漢,史學家楊終奉命,將五十二萬字的《太史公書》,刪減成了只有十萬字的微縮本。倘若司馬遷在天有靈,真的恐怕欲哭無淚。

《史記》為何遭遇這個待遇,最主要的原因是司馬遷的立場,被儒學家批判為離經叛道。司馬遷受董仲舒影響,繼承了公羊學派的思想,大力宣揚“湯武革命”,甚至替儒家所不齒的“貨殖”立傳。

無疑司馬遷的這個思想,對統治階級來說不利,也不符合儒家思想的標準。司馬遷的思想貫穿於整個著作,要想修改難度極大,這就是《史記》遭遇了多次大規模刪減和增補的原因。

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原版的《高祖本紀》和《項羽本紀》,恐怕比現存的還要辛辣!

假如漢武帝見到《史記》也未必是《史記》的末日

電視劇《漢武大帝》中有一個鏡頭,漢武帝看了《史記》後,勃然大怒,將書簡扔進火堆,不一會兒又讓人趕緊從火堆裡撈出燒著的竹簡。後來漢武帝特地找司馬遷做了一次交談,說,你的這本書讓我氣病了,即便如此我還是決定讓它留存,它只是你的一家之言,所有功過是非留待後人說。

這段情節雖不是史實,但是比較符合人物的性格特點和實情。漢武帝此人很暴虐,但絕不是昏君,假如他看到《史記》,可能會暴跳如雷,甚至可能殺了司馬遷,但是應該不至於毀掉《史記》。最大的可能,他會封存,甚至讓人刪改。

徵和二年的巫蠱事件後,漢武帝也對自己做了一次深刻的反思,並改變了很多施政方針。這說明漢武帝為人雖暴虐,但是卻不失為一位偉大的政治家。面對前無古人的煌煌鉅作,千古一帝的他不可能認識不到它的價值,他可以殺掉司馬遷洩憤,斷然不會讓著作毀掉。

其實,即便沒有司馬遷,宮中的史官們也會如實記錄下每一件歷史事件。按照規矩,皇帝是不能看史官記錄的本朝史,漢武帝如果想掩蓋真相,靠燒掉《史記》其實是徒勞無功的,這一點他不會不明白。





高高在下喲


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史記》並非是一本如《三國志》、《唐書》、《宋史》那樣只是記一個朝代或一個時期的史書,他上啟三皇五帝、下至其所生活的年代。

那麼他自然不可能和其他史書一樣,將開國皇帝放在第一位,而將三皇五帝置後,這種情況就如你家要修族譜,總不能將自己的父親放在第一位,而把始祖排在後面吧?

但同樣的,也不是說任何人都能因為年代早就排在前面,如你呂尚、管仲再怎麼厲害,年代再怎麼久遠也是臣,劉邦是君,君臣終究有別。

於是司馬遷想到了一個解決的辦法,就是根據人物身份的不同,分為記錄帝王的本紀,記錄諸侯的世家,記錄將相名人的列傳。所以大家都是在皇帝這個工作崗位上幹過的,就不要分上下尊卑了,都是平級。

至於怎麼排呢?簡單,就按年齡吧。於是我們看《史記》的順序依次是:《三皇本紀》、《五帝本紀》、《夏本紀》、《殷本紀》、《周本紀》、《秦本紀》、《秦始皇本紀》、《項羽本紀》,然後才是劉邦的《高祖本紀》。

這裡面就涉及到一個問題,就是項羽身份的定性,算是帝王呢?還是諸侯?如果算帝王肯定要排在劉邦前面沒有爭議,如果算是諸侯就要歸入世家排後面去了。

最後經過考慮,司馬遷還是把項羽歸到了帝王,並在《史記·項羽本紀》中這麼解釋道:

然羽非有尺寸乘埶,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及羽背關懷楚,放逐義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難矣。

這個解釋是合情合理的,楚懷王只是一個傀儡,政事實際是掌握在項羽的手中,並且最後項羽也“放逐義帝而自立”,雖然持續的時間不長,但終究是得到天下認可的共主,列入帝王本紀並無不可。

更何況,《史記·高祖本紀》記載:

 正月,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負約,更立沛公為漢王,王巴、蜀、漢中,都南鄭。

這一點即使在《漢書·高帝紀》中也是承認的:

 二月,羽自立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背約,更立沛公為漢王,王巴、蜀、漢中四十一縣,都南鄭。

如果否認項羽的身份,不就是說劉邦的漢王也是偽王了?所以出於公正的角度司馬遷將項羽列入了本紀中。

不過後來到了《漢書》中,寫的是大漢朝自己的事,自然不允許將項羽一個人高懸在劉邦腦袋上了,可這麼重要的人物又不能不寫,於是就不承認他這個帝王的身份。所以在評價項羽時,班固雖然幾乎完全照抄了司馬遷的評語,卻微妙的將號為“霸王”改為了號為“伯王”,一字之差成分就天差地別了,從帝王下降到了諸侯。於是被班固將項羽和陳勝並在一起,歸入了列傳之中,這其實是對項羽身份看法的改變。

可見項羽從司馬遷的《史記》中位於劉邦之上的本紀,到之後《漢書》中和陳勝平級的列傳,其實是時代變遷對項羽地位認識的改變。個人覺得這倒不能說是司馬遷推崇項羽所致,反觀《史記·項羽本紀》中的評價:

太史公曰:吾聞之周生曰“舜目蓋重瞳子”,又聞項羽亦重瞳子。羽豈其苗裔邪?何興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陳涉首難,豪傑?起,相與並爭,不可勝數。然羽非有尺寸乘埶,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及羽背關懷楚,放逐義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難矣。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欲以力征經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寤而不自責,過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豈不謬哉!

可見司馬遷對項羽的突然且迅猛的崛起感到非常的驚訝,以至於通過重瞳的傳言而懷疑項羽事不是舜的後代?但同時對於他“其亡也忽”的現象,並不十分認同他的所作所為。


潘不安講究史


馬遷為什麼把項羽放前面,個人認為有幾個原因:

一、司馬遷雖然是漢臣,但也因故飽受朝廷迫害,甚至遭受“宮刑”,身心慘遭摧殘,對漢王朝的感情十分複雜,心裡的憤懣與不滿是一定有的。加上當時皇室權威並不如後世明清之時那樣大,士大夫階層階層低位相對加高,對皇權沒有那麼敬畏。司馬遷把項羽放劉邦前面,《史記》最後還能成書,並在漢朝就流傳開來,可見當時社會氛圍還是較後代寬鬆很多。這就如同唐朝初年,李姓雖然是皇帝姓,但排位起初卻在崔氏之後,後來唐太宗用皇權介入,才將李氏及外戚長孫氏排在前兩位,崔氏改為第三位。中國古代皇權整體上是一步步在加強,到明清時期,達到頂峰。

二、司馬遷著《史記》主要是其一人之力,在書中可以夾雜諸多司馬遷個人的喜好,與後代國家命多人修史又有所不同。《史記》主觀色彩濃厚,具有極強的文學色彩,因此也被認為是一部文學作品。從司馬遷對項羽和劉邦的描述中,我們明顯可以看到司馬遷對項羽的偏愛。

三、項羽在反秦大業中立下大功,雖然最後輸給劉邦,但司馬遷不以成敗論英雄,把項羽列入本紀,是酬其滅秦之功。司馬遷說:“羽非有尺寸乘埶,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也就是說司馬遷認為在滅秦之戰中,功勞最大,雖然失敗了,但功績沒有人比得上,那顯然司馬遷認為項羽功勞比劉邦大,劉邦一定程度上是依靠詭謀摘了項羽種的“桃子”


烽火野史


我國的史書有很多種體裁,比如編年體,這是以時間為主線來記錄的,比較有名的著作有《春秋左氏傳》、《資治通鑑》;還有國別體,這是以單獨的國家依次來記錄的,其中《戰國策》就是這種體裁;而官方所奉為圭臬的正史為紀傳體,太史公司馬遷所著《史記》即為紀傳體史書的開山鼻祖,在其後所著的“二十四史”中的其他史書均已《史記》為體例,進行編纂。

“本紀”在史書中是專門記錄帝王級別事蹟的專有名詞,它始自《史記》,我國曆史上對《史記》的評價頗高,作為“前四史”中的開山之作,歷來的史學家都將其奉為史學界的瑰寶,由於秦漢交際之時戰禍連年,丟失和破壞了很多史料,所以《史記》也是研究先秦時期歷史非常可靠的資料,尤其是司馬遷著《史記》之時,正值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時期,司馬遷的很多觀點在當時被人們認為是離經叛道之說,尤其是西漢期間,在經學的正統地位影響下,《史記》中那種言語自由奔放的表達方式是受到批判和排斥的。

但是《史記》所綻放出的光彩依然不是哪個人或者哪個皇帝就能將其掩蓋的,隨著後世的發展,《史記》開始大放異彩,併成為編撰正史的範本。

咱們言歸正傳,回到題目,司馬遷作為漢臣,為什麼把項羽的次序排到劉邦的前面?

《史記》的體裁雖然是“紀傳體”,但是也是有著詳細的分類,《史記》中一共存在著五種紀傳體結構,分別是本紀、世家、列傳、表和書,而這幾種所有的內容都是圍繞著“本紀”來展開的,而《項羽本紀》是《史記》中的“十二本紀”之一,屬於個人系列的單傳。

這個問題其實很好回答,儘管《史記》是“紀傳體”,但是本紀作為主線,太史公也是按照時間順序進行記敘的,在《史記》開篇中,第一個記錄的是《五帝本紀》,就是黃帝、顓頊、帝嚳(ku)、堯和舜,隨後按照時間順序展開,分別依次為《夏本紀》、《殷本紀》、《周本紀》、《秦本紀》、《秦始皇本紀》、《項羽本紀》、《高祖本紀》、《呂太后本紀》、《孝文帝本紀》、《孝景帝本紀》和《孝武帝本紀》。

通過簡單地描述,我們可以直截了當的看到,本紀的排序是有時間因素的,秦之後便是楚漢爭霸,在劉邦建立大一統的西漢王朝之前,項羽是一家獨大,雖無皇帝之名,但已有皇帝之實,同時,司馬遷本人對項羽這個人物非常欣賞,所以項羽列入本紀無可厚非。

說句題外話,呂后作為一個女流之輩也入了本紀,這是因為高祖劉邦去世後,呂后掌權,她執行了劉邦的治國之策,國家在她的治理下是一步一步向上走的,並且,太史公對呂后治國的能力也是頗為讚賞,呂后也是歷史上可以堪比女皇武則天的人物,只是沒有稱帝而已,列入本紀無疑,萬不可因呂后和戚夫人之間的鬥爭而抹殺呂后對於歷史的功績,她和戚夫人之間的恩怨屬於宮廷內鬥,無傷國運。

關於太史公撰寫《項羽本紀》和《高祖本紀》的一些淺談:

《史記》的完成時間是在西漢武帝時期,此時的太史公因替李陵求情,而被處以宮刑,這部書是他在人生最大的逆境和屈辱中完成的,可以說太史公受刑這件事激發了他自身的極限,才有了這流傳萬世的史學鉅著。

(李陵看到蘇武)

儘管太史公官職並不高,但是太史公是祖傳的史學世家,其家族自先秦時期開始一直都以史學傳家,後世也是能人輩出,司馬家族最有名的史學家有兩位,一位是司馬遷,另一位就是《資治通鑑》的作者司馬光,同時還出過皇帝,結束三國混亂的司馬懿家族也同太史公共祖。

從太史公的家世我們可以看出,其有豐厚的文化功底和知識儲備,以及對待歷史事件的一個專業態度,但是《史記》為什麼能夠在史學界有這麼高的地位呢?主要原因就是太史公對待歷史事件是以一個客觀公正的態度去完成的,不偏不倚,但是在進行點評和描述的時候又飽含了其個人的主觀性,且文采奕奕,筆鋒激揚。

太史公關於《項羽本紀》和《高祖本紀》的描寫有很多有意思的地方,明明項羽最後兵敗自刎,可太史公卻偏偏樂於將項羽的形象描寫的非常高大,在太史公眼中,項羽是個百戰百勝的將軍,而高祖劉邦呢,雖然他是最終的勝利者,可是太史公卻過於記錄劉邦在戰爭時期的窘態,什麼拋妻棄子,不敢出戰之類的屢見不鮮,而就算項羽在死的最後一刻,其形象也是非常高大的,尤其是其退至烏江和烏江亭長的一席對話,令人充滿著惋惜和敬佩之情。

在《項羽本紀》中,項王退至烏江邊上,亭長備好船欲載其退回江東再圖霸業,可項王卻說:“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隨後又將寶馬贈與亭長:“吾知公長者。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嘗一日行千里,不忍殺之,以賜公。”,隨後便與漢軍死戰,以一當百,戰到最後一刻,已經無力迴天,看到已經投降劉邦的曾經部下,還對他說:“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為若德。”隨後自刎,真的是非常地悲壯。

而對於劉邦的成功,太史公更多的是對其充滿政治智慧的讚許和評價,而對其品格的描寫則是通過一些事情讓人心裡對劉邦充滿鄙夷,在司馬遷眼中,劉邦拋妻棄子,當皇帝后另尋新歡獨寵戚夫人,欲廢長立幼等等,但是司馬遷作為史官是非常嚴謹的,對於劉邦的功績也是做了非常客觀的評價和記敘。同時,關於劉邦的成功,太史公也不乏有天命說的觀點存在,他認為劉邦的屢次逃生,不是有高人相助,就是有老天爺幫忙,這也反映出太史公受到了其自身的主觀性影響,和項羽相比,劉邦的形象顯而易見略顯低下。

在司馬遷的筆下,項羽是一個具有反抗精神,可歌可泣的大英雄形象,他的一句“彼可取而代也”不知激勵了古往今來多少豪傑,成就了一代霸業,同時太史公自身命運多舛,他著力描述項羽這種對命運的抗爭也許也是對自己的一種暗寓,之所以項羽能入本紀,除了其個人的歷史功績外,更多的可能就是司馬遷本人對項羽的惋惜和敬佩之情吧,而他本人也是如此,處在西漢武帝時期,好友李陵被迫屈身匈奴,蒙受恥辱,他因替友發聲,而慘遭宮刑,但是為了自己的志向又不得不委曲求全的活著,他讚揚項羽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同時也是在激勵自己,但是最終又不得不服從命運的安排,儘管他深知自己無法跳出這心靈和身體的牢籠,但是還是對項羽精神大加讚揚。

尾語:

在《史記》中關於項羽和劉邦的排序,是太史公依據時間順序來進行記述的,但是看完《項羽本紀》和《高祖本紀》後,又深深的感到太史公如此安排更有其個人意味在其中,太史公字裡行間充滿了對項羽命運的惋惜,也正因為太史公的褒讚,才有後世那麼多文人墨客對項王進行詩歌歌頌。

探究歷史變化之真理,研究人物的興亡成敗一定要讀一讀《史記》,最後用魯迅先生的一句話來來結束這篇問答:“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如果您認可本人的文章和觀點,請您高舉貴手點一下關注,或者點一個贊也是對本人最大的鼓勵!謝謝啦!


鴻涵先生


回答此問題,我以為要剖析司馬遷的個人觀點;再就是比較一下項羽與劉邦兩個在歷史中的作用,最後才能略窺出排列次序的理由。

1、司馬遷的個人觀點:崇尚英雄人物,在中國古代歷史文化長河,人們企盼有情有義式的君子式的人物,這種文化“底蘊”也延續至今。劉邦雖然是皇帝,可司馬遷的“英雄”情結,註定要把項羽寫得悲狀與慘烈,他秉承不以成敗論英雄為主線,又以客觀事實依據,把項羽式的“霸王”氣質寫得迴腸蕩氣,“力拔山兮,氣蓋世”,又把項羽式的“硬漢”情與義寫得悽美動人,一曲《霸王另姬》,讓人無法釋懷,這些至今引領人們對英雄人物的崇尚觀。例如,李清照的《夏曰絕句》“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北宋末年南逃民眾逃離時,懷古諷今,呼喚項羽般的英雄出現。再如杜牧的《題烏江亭》裡“江東子弟多才俊,轉土重來未可知”,對末路英雄的項羽表達了深深的遺憾與敬意。

2、客觀的史實,表達了兩種不同的人物性格與命運。秦朝經項羽的鉅鹿之戰,遭到毀滅性的打擊,分封諸候時,號曰西楚霸王,年二十五,故滅亡秦朝第一人非項羽莫屬。當和劉邦爭奪天下時,曾經的“兵神”韓信也吃虧不小,“鴻門宴”正是因為情義重,不使陰招,讓劉邦有轉土重來的機會。可見項羽喜歡光明正大行事,不玩陰手。四面楚歌時,可以自刎鳥江。反之,劉邦截然相反,被追時可將親人踢下車,要挾父親時,大言不慚說,可以分一杯羹湯。當皇帝后,公然在朝堂當著大臣的面撒尿,性侵併猥褻宮女,為了家天下,將“飛烏盡,良弓藏”演繹得淋漓盡致,足見人品之低劣。勿需多言,兩種性格兩種結果,自在心中。

3、司馬遷不僅痛惜項羽,讚揚末路英雄情結,無獨有偶,還有飛將軍李廣,都是作者讚頌的悲劇英雄。如若不然,也沒有唐代詩人王昌齡,盧綸歌頌李廣的詩,故此司馬遷將項羽排在劉邦前不足為怪。


100118161352歷史領域


《史記》是由司馬遷撰寫的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記載了自上古黃帝時期至漢武帝時期三千年的歷史。

《史記》最初沒有固定的書名,或稱“太史公書”,或稱“太史公傳”。

“史記”本是古代史書統稱,從三國時期“史記”由史書的統稱逐漸成為“太史公書”的專稱。

《史記》與後來的《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

後人認為此書“善敘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史記》與《資治通鑑》被後人稱為“史學雙壁”。



《史記》其中有十二本紀,分別是五帝本紀、夏本紀、殷本紀、周本紀、秦本紀、秦始皇本紀、項羽本紀、高祖本紀、呂太后本紀、孝文本紀、孝景本紀、孝武本紀。

看到這裡大家似乎發現了個問題。

其中項羽、和呂太后和其他的人物不太一樣。


秦本紀以前的都是以朝代為本紀,由於年代久遠太史公的資料整理難度大所以以朝代為本紀。

自秦始皇本紀以後都是以皇帝為本紀,但是項羽和呂太后除外。

首先,本紀是按照先後時間順序為主線撰寫而成的。

其次,本紀為帝王。項羽和呂太后(漢族劉邦的老婆)雖然不是帝王,但是他們卻履行了帝王的權利。

秦末天下大亂,各路諸侯逐鹿中原,其中項羽“鉅鹿之戰”奠定了領導地位,雖然楚人自立的楚懷王為天子,但是有名無實,實際話語權為項羽。

秦亡以後項羽分封各路諸侯實際上是履行了帝王的權利所以項羽能夠入選本紀。


呂后為中國封建王朝第一個臨朝稱制的太后。

劉邦死後太子劉盈繼位可惜被他母親(也就是呂后)給嚇出了精神病(人彘事件),最後英年早逝。

呂后大權獨攬,後立的小皇帝如同傀儡,呂后提拔孃家人打壓功臣殺害劉氏子孫,不似皇帝勝似皇帝,所以呂后能夠入選“本紀”。

綜上所述:項羽、呂后雖然他們不是皇帝但是卻履行了皇帝的權利所以才能夠入選“本紀”。

以上內容是對此問題的看法。

愛好歷史的上班族。最近老婆做手術沒有太多時間,只能選擇一些簡單的問題編寫。


上班族聊歷史


項羽殺了子嬰、燒了秦宮後,在劉邦沒有建漢立國之前,實際上西楚霸王是當時的天下共主。更何況劉邦的“漢王”實質上也是項羽所封賜。項前劉後,是歷史事實,也無可替換。司馬遷只不過是如實記載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